“六帽”压顶,中超俱乐部新赛季何去何从?

标签:
足球中国足协中超新政 |
分类: 体育评论 |
备受关注的中国足协新政近日终于水落石出。熟料足协公之于众的《中超俱乐部财务约定指标(2019-2021)》,与媒体早前之预测相比,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设置“注资帽”“亏损帽”“薪酬帽”“奖金帽”,而且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一顶“支出帽”。加之足协已于2017年施行并确定在2019赛季继续推行的“引援帽”,如今 “六帽”齐出,犹如泰山压顶,各俱乐部还喘得过气来吗?
一、看足协“六帽”如何戴给俱乐部
1、“支出帽”:
2019至2021赛季,中超俱乐部单赛季支出限额逐年下降。具体数额为(单位:人民币,下同):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12亿 |
11亿 |
9亿 |
2、“注资帽”:
2019至2021赛季,中超俱乐部单赛季投资人注资限额逐年下降。具体数额为: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6.5亿 |
5.6亿 |
3亿 |
3、“亏损帽”:
2019至2021赛季,中超俱乐部单赛季亏损限额逐年下降。具体数额为: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3.2亿 |
2.9亿 |
2.7亿 |
4、“薪酬帽”:
(1)薪酬总额比例限额
中超俱乐部一线队的外籍球员、国内球员、预备队球员的薪酬总额占总支出的比例逐年下降。具体比例为: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65% |
60% |
55% |
(2)国内球员个人最高薪酬限额
国内球员个人薪酬最高(不含奖金)不得超过税前1000万
元人民币。
参加2019年亚洲杯、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的国家队球员在个人最高薪酬限额基础上,上浮20%执行。
5、“奖金帽”:
(1)设置全年奖金总限额(全年赢球奖金和平球奖金的总额),纳入俱乐部总支出限额内。单场税前数额为:
赢球奖金 |
300万元/场 |
平球奖金 |
100万元/场 |
(2)足协杯比赛奖金可按双方比赛队中级别高的联赛奖金标准执行。
(3)设置参加亚冠联赛的俱乐部奖金总限额(亚冠联赛赢球奖金和平球奖金的总额),超出总额部分计入支出限额。单场税前数额为:
赢球奖金 |
600万元/场 |
平球奖金 |
200万元/场 |
6、“引援帽”:
“以年度财务审计报告资产负债表中注明的未分配利润项为参考”,对于亏损俱乐部,引进外援每人不得突破4500万元人民币,内援每人不得突破2000万元人民币,否则无论以何种形式转会,均按约定的违约金、租借费、转会费等总额计算,等额缴纳引援调节费用。
二、“六帽”是否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要探讨“六帽”是否科学合理,必须要结合俱乐部的财务数据分析。16家中超俱乐部中,笔者能从公开渠道获取的唯有广州恒大淘宝俱乐部的财务信息,因为只有恒大淘宝在新三板挂牌。权且以恒大淘宝俱乐部为例,采用其经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对外公布的2017年财务报告数据(2018年报尚未出炉),来对这“六帽”逐一作番分析。
1、恒大淘宝2017赛季财务数据
2017赛季(对应财报2017年,下同),恒大淘宝营收5.27亿元,其中:广告收入3.84亿元,占比73%;比赛出场费或奖金收入0.83亿元,占比16%;门票收入0.48亿元,占比9%;商品销售等其他收入0.12亿元,占比2%。
2017赛季,恒大淘宝营业总成本17.66亿元,其中:营业成本17.24亿元(包括体育事业17.18亿元,商品销售0.06亿元)。
2017赛季,恒大淘宝计入营业总成本的职工薪酬总支出12.41亿元,占营业总成本的70%,其中计入营业成本的职工薪酬费用为12.32亿元,占营业总成本的70%。
2017赛季,恒大淘宝净亏损9.87亿元,累计亏损24.86亿元。
2、结合“六帽”分析
关于“支出帽”,2019赛季支出限额12亿元。恒大淘宝2017赛季总支出17.66亿元,显然超标!
