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记--旅行只是找累来受罪

标签:
游记 |
分类: 西域高原游记 |

今天是个晴天,一早起来能看到天边透着亮光,没有下雨,跟昨天相比无疑能给人多一点信心,可是谁也不能确定这样的天气能维持多久。是继续走,还是从右则走出去上大路,然后通知拉旦师傅和东东来应接?往前走,能否成功翻越垭口不得而知,征求向导的意见,从他们的语气中听出也不是很有把握,我们所带的食品最多只够我们再支撑五天;往右则走,要重走那恐怖的猴子路,还要克服心理上的郁闷。大家有了分歧,小玉、小红提出要往右则走,而狂奔、另类坚持今天再试一次,我也认为再来一次,又是因为自己的急性子,我又跟小红争了起来,争吵的心情是不太好的,当时感觉很有些郁闷。
其实,我认为再试一次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使今天我们仍过不了垭口,仍然要下撤的话,那么我们的食物还足够支持我们往右则走到大路,只要上到了大路就意味着可以重新补充补给,而小红除了考虑她个人的假期可能会因此而拖延外,可能更担心翻越垭口后的路程能否顺利完成,因为三位向导中没有一个真正徒步翻越鲁屯康山过,唯一的一点希望就是勒拉向导说的那句话“曾经到过可以看得到鲁屯康的那个山头”。
我想我跟小红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最大限度的相信向导。早在徒步翻越前,我们就反复地强调,这条线路一切都不确定,时间不确定、费用不确定、线路不确定、向导不确定等等,所以,从一开始每个报名的人一定要认真考虑自身的条件。
这里所说的条件,不光是时间和费用预算上的,更多的是一种心态,你为什么要参加?面对这么多的不确定,你的信心来自何方?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我们要做怎样的准备?我希望的是:出发前,群策群力,为了确保安全和顺利,尽可能考虑一切不利因素,做足准备;行进中,面对困难,坚强友爱、团结互助,而不是到了当时当地才犹豫和后悔。
最后,大家统一了意见,继续徒步翻越鲁屯康山,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最大的信心和保障应该来自自己,来自于这个团队里的每个人。我们应该做到的是:即使没有向导,即使迷路,在可能遇到的一切风险和困难面前都应该有自己的应策和准备。户外运动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决定了它会朝着更专业更系统的方向发展,这是不容置疑的,因为我们出行绝不是拿生命去尝试。
一大早起来,天放晴了,很是让我兴奋。还是那片山林,还是那条路,可因为有了阳光,希望也就重新燃起了亮光。?天边的那一片蓝里有我的方向,即使前路茫茫。远处里的只是一个小山头而已,垭口还在很远的前方,走吧,上路吧!徒步旅行只是自我找罪来受罢了。
走到山脚下的时候,又起风了,后来更飘起了小雪。风旋卷着雪花,遮天蔽曰。风雪之中几米之内已经看不清一切,抬头向上,垭口早已掩埋在一片迷雾中,只能沿着前人的脚步一步一步的奋力向上。
沿着之字行的路走着,风雪中,从山上滚落一个个的小雪球,不一会儿就把脚印盖住,我清楚的知道天气已经越来越恶劣,这小小的看似美丽的雪球,其实酝酿着更大的危险,可这时我已经没有退路了,同伴们已经登上垭口,他们是我的希望,是我坚持的信念。
风雪垭口,前路漫漫。因为我时不时停下来拍相片,这时,我和狂奔还在垭口下,我向远处的垭口拍了唯一一张照片,先行到达的向导正往来的路上张望,此时,我和狂奔还在山脚下往上爬。垭口风很大,夹着雨和雪,向导们衣着非常单薄,不可能再等待我们,而且要趁着大雾弥漫前,赶紧把下山的路踩出来,于是他们几个匆匆撤离了垭口。
这是垭口的另一侧,很陡的坡,白茫茫的啥都看不出。下来之后真是很佩服向导识别路况和方向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