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记--要翻过垭口

标签:
游记 |
分类: 西域高原游记 |

中午之前要翻过垭口,否则变天后道路难辨。但是这样的季节,多雄拉山是没有雪的。落日大哥开玩笑说都是亚东把雪唱没有的,我和队长附和。要知道我们可是背着雪套,特别是落日大哥还背着雪镜。哎攻略真是害人啊!两个小时的攀登,到达这个垭口。其实难度并不大,垂直上升高度有限,路也比较好走。从山口下望,蜿蜒的山脉如披绿的长龙;缓缓的斜坡,舒展柔美;长长的溪河在山脚下穿过,像长龙的脚链。远处是无尽的群山和扯不断的云彩,还有漂亮的乱石堆。奇异的美景也不能迟滞行者的脚步,不知不觉间,落日大哥已落下很远。
突然,落日大哥走入了我的镜头:在他的腰包上挂着两袋东西,起初我以为是他把背包的东西拿了出来,可是当相机的镜头拉近时,才发现原来是两袋子的饮料瓶……我眼睛一热,我最多只能做到不扔垃圾,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捡它,这就是一个真正的环保志愿者,要知道在这么高海拔的地方多背一公斤垃圾,需要付出多少体力啊。大家都在说:“少背一公斤装备,多背一公斤垃圾”,但是如果每一个走在路上的户外爱好者都能自觉的保护环境,那么像落日大哥这样的志愿者是不是也可以多一点享受美景的时间呢?
这时候发现了4L的另外一个用途,在需要慢速通过时,是很有用的。令我更烦的是,底盘下的铛铛声一路没停,几次借会车机会趴下去看,但一直找不到哪里出问题,而车子目前在烂路的表现,也感觉不到底盘和悬挂有什么问题。可是,天杀的为什么会响呢?
大概中午13:00,抵达80K,这是路途中规模最大的一个村落,我就看到那个军绿色邮车停在一个小饭馆门口,像看到救星一样把车子靠过去,邮差次旦正在门口抽烟,我问他这里是否有带地沟的修车铺,他想了想,对我摇了摇头,我心里那个郁闷。
次旦建议我一起吃饭,他说后面的路还长着呢,而且更难走,我倒抽一口冷气,走到80K,已经车子底盘异响,我也接近崩溃边缘,后面居然还有更难走的路?我坐在凳子上,跟次旦要了一颗烟,我得好好想想,是否值得我继续往下走,特别是车况不明朗的时候。
想了半天,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先把异响搞清楚,拉着次旦,让他指挥,我不停的挪腾,把一个前轮跨上这个小川菜馆高高的台阶,这样可以更好的看清楚底盘,因为,一直下雨,80K的街道(假如可以说是街道的话),一片泥泞,泥巴几乎可以到1/3的轮子高度。
我们两个小心奕奕的把头伸进去仔细看,还真的看不出问题。毫无办法,我决定在村落四处转转,找个修车铺查看一下。次旦非常乐于帮人,而且他也想开开我的车,于是他开车,我在副驾位,我们两个开始在80K四处乱转。
找到了2个修车铺,但居然都没有地沟(举升机早就不期望了),正在失望之际,次旦猛然打方向,车子转进一条小巷,一个大货车正骑在一个地沟,旁边有人在修车。
我们大喜过望,可是修车师傅说,大货车修好前没法从地沟开走。毫无办法,哀求老板去检查一下底盘为什么铛铛响。老板找了块纸皮,转进去,然后爬出来告诉我,底盘护板松了,所以响,我心里狂呼了一个口气,原来是这个小问题,赶紧要老板全部螺丝拧紧。
30分钟后一切搞掂,我给了老板20元,次旦继续开我的车回去小川菜馆,饭菜都已经上好了,我也确实很饿了,早上6:00到现在呢,风卷残云,不到5分钟就吃饱。次旦抢着要买单,我把他按下去,一路还得他照顾呢。
差不多14:00,我吃饱喝足,心里充满雄心壮志,老子今天就要进入墨脱,雄赳赳的走出门口准备上车,次旦突然转头跟我说:“你的车,真好开,一点都不吵,轻轻动油门就往前走”
我心里有点惭愧,毫无疑问我的车动力,舒适性都比他的好很多,可是,次旦就是开着这辆毫无舒适性可言的勇士,每周最少两次往返墨脱-波密----给我一辆LX570,再加一车绝色比基尼美女做陪驾,我都发誓不会第二次再开车来这个鬼地方。
出了80K,果然,道路比之前更加难走,这里少了一些石头路,但几乎全部都是烂泥,最深的烂泥几乎半个轮子高,挂着4H,使劲踩一下油门,车子冲出去,但一松油门,车子立刻停住,烂泥的吸附力,以及附着底盘的烂泥的粘力,已经完全抵消了惯性。
油表指示,到80K只用了1格油,但80K以后,几乎所有的路都得深踩油门---油表降得很快。我只带了20L备用油,心里开始担心。
更加该死的是,刚出80K,在一个颠簸路面,我又听到了熟悉的底盘铛铛声。我几乎绝望得想撞死在方向盘上,由于搞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响,我放慢了速度,很快,次旦的绿色勇士就消失在前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