关于“注资帽”,2019赛季投资人注资限额6.5亿元。这个“注资”怎么理解?是单指投入资本,还是包括投资人以借款或者往来款项等形式提供的财务资助?想必足协的限制肯定包括了上述各种形式。2017年,恒大淘宝资本金未有变动,但2017末,恒大淘宝其他应付款中有8.35亿元为应付恒大地产集团的无息、无担保、无固定还款期的往来款,当年期末比期初新增3.53亿元,也就是说2017赛季恒大淘宝至少有3.53亿资金是向恒大地产集团拆借筹措的。 2017年末,恒大淘宝预收款项中有4.24亿元为预收主要股东恒大地产集团的广告款,也就是2018赛季恒大淘宝队比赛为恒大地产集团打广告的费用,而俱乐部2017年的收入中广告收入占比高达73%,这笔关联交易算不算一种变相注资?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分析,那 3.53亿元必算恒大集团对俱乐部的注资,单算这一形式,没有超过足协6.5亿元的限额,但是若要算上俱乐部为恒大集团打广告的费用4.24亿元,合计7.76亿元,岂不超标了吗?
关于“亏损帽”,2019赛季亏损限额3.2亿元。2017赛季,恒大淘宝净亏损9.87亿元,严重超标。2011-17赛季累计亏损24.86亿元,平均每个赛季亏损3.55亿元,按平均值来看仍然超标。不要忘记,2017赛季,恒大还有巴萨激活保利尼奥4000万欧元违约金的转会收益。而2018赛季,恒大夏窗分别先租后买保利尼奥和塔利斯卡,租赁费、买断费,再加上引援调节费,即使俱乐部在财务处理上将相关费用以球员服务合同的形式按签约年限摊销处理,营业成本必然有增无减,2018年亏损可能还要甚于2017年。
关于“薪酬帽”,2019赛季一线队和预备队球员的薪酬总额占总支出的比例不得超过65%。恒大淘宝2017赛季,计入营业成本的职工薪酬费用为12.32亿元,占总支出的70%,当然,这其中不光球员,还包括卡纳瓦罗教练团队等人员的薪酬。俱乐部若把除球员外的人员薪酬剔除在外,2019年达到65%的比例似乎不难,但是以后逐年下降的比例实施起来就不容易了,需要通盘考虑。要结合国内球员个人薪酬最高(不含奖金)不得超过税前1000万元人民币的规定,按合同尚未到期球员和新签合同球员区别对待。各俱乐部对这款限制应该是最为欢迎的。对新签球员合同,肯定不会突破这个限额,但对有合同在身的老球员,俱乐部不能无视合同法而擅自更改合同,只能考虑通过转让球员而优化球员薪资结构,腾出薪资空间,以避免球员薪酬超限而导致俱乐部引援名额缩减了。
关于“奖金帽”,中超联赛单场比赛赢球奖金上限300万元,平球奖金上限100万元,全额纳入“支出帽”内;亚冠参赛球队单场比赛赢球奖金上限600万元,平球奖金200万元,与中超联赛不同的是,仅将超出总额部分纳入“支出帽”内。足球比赛奖金本就是一项畸形产物,纵观世界各大豪门俱乐部,比赛奖金的设置都是象征性的,即使像皇马夺得欧冠冠军这样的壮举,每名球员的奖金平均不过30万欧元。所以,这顶帽子的设置是极具现实意义的。不仅可以扭转俱乐部为夺冠不惜代价赛前以巨额奖金刺激球员的现状,更是能让球员摒弃掉没奖金没动力的陋习,进而把球队利益和荣誉放在第一位,同时能激发国脚为国出战的荣誉感。
关于“引援帽”,设置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内援每人上限2000万元的设置,有利于俱乐部着眼加强青训培养,增强自我造血和输出功能,从而抑制国内球员虚高的身价泡沫。而外援每人上限4500万元,换算为欧元,也就570万欧元左右,这对于扬言要打造世界第六大联赛的中超而言,在如今国际足坛水涨船高的转会市场,各俱乐部想要觅到身价如此便宜又具备充足实力的外援,是绝无可能的。恒大淘宝夏窗以租借形式引进的保利尼奥和塔利斯卡,据传近期已经买断,而巴萨给保利尼奥的合同违约金是5000万欧元,而买断塔利斯卡,花费也应该不下于2500万欧元,果真如此,那恒大淘宝就要向足协缴纳7500万欧元的引援调节费了。
三、总结
