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展风采互学互鉴再提高——区李彰有名师工作室举办成果展示与经验分享研讨会

各美其美展风采 互学互鉴再提高
——区李彰有名师工作室举办成果展示与经验分享研讨会
2021年4月22日,李彰有名师工作室召开“成员成果展示与成长经验分享研讨会”,展示工作室在引领成员从优秀走向卓越过程中的显性成果,为成员提供高质量交流切磋机会,进一步总结提升名师工作室建设中的经验,促进成员在各美其美、互学互鉴中成长,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并为区内外的名师工作室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可以迁移的发展范式。南京市教师发展学院院长陈旭辉研究员,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省政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京市十三中副校长杨维凤,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副校长张格波,宿迁市学科带头人、泗阳县教师发展中心沈权以及江宁区高中政治李彰有名师工作室成员、江宁区政治教师共计3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活动由工作室主持人李彰有主持。
江宁高级中学张格波副校长代表学校首先作了题为《成长每一个
接着,南京市教师发展学院院长陈旭辉先生作了《名师工作室建设与名师成长的实践与思考》的专题讲座。陈院长重点讲了好老师应具备职业、学科、人文、信息、理论素养,在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分析、会设计、会上课、会评价、会命题、会研究、会读书、会育人,名师的专业发展内生成长路径,名师应名在“人格、学士、课堂、成果、思想”,为教师专业成长走向名师指明了方向。
随后,工作室近三年成长最快的10名优秀成员,依次进行了“成果展示与成长经验分享”。南京市政治学科带头人彭功军老师,作为校办主任和学校教科室主任,直接落实学校对工作室支持的具体事务。他以《念兹在兹铸品牌
多措并举促发展》为题,从“定基调规范发展、指方向引领发展、明任务促进发展、给支持激励发展、广辐射带动发展”五个方面,介绍学校如何支持名师工作室发展的经验。
江宁区教科研先进个人季景叶老师,是“一位只发核心期刊的人”,他以《五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的撰写起因》为题,从“对教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的遐思、对重要讲话的哲思、对考试试题的深思、对命题意图的追思”五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写作经验。
南京市第27中戚昊苏老师,是工作室的区外成员,主动加入工作室,积极参加工作室的系列活动,成长迅速,2020年竞聘上岗任学校教科室副主任,2020年评为秦淮区带头人。她以《和优秀团队一起成长》为题,从主持人的“示范引领、规划先行、同伴激励、提供平台、指导学习”五方面介绍了自己的收获与感悟。
南京市政治学科带头人,南京市秦淮中学教科室主任王兴刚老师,坚持把课堂问题课题化,主持参与多项课题研究,以《做一名‘课’研型教师》为题,从“课堂:一线教师成长的沃土、反思: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写课堂:让生命在课堂里留痕”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成长的经验与感悟。
江宁区青优洪娟老师,在南京市政治优质课赛课中,与二十多位优秀老师同台竞技过关斩将,最终获得一等奖者。她以《在追求完美中才有希望——南京市优质课评比经验交流》为题,从“立足课程标准凸显教学立意、设计环环相扣聚焦核心素养”两个方面介绍参赛经验,并给成长中的想赛课的老师提出了几点建议。
江宁区德育带头人吉波人老师,在政治学科的专业杂志的征文中屡获佳绩,以《在教科研论文不断获奖中不断成长》为题,通过“从外力竞争到自我加压、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经验、从校内小天地到校外大舞台”四个方面,谈了自己征文“百发百中”的经验。
泗阳县教师发展中心沈权老师,课题研究系列化,教科研成果显著,2020年评为宿迁市政治学科带头人,2021年评为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他以《做有教学学术生命力的思政课教师》”为题,重点谈了自己专业成长路上的正确路径选择:“驾驭专业发展的三驾马车、专注于教学学术、专注于教学学术的研究、提炼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坚持跟着团队走、坚持阅读、开展系列化论文写作”。
江宁区政治学科带头人、南京师范大学江宁分校周天航老师,近两年担任高中部教学校长,对新课程标准很有研究,他以《新课标视角下的课堂教学》为题,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为中心,抓住“学生学什么、学习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学习、用什么方法检测评价”。
江宁高级中学政治教研组长唐翔老师,三年来专业成长快速,2019年考上清华大学在读博士,2021年评为南京市德育带头人。以《成长是一生的事》为题,从“最重要的是方向、做更优秀的自己、坚持总会有胜利”三个方面分享了成功经验。
