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藏旅游记--梅里大峡谷

(2021-09-26 06:00:38)
标签:

游记

分类: 西域高原游记
西藏旅游记--梅里大峡谷

吃过早餐,我们开德钦飞来寺,由滇藏公路一直向北,沿着澜沧江梅里大峡谷前行,即可到西藏的芒康。此时内心有着一丝淡淡的喜悦,同时也有着一丝担心,因为马上又要再次进入西藏了!飞来寺!白云簇拥在雪山山顶和雪山融为一体,飞来寺呼拉拉飘荡的经幡更增加了这雪山的神秘!我真的无法形容那雪山的壮美,所谓大美无言!梅里,我知道,任何的图片和语言都无法表述你的美丽,你的美是铭刻在内心的。

这么早的时间,寺庙周围就停了很多的车,大家站在山坡上对了雪山叩首,那样虔诚,那样庄重,据说每年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藏民到这里转经叩拜,可见她在藏民心中的地位何其神圣!从飞来寺开出后路还好,基本上是柏油路面,白云一大团一大团相互簇拥着,噢,看不够的蓝天,拍不够的白云!车沿着澜沧江北向开去,随山势变化,车不是上山就是下山,右是绝壁左是悬崖,或盘旋在山腰间,人的心脏也时紧时松。

下了寺庙,路开始分岔,一条通向梅里脚下,一条通向西藏。也从这里开始,进藏的路开始变成沙石土路,尘土飞扬,非常颠簸。我向梅里脚下走了一段又转头返回,其实到现在我还后悔没有深入到梅里深处去体会这神山的魅力。翻过一个山坡,就看到了一座座相连的雪山,这就是多次见到的伟岸雄姿的梅里神山,一座座雪山相连!

前一段路还好走,后面就是砂石路面,到了界河后,那里正在修路,车的颠簸程度就更大了。此段路的景色是山体高大雄伟,河谷深而悠长,山体少植被,色彩与德钦的山体相比就显得暗淡,人烟稀少,一天中仅遇着一辆客车,游客寥寥无几,能走此路进藏旅游的游客确实算得上是探险式的背包客了。车就在山腰间盘旋,这是茶马古道上有名的溜筒江村,是靠编制竹篾溜索供给马帮渡江主要村落。澜沧江在脚下滚滚流过,江边的小水电站,路边风化岩石的垂直节理,这里过去是海底。

我们的车一直沿着澜沧江前行,危山险岭,有的经过的地方感觉很是怕人,巨大的石头高高地昂在头顶,有的如刀削,特别是经过塌方的地方,心里总是紧紧的,谁知道老天什么时候犯糊涂让这些石头迎头滚下。路颠得车时不时发出巨响,那时候人没有什么关系,心到是很痛,心痛车啊!沙石路面还好点,就怕土窝子路段,总感觉车子要失去方向跌倒,这时候就会体会到摩托车长途旅行携带的东西越少越好,东西多了把握方向总感觉很费力,每天下来两胳膊的肌肉都酸痛!

滇藏段的山很贫瘠,有时候看到江对岸的绿洲基本上都是环绕在村庄周围,只有有村庄的地方才呈现浓浓的绿色,所以这也形成滇藏线上的一道风景,很多的村庄的绿色都形成一定的几何图案,有的是菱形,有的长方形,有的呈圆形,很是有味!澜沧江夹杂着浑浊的泥土汹涌澎湃,有时候你离它很近,有时候离开很远很高,整条江变成一条线。

到了梅里大峡谷,山体坡面呈现的垂直自然带略有异于白马雪山间的干热河谷,谷底仍然是灌丛或寸草不生的砂土带。在这些山上,只要较为平缓的坡面,就有开垦了的农田。绿绿的农田与荒漠般的山坡形成强烈反差,一幅峡谷绿洲景象。但依稀可以看到坡顶高于雪线,有寒带植被。

梅里大峡谷江面的海拔是在二千米左右,而江河两边的山峰低者三千多米,高者六千多米,至梅里群峰处,峡谷海拔高差达四千米以上,可见谷底之深,梅里大峡谷的另一特点:江面至山脊的坡面距离很短,每千米距离,平均要上升三百多米,可见坡面之陡。

峡谷对岸不时掠过一些藏寨。这里的藏居建筑美观大方,宛如一栋栋别墅零星散落在荒凉的峡谷里。峡谷里,不时有座吊桥横跨澜沧江两岸,打破了峡谷的单调与寂静。峡谷凡有高台、缓坡处,必定有成片的民居和田园。点点翠绿、洁白的藏居,点缀着这红褐色的澜沧江梅里大峡谷。光影将山体的皱褶处点染得错落有致。

 西藏旅游记--梅里大峡谷


西藏旅游记--梅里大峡谷

西藏旅游记--梅里大峡谷

西藏旅游记--梅里大峡谷

西藏旅游记--梅里大峡谷

西藏旅游记--梅里大峡谷

西藏旅游记--梅里大峡谷

西藏旅游记--梅里大峡谷

西藏旅游记--梅里大峡谷

西藏旅游记--梅里大峡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昔日影儿
后一篇:惜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