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记--神湖(2)

标签:
游记 |
分类: 西域高原游记 |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采得差不多就继续赶路了,神湖就在不远的地方,爬上一座矮山,下到碎石遍布的湖底,尽看那雪山之水如瀑般落下,堆一个玛尼堆(在西藏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玛尼堆,也被称为“神堆”)。
翻过刚才格桑给我们指的那座山丘,当我脚,我一直带着希望,带着期待的往上爬,当我的交迈上山顶的那一刻,非常惊讶,这就是传说中的神湖了。湖水是碧绿的,不是很大,水很浅,而且是死水,不能流动,湖的上面就是冰川,好象时刻会塌下来一样,湖边上有很多的玛尼堆。我们下去湖边坐坐,的确这段路是很难走,泥泞,很多路段连马都不愿意走。
神湖在当地藏民的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节那一天,会有活佛在神湖边搭帐篷做法事、布施仙丹,届时所有附近的信徒会上山朝拜并转湖。神湖的水是可以喝得,但是不能洗,否则会触犯神灵。我在湖里捡一块高山之冰,在水面上打一个水漂,只听得轰隆隆的响声不断,雪块飞溅,硬是砸向湖里,这也许是许多人一辈子也做不到的事。
我们在那里装了湖水,喝了几口之后休息了一下,就沿着神湖去转湖,据说绕着神湖转圈会有好运气。转湖的时候并不是与湖持平的,而是高于神湖,站在上面,可以清楚的看到周围的景色,美丽极了,远远望去,山顶平得如一条直线,厚厚的云层在山顶上飘动,或隐或现的冰雪像触手可及,脚下是那深不可测的悬崖。狂奔他们四人爬到最高的地方,其实我们四个女的也很想上去,但是向导格桑不让上去,我们就没有上去了,这时我在想,以后再有机会来就不跟向导来了,自己来的时候再爬上去,估计那边的景色很美,因为狂奔他们四人去了好长一段时间才下来。
围绕神湖转的时候,我才发现神湖的美之所在,站在下面看神湖,觉得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湖,但是从上面俯视神湖,神湖的全景尽收眼底,它是如此的清澈,最主要的是,来神湖,除了神湖本身那神秘莫测的美外,还有沿途上的风景,以及经过自己努力爬上来的那种成就感,才让这个旅程有了一个难忘的记忆。
转完了神湖,时间也不早了,我们没有等狂奔他们,稀稀拉拉的下山去了,下山的时候景色更更加漂亮,因为太阳出来了,在山上可以清楚的看到雨崩村的全貌。返回的路也是十分的艰辛,别看雨崩下村到上村只是过一条雨崩河,但上上下下的道路十分难行,大致要走一个多小时,再加上一个的来回,体力也有些不支:毕竟已经从海拔4500米翻几个山垭下到了3000米,现在又从海拔3000米爬到4500米,不由得站在一片开阔地带累得喘气。
在返回的路上,我们又历尽千辛,终于回到了上雨崩村,夕阳的余辉洒落在雨崩村的草地上、散落在藏民的小楼上,一群群牦牛摇动着脖颈上的铃铛,踱着四方步慢悠悠地往家走。几个藏民的小孩子,嘻闹着围着我们要糖吃,我把爬山时没吃完的一些巧克力分发给孩子们,他们个个笑逐颜开地跑开了。他们大部分是雨崩小学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由一个老师带。
我们带了些签字笔,交给了他们的老师。老师是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小女孩,21岁,纯真的脸上稚气未脱,来了一个月了,平时教孩子读书,有空闲还为雨崩村做环保宣传、为雨崩小学募捐善款,呼吁游客为这个交通全靠走、通讯全靠吼的闭塞的小山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21 岁的孩子,远离父母,来到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履行着如此高尚的社会责任,不能不为之感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