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城散记--幽柔的堤路园

标签:
情感 |
分类: 马自达散文集 |

沿着笔直的小径步行而去,去欣赏那郁郁葱葱的堤路园。脚下是粗重而平整的石板路,头顶是斜倚而出的遮天绿荫,不用导游,不用指南,不用行军般的步伐,沿堤而去,悠闲散漫,无所用心。
随意走入了那一条荒僻的小径,一路上人迹罕见,只有两旁树叶细碎的婆娑之声与几句又几句的鸟唱。“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花木之处,掩着的不是禅房,是各种幽深小径。
十里长堤,幽深小径,浓浓的乡村情调,堤坝内的特有景色,凝聚了绿城曾有的光荣与沧桑,如今全都沉淀成了史书般的沉厚与静谧。它们风格各异,却浑然相谐,历经岁月搓磨,依旧安静恬然,静看沧海桑田。
堤路园下,好几处精致的别墅都蒙满了灰尘与衰败,明显已人去楼空,它们仍是静守在原地,将落寞衰老演绎成孤芳自赏的高贵。希奇的是,这些建筑明明还有许多观赏价值,明明可以立上介绍牌编上几个玄妙的故事,然后让游客付费参观,它们却被随意闲置在绿荫深处,似乎是画家随手练习的几幅小品,这里一笔,那里一幅,只是兴致所至,不求惊世骇俗,完成了就扔在一旁,喜欢的就尽管观赏吧。我想,如果我们将其中的一幢收拾干净住上个十天八天,看起来也像不会有人来拒绝的吧?
堤路园上栽有许多我认识或不认识的树,榕树、凤凰树、大王椰树,都展开男儿般宽博宏伟的胸怀,将纤柔的小径与路人抱个满怀。每个城市都有带着自己气度的植物,上海马路两边的法式梧桐,海南到处可见的椰树棕榈树,扬州江边袅娜的垂柳,或典雅或爽朗或娇柔,都带着各自地方的特点。堤路园虽可称堤-路-园,却仅是在邕江边修筑防洪堤坝,用作道路的弹丸之地,但从这里的种树种草种花如此之多里,我臆想到一种绿城的豁达与闲适。
这里确实有着不寻常的安闲,从没到过任何一个地方,是如此的安静。一路走去,毫无车马之喧嚣,路旁没有一家连一家的店铺,没有铺天盖地的招牌广告,感觉像是我童年时代经常垂涎流连的小山村,渺小简单却一样温情脉脉,没有饮料冷饮之类寻常货物,没有投游客所好的钻营与商业。
偶尔碰上几个闲人也不吆喝,要么坐着眼看你走过,要么招招手一名“你好”打声招呼。特别是在民生广场上,有位躺着摇扇的人着实令我印象深刻。他躺在竹椅上摇着扇闭目聆听,柜台上放着架录音机,放的是极高亢悠扬的一段花腔女高音,耍的花腔像莺啭鹊啼远远地传开去,让整个广场笼上了一层优雅气质。
这层优雅或许已深入当地人的骨髓。那些花园式的广场上,听不到一丝嘈杂之音,偶尔看到广场上有人,也是正在搬挪几盆花木盆景,或是游人静悄悄走看,丝毫也不受这些路人的干扰。有时还会传来一串钢琴弹奏之声,贝多芬的《月光》。宁静的和弦,与游人舒缓的人的脚步恰好合拍,令那些来此休闲的人流连,令身边的静谧更是静谧。
堤路园真的是一个雅致的名字!如受过良好教育的穿戴欧化的贵族女子,这也是我此番堤路园之行的最大印象——优雅、安静,不矫饰、不媚俗。
堤路园上,没有车马之喧嚣,没有一家连一家的店铺,没有铺天盖地的招牌广告,那不容车辆行走的林荫小路,那些树荫下流泻的琴声,都极自然的袒露了这条花园式道路的气质,这种气质真的让我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