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记--羌纳乡

标签:
游记 |
分类: 西域高原游记 |

在丹娘乡吃过中餐,我们就出发去米林,行驶在刚修好的岗派柏油马路上,一路路况良好,除了偶尔有些悠闲“遛弯”的牛、羊、猪等动物横亘于马路上外,本畅通无阻。沿途景点众多,仿佛散落在大美天地间的一颗颗绮丽的珍珠,穿缀成一条的亮丽自然风景线。
岗派公路对墨脱十分重要,所有运往墨脱的物资都是用汽车运到派乡,在这里中转,经人背畜驮,翻山涉水,徒步数日,运到墨脱。每年转运的货物有万吨之多,而且都集中在六到十月转运,其它时间大雪封山,无法通过。可以想象,当时搬运货物的队伍规模及其热闹场景。自从波密到墨脱有了公路以后,货物不再从这里转运了。物流停了,人流来了。现在,这里发展旅游业,游客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旺,土木大兴,开始繁荣。
驶出丹娘乡不久,行驶大约10公里,到了鲁夏村,是一个岔路,左边是雅尼湿地公园,右边是去鲁霞大桥。过了雅尼湿地公园往山上走一段路,到高处欣赏风景,但行驶不到1公里,就遇到哨卡,不让走,说前方路会有塌方不安全,怎么商量都不行,只好等到放行,不过还好,只等了约十来分钟就放行了。途中有一小段路修在江边悬崖上,很窄很破,难走。过了这段路,就好一些,来到了雅江边。沿雅江边走不久就到结果村。到了结果村,风景真不错,天也渐渐放晴了。
到达结果村,拉丹师傅告诉我们,在结果村后山有一处著名的羌纳寺,该寺原建于15世纪羌纳乡的一沟内,属白教(格举派)的寺庙,据说该地是由女神多吉帕姆化身为猪前来指明的,极盛时羌纳寺曾经有4万多的僧人,后由于地震损毁,才于1953年迁建于现在的位置,并改为黄教(格鲁派),但规模已远小于当年,占地面积为508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542.2平方米,现在寺里仅有9名僧人,寺内至今还供奉着猪头像,主供佛为强巴佛孩童像,此外寺里还保存着一幅用藏汉两种文字书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锦旗。
过了羌纳寺,我们继续前行。伴着我们一路前行的雅江奔腾不息,水量极为充沛。到了著名的“江河交汇处”——南下的尼洋河和东去的雅鲁藏布江在这里合流。尼洋河水的清澈澄绿与雅江水的浑重黄浊界限分明,尼洋河在此处汇入雅江,逆流而上,形成江水倒流的奇观。转身处即是颇具规模的经幡阵,风起时,经幡猎猎,仿佛在诉说着什么。拉丹师傅说,此处之所以遍插经幡,是因为此处风大,挂经幡于此,风吹经幡哔哔剥剥地响,无异于自已就多诵了几遍经,而诵经越多,来世就会修成正果,得到好的轮回超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