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记--悬崖上的雪茶

标签:
游记 |
分类: 西域高原游记 |

过了山垭口,在去神湖的路上,经过一个高山牧场,在到达高山牧场之前,我们经过一个很大的悬崖,脚下的路只有30厘米宽,只能容一个人走过去,往下看深不见底,往上看也见不到顶。事实上,这个悬崖看着并没有那么危险,整个山坡大片、大片的长满了高山野花,向远处看,可以看到一座座的山峰零星的点缀着一些冰雪,由于现在是秋季,山顶上的冰雪并不是很厚,如果选择冬天过来,或许会更加壮观,到那时可能看不到沿途上的绿树和各种高山野花,所以有人说,雨崩每个季节都有她每个季节的美丽。
在这个悬崖上,另类说他有点恐高,腿有点软,于是我们加快了步伐,往前走。过了这个悬崖就是高山牧场了,这个高山牧场只是曾经的高山牧场,现在已经被遗弃了,没有人在这里放牧了。格桑说,这里已经被废弃5、6年了。由于这里海拔太高,又不是处于平原地带,在这里放牧太辛苦了,而随着雨崩的开发和发展,当地的居民也基本不用靠放牧为生了,因此这里就被遗弃成为一个景点了。这里是一个相对比较平坦的地方,四周可以看到野生的高山杜鹃从悬崖峭壁间生长出来,绽放着最后的生命。
穿过了高山牧场,又翻过一个小山丘,小山丘不是很高,但是在这样的海拔高度上,没走一步都显得困难,小玉爬山的时候已经出现了一句新的口头禅了:“我要吐血了”。前面忘了介绍小玉,小玉是来自桂林的,她的职业很让我钦佩,她在非政府组织里面工作,也是一个非营利性机构,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的律师,她经常一个人出去旅游,去过很多地方,非常喜欢拍照。
我们以为爬过这个小山丘就能看到神湖,但是出现在眼前的不是神湖,而是一块很宽阔的地方,向导格桑 说:“很快了,过了那个山丘就是神湖了”。我往他指的那座山丘看了看,瞬间崩溃,那座山看起来虽然不高,但是也足够累了。
在空地上,我们看到了高山雪茶,高山雪茶是一种很珍贵的植被,它属于属枝状地衣植物,生长于海拔4000~5000米的高山雪线地带,一年中只有两三个月是雪茶生长繁衍的最佳时期,而且生长十分缓慢。每当冰雪覆盖时,雪茶就会销声匿迹,处于休眠状态;一旦气温回升,它又可继续生长。雪茶自古就是名贵的中药和保健饮品。在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有关于雪茶的记载:“雪茶,出滇南,色白,久则色微黄,以盏烹淪,清香迥胜。形似莲心,但作玉芽色耳。”“土人采得炒焙,以其似茶,故名,其色白,故曰雪茶。茶片皆作筒子,如蜜筒菊蕊辦样。此茶大能暖胃。若患癆损及失血过多之人,腹胃必寒,最忌食茶,惟此茶不忌。烹瀹食之,人腹温暖,味亦苦例秀美,较他茶更厚。”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雪茶中含有大量的缩酚酸类化合物雪茶素,具有消炎抗菌等功效。它还含有地茶酸、D一阿糖醇、甘露醇、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有益人体健康的物质。雪茶昧略苦而后甜,可单独泡饮,也可与其他茶叶合泡或干嚼食用,有生津止渴、隱肝火、祛暑消炎、降血脂、减肥等功效。实践证明,雪茶对神经衰弱、咽喉炎、高血压、糖尿病等,有明显的疗效,異医疗保健价值不容低估。当地藏民认为其功效紧次于冬虫夏草,后来听客栈的阿姨说,他们一般喜欢把雪茶放在青稞酒里面,泡酒喝,有降血压的功效,老人喝了是很有益处的。
小红和另类他们几个不知跑到那里去照相去了,我和小玉、小蓝三人在那里不停的采,连根带土的有一个袋子,呵呵。在我们采雪茶的时候,突然听到远处的山上有人大喊大叫,顿时,云雾就随着叫喊的方向飘过去了。这一举动惹怒了格桑,因为当地有一个习俗,在山上是不能大喊大叫,因为这会骚扰到山神,山神生气就会下雨。
虽然我不是很相信,但是云雾飘过去的那一幕真的吓到我了,自然现象有时候是很难解释清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