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记--穿越的白马雪山

标签:
游记 |
分类: 西域高原游记 |

看过了噶丹东竹林寺后,我们离开时,天空又开始飘散雨丝。车子拐上一个小弯时,小蓝突然叫了起来,“快看,是昨天那两个老外!”。我们看车窗外,只见到他们推着单车正慢慢走上坡道,雨水打湿衣襟,向他们致以尊敬的目光。一路上,公路盘旋,使人提心吊胆。车子长时间在群山间穿行爬升,弯转得很急,车速只能在20-30公里之间行驶。从这座山,往往要走一两个“之”字才能到对面那座山,看到对面山的公路,也要走好一阵子才能上到对面山的路面。
我们的车子就这样继续向上爬升,四周雾霭重重,能见度越来越低。渐渐地,小雨珠变成了瓣瓣雪花。我们停车打起雪仗,四人可不顾美女形象,扑通一声躺倒在白色的世界里。此时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小雪花融化的故事,又想起大学时代有一首摇滚歌曲叫做《在雪地里撒会儿野》(好像是郑钧唱的?)小雪花拥抱大地母亲,我也忘却烦忧,紧紧拥抱大自然。
进入白茫雪山深处不久,便来到了云雾笼罩的山林间,这里山高坡陡,海拔跨度较大。听说在这遮天蔽日的大森林中,栖息着滇金丝猴、云豹、小熊猫等3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海拔3000米至3800米的地带,以云杉、冷杉等寒温性针叶林为主,云、冷杉树上附生着大量的松萝(当地人称“树胡子”),这是滇金丝猴的主要食物;但松萝过多又将过分吸取营养而导致树木死亡,此时滇金丝猴恰好把树上的松萝清除掉,充当了“清道夫”,确保了云杉、冷杉树的正常生长。滇金丝猴与云、冷杉树相辅相生着,有着特殊的的关系,这里是滇金丝猴的最后家园,大自然真是很奇妙。
公路穿过一片浩瀚的林海,路的两旁是高大粗壮的冷杉、云杉交错的枝叶,我们团结一致强烈要求拉旦师傅停车。我们走进了这一片林海,此时,阴沉的天空时不时飘起一阵小雨,身旁是杜鹃、澜沧黄杉、冷杉等乔木和灌木,脚边是我不认识的药材和茂密的草丛,整个人被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所包裹。
林子里很静,静得可以听到雨滴