中国人爱学习,也擅长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足球领域也是如此。中国足协出台这些政策,学习借鉴了哪些国家或者区域足协的经验,我们不得而知,只是从文件字面上看到,足协强调和各俱乐部经过共同讨论商定。
但是,还是有必要拿欧足联的财政公平法案(FFP)来作参考。FFP只有两项基本规定,即收支平衡和滞纳金规定。收支平衡规定:欧足联会员国球队的亏损每财年不得超过500万欧元,在俱乐部获得注资并可完全弥补赤字时,球队在2013-2015年间最大亏损可以为4500万欧元,2015-2018年间最大亏损可以为3000万欧元。至于滞纳金规定,则主要是针对球队拖欠球员薪酬的处理。因此可以说,FFP主要是对各俱乐部设置了“亏损帽”。曼城俱乐部曾因违反规定,于2014年遭到欧足联6000万欧元的经济处罚,同时15/16赛季的欧冠报名人数由25人缩减为21人。
对比FFP,中国足协的新政则显得繁琐复杂得多。“六帽”目前大多只有干巴巴的条条框框,没有细则解释配套,逐一理解透彻尚难,执行起来的难度就更不用说了。譬如,注资限额规定,到底哪些形式都算投资人向俱乐部注资;球员薪酬限额规定,总支出是指营业总成本,包括了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还是仅指营业成本 ,或者如有媒体报道的只是球员薪酬占职工薪酬总支出的比例,倘若俱乐部向球员发放实物性质的分配,又该如何对待?奖金限额规定,若俱乐部全年联赛奖金总额未超额,而实行输球扣罚奖金,个别重要场次将单场奖金提高以至超额,这又该如何对待?另外,在未达指标的惩戒措施上,除了“奖金帽”外基本都是采取两个注册窗口期减少引援名额人次的应对办法,而这“两个注册窗口期”又从何时算起呢?而引援调节费的收取,早已被法律界人士诟病不合法规,也有媒体报道足协收取的费用无处安放,不知中国足协为什么还执意要征收呢,难道除此之外就没有限制高价引援的更妥当方式吗?结合国际足坛行情,能不能将引进外援限额提高到1500万欧元左右,超额的尝试采取减少外援注册名额的做法呢?
看看欧洲五大联赛,哪一国联赛没有豪门球队和平民球队之分?西甲的皇马和巴萨,与巴列卡诺和韦斯卡这样的保级球队,在球队支出和球员薪酬上能相提并论吗?豪门之所以成为豪门,不仅在于其有百年历史积淀,而且正是缘于其持续巨额投资壮大了球队的规模和实力。既如此,中超为什么就不能够容纳支持豪门球队成长呢?再说,足球本就是烧钱的游戏,否认这一点无异于自欺欺人。欧洲五大联赛那么多球队,又有几支球队是持续赢利的呢?曼联经营上的成功,让他们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俱乐部,此外还能举出谁呢,更多的球队恐怕都是在亏损中运行,但是他们破产了吗?大不了寻找新东家而已,所以有了阿布收购切尔西,曼苏尔酋长收购曼城,正是得益于这些大亨土豪的巨额注资,切尔西和曼城俱乐部才迎来了近些年的辉煌。
市场的东西最终还是要交给市场去解决。当然,笔者这不是否定足协的调控,调控也是必要的,但得适度,得依法,管得过多过严往往会适得其反,扼杀了足球运动的规律本身。这么多帽子,有几顶完全可以取消的,譬如支出帽、注资帽。中国职业联赛从1994年起步至今不过短短的二十余年,中超也不过运作14年,近些年来中超的红火,正是得益于以恒大为代表的投资人进军足坛后通过引进高价内外援,使中超球队在亚冠上开创夺冠战绩,使中超比赛更具竞争力和观赏性之故。中国足协要做的是保护投资人的热情,而不是相反的打击;中国足协要做的是顶层设计,保障联赛质量和稳定性,而不是朝令夕改,政策频出。要保障联赛健康发展,限薪无疑是釜底抽薪的一种方式。合理设置薪酬额度,俱乐部不能以高薪诱惑,天价外援定不会来投,国内球员也不会不思进取不寻求去海外淘金。只要薪酬、奖金、引援费用控制住了,球队的支出也就基本控制住了,至于亏损多少,那就要靠俱乐部开拓市场,培养转卖球员,提高营收了,营收高的,投资人自然会少注资了。
新政已出,2019赛季中超16家俱乐部何去何从?投机取巧、乘间抵隙,切不可为;绞尽脑汁、费尽心思,那是必然。作为球迷,我们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