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藏旅游记--多雄拉山

(2021-11-20 06:00:13)
标签:

游记

分类: 西域高原游记
西藏旅游记--多雄拉山

早上,我们从拉格出发,到山口是十时三十分,用时两小时四十分钟。阳光明媚,地上没有积雪,在峭壁上背阴处,还可以见到一摊一摊的冰没有融化。路不太好走,主要是乱石路,也有石阶路,都很干爽,不滑。

多雄拉山口海拔4221 米,翻越它的过程相当艰难,不仅要适应高海拔的生理反应,还有风雪交加,前路不明的恶劣环境。从寒冷的冰雪世界,到湿润闷热的亚热带丛林;从山顶的冷杉树,到丛林中的野芭蕉,一天之内你可看到不同自然带的明显变化。此山路多为大石块铺就,不算难走,但坡度较大。从海拔1000 多米一直上到海拔4221 米的多雄拉山口需要3小时左右的时间。多雄拉山口飘扬着经幡,山口较冷,不要在这里停留太长时间,应提前穿上防寒保暖的衣物。必须在1300点以前翻越多雄拉山山口,因为下午都会变天,一旦变天山顶立刻便会云遮雾绕、风雪交加,即使是驾轻就熟的老背夫也容易迷失方向发生危险。

多雄拉雪山终年积雪不化,即使盛夏时节的山口也是白雪皑皑,每年只有4个月的时间大雪不会封山。气温最高的中午部分冰雪从下部融化,极易出现雪崩和冰层塌方。因此,不论出山还是进山,必须赶在中午前翻过山口。翻越多雄拉的难度还在于从亚热带气候的派乡上升到冰雪严寒的山口仅需数小时,急剧的海拔上升和温差让人不能适应。加之多雄拉山口是印度洋洋流通向青藏高原的水气通道之一,往往到13点后就会天气突变。所以,我见过的所有墨脱攻略上都要求在下午一点以前翻越多雄拉山口,以确保安全通过。

今天的路程不算长,但高海拔的升降会让人感觉强度很大。多雄拉山是多雄藏布的发源地,山上湍流和瀑布成群,仿若云端之上的天河自山巅奔流直下,将多雄拉山体冲刷得峋峻疏松,山石狰狞。因此翻越多雄拉的山道崎岖而艰难,需要不停的穿行在奔腾的瀑布溪流中间,那些水流寒冷刺骨,山石湿滑无比。

山下根本不能看见高高的多雄拉山口,蜿蜒曲折的漫漫山道仿佛永远也爬不完,无尽漫长。一般来说,藏区的山口都会有玛尼堆和经幡飘扬,可我爬了半天也看不见山口那意味着希望的经幡。气喘、干渴、大脑明显的出现缺氧的感觉,太阳穴疼痛加剧,极度的倦乏之际仿佛可以听见心脏剧烈跳动的声音。

上午阳光灿烂,蔚蓝的天空通透明媚,高原特有的白云惑人心智。可当我们一踏上翻越山道天气就阴郁沉沉的了,可能是海拔越来越高的缘故。到底是才开始徒步,感觉是如此剧烈,恨不得每走一步都歇一下,或者生出翅膀飞越这艰难的多雄拉。

快到山口时回头看同伴,发现有一个人情况不好,他面色发青,口唇乌紫,有些喘不过气来了。我紧张了,脑子里瞬间涌出各种恐惧的念头。赶紧找了一个背风的地方,拿出携带的所有抗高反药品,找出几种让他服下。休息了好大一会儿,他的脸色终于恢复到常态,我那提到嗓子眼儿的心才放了回去。

终于看见山口的经幡了,高兴的几乎要喊了出来,试试嗓子才发现居然哑了,干枯的感觉十分难受。山口留影拍照,不敢过多停留。因为寒冷,风大刺骨,再加之有点小雨飘落,迷雾也开始向山巅汇集。下到山口边的一个凹地,大家抓紧时间路餐,简单的干粮还有一点水果聊裹肌腹,每人发一个月饼,祝贺大家能够拥有这样难得的多雄拉山巅的中秋记忆。

我终于验证了多雄拉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一路上各种各样的花儿点缀着我们的行程,我拍了不少花儿回家后请教朋友,真的长了不少见识。在山口附近,我还拍到了苞叶雪莲,它与川雪莲和天山雪莲略有不同,枝株较高,毛绒绒的单层花瓣,藏蓝色花蕊,神奇而美丽。

山口处,能见度极高;回望,一条山谷从远处上来;前望,一条山谷向深处伸去。山口大风凛冽,不宜久留,赶紧离开。多雄拉山口荒凉,放眼远望,山峰入云,低谷密林,前不见人家,后不见房屋,渺无人烟。但是,渺无人烟并不等于找不到人的踪迹,登山道的石阶,被人的脚掌磨得光滑,被牲畜踩出了一个个蹄窝。

就在山口的边坡上,有一具马尸,不知有多少年月了。一年中,它大部分时间被雪覆盖,冰雪消融后,短暂的时间里得以晒晒阳光,所以,从不腐烂。它告诉每一个见到它的人,它听从人的号令,为人服务,鞠躬尽瘁了。跨越时空,顺着历史留下的痕迹,你可以在这里看到漫天旌旗,连连马帮,还有各色背包。那山口的过客,各怀心思,心情不一,或为政治,或为生活,或为探索,或者什么都不为,就为了翻过多雄拉山。

 西藏旅游记--多雄拉山


西藏旅游记--多雄拉山

西藏旅游记--多雄拉山

西藏旅游记--多雄拉山

西藏旅游记--多雄拉山

西藏旅游记--多雄拉山

西藏旅游记--多雄拉山

西藏旅游记--多雄拉山

西藏旅游记--多雄拉山

西藏旅游记--多雄拉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