南外仙林分校麒麟中学张丹凤老师,三年来专业成长神速,2018年在南京市、江苏省、长三角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披荆斩棘连获一等奖,2021年评为南京市德育带头人。以《“五力”驱动我成长为完美班主任》为题,分享了内驱力、学习力、任务力、行动力和沟通力是如何驱动自己成为“完美”班主任的经验。
优秀成员汇报结束,南京市十三中副校长、特级教师杨维凤老师进行专家点评和专题讲座。他首先认可工作室以及成员的经验与做法,肯定了工作室对成员引领得好、督促得好,成员发展得好、经验好,这次研讨会设计得好、组织得好,并表示要把李彰有名师工作室的这种展示与分享的好经验借鉴到自己主持的省名师工作室中。然后提出更高的期待,希望工作室成员抓住“目标与行动、课堂与研究、反思与实践、价值与意义”四个关键词,继续行走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力争成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思政课老师,努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撰稿人:吉波人
附3:工作室成果
江宁区教育局批准成立的首批名师工作室——“江宁区高中政治李彰有名师工作室”,由江宁区教研室、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秦淮高级中学、天印高级中学、临江高级中学、麒麟中学、南师附中江宁分校以及南京市二十七中、杭州学军中学、泗阳教师发展中心等学校的26位优秀老师组成,工作室学术顾问是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研室德育室主任顾润生和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南航附中校长蒋国和。工作室中,正高级教师3人次,特级教师2人次,市学科(德育)带头人5人次,区学科(德育)带头人16人次,区优秀青年教师和骨干3人次。
本室集政治课教学研究、教师培训以及德育实践研究于一体,秉持“由优秀教师走向卓越教师的专业成长共同体”的工作室发展理念,发挥“指路子、定调子,竖杆子、立样子,打底子、挖根子,压担子、搭梯子,铺台子、抬轿子,吹号子、竖旗子”的功能,为成员展示才能、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提供舞台,为成员专业成长创设有利条件。工作室成立以来,不断发挥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成员获得区级及其以上荣誉称号和单项表彰36人次(其中李彰有被授予授予南京市“斯霞奖”首届荣誉称号、被评为“中国好老师”、省年度优秀班主任,张丹凤被授予“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南京市技术能手称号、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沈权被评为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成员获得专业称号15人次(其中唐翔、张丹凤、沈权评为市级带头人);教育教学业务竞赛比赛获区级以上奖达62人次(其中李彰有获得全国课堂引领示范性展示课特等奖,张丹凤获得长三角地区和江苏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杨喜庆获得江苏省心理示范课一等奖,洪娟获得南京市高中政治学科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唐翔获得南京市高中思想政治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成员发表论文70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5篇),论文(教学案例)获奖32人次;成员开设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32节次,开设讲座57人次;取得教育教学教科研成果奖8人次(其中沈权获得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戚昊苏获南京市“教育科研成果创新奖”二等奖);成员主持或参与的课题21项已经结题,成员主持的课题(项目)正在研究的有16项。
工作室历经三年建设发展,培养了一批铸魂育人的名优教师,如今已成为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名师工作室。2019年12月,本工作室荣获“全国先进名师工作室”称号。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学月刊》(2019年7-8期合刊),在封三“优秀名师工作室”栏目以《引领教改 助推成长》为题,对本工作室予以图文介绍和报道;工作室经验总结论文《“三点”铺就名师成长之路》,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年第5期)上;工作室经验总结论文《让教师由优秀走向卓越——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发表在《江苏教育》(2020年第6期)上;工作室经验总结论文《“五招”提升名师工作室培养实效》,收录在《引领卓越》(2021年3月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