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中秋赏月

(2018-09-26 17:14:18)
标签:

文化

分类: 原创散文

闲话中秋赏月

      抬头凝望天空,只见茫茫一片青灰色笼罩。天公不作美啊,今年的中秋夜,古城西安的上空,月亮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中秋无月可赏,犹如月饼上没有图案、蛋糕上没有樱桃一样,总觉缺了点韵味儿,这叫怎样的中秋节呢?

闲话中秋赏月

百科信息上说: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究竟孰是孰非无从考证,但有据可查的是: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等习俗,因而又叫月夕、拜月节。

闲话中秋赏月

古人对月,可谓有着深厚的感情,总会浮想联翩。而中秋之月,又是一年中最圆最美之月景。那时候受条件所限,亲人、爱人、朋友之间分离后常年累月难以团聚,因此望月怀人,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思念故乡和亲朋之情,也就常常成为古诗词中的题材,因而留下了很多传世诗篇。

闲话中秋赏月

张九龄在开元二十四年被贬谪荆州长史后,中秋之夜望月怀古,吟诵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诗人眼中一幅广阔壮丽的月夜海景画面,那看不见的尽头便是对远方妻子的浓浓思念之情。李商隐一生困顿而不得志,中秋望月顿生慨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不仅将月宫中的嫦娥仙子幽居寂处、终夜不眠、思念亲人的形像塑造得活灵活现,更是衬托出诗人孤寂、惆怅、高洁的心理。杜甫避乱蜀中时,中秋月夜感念飘泊异乡羁旅,愁思绵绵,“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一股思乡之情展露得淋漓尽致。王建在中秋月夜与友人相聚,欢庆之余吟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好一个月清明人远离、思念亲人情深的怅望意境!辛弃疾被削官罢职后,闲居中,中秋夜赏月而不得,只能“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陷入对往年中秋饮酒作乐、明月映杯、良辰美景的美好回忆中,奈何今年中秋明月不见,此情此境,词人的失意和悲叹与谁诉说!

闲话中秋赏月

而大词人苏轼似乎最爱写月。“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在中秋月圆之夜,苏轼遥望亲人却不能与之相聚,只能借酒浇愁,对现实的无奈中流露出无限的悲凉之意。“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纵然月华冰清玉洁、美轮美奂,也掩盖不住词人与其胞弟苏辙中秋相聚又不得不分别时的哀伤。苏轼在外放密州为官,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境况下,与其弟七年间又不曾团聚,但词人仍然没有对生活丧失信心,中秋月夜乘着酒兴歌咏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这人尽皆知的最后一句更是成为中秋佳节祝福的千古绝唱。

闲话中秋赏月

古代的文人骚客钟情于月,触景生情,与月共鸣。千百年来,月还是那轮月,而尘世已换了人间。在阴晴圆缺中,变与不变间,月亮始终不离不弃。

闲话中秋赏月

想想前一夜,从窗户仰望苍穹,明月当空,纤云映衬,有如一轮玉盘在银河中缓缓流淌,似有白衣仙女在手持银练翩翩起舞,播洒人间遍地清辉。而今夜,月亮女神却含羞似的蒙上了一层青黑色面纱,哎!你知道她就在那儿,但是你却怎么都瞅不见她的身影,人世间最遗憾的事岂非如此?! 明代徐有贞有词“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哦,月亮仙子,明年中秋你一定会如约而至,照亮人间心房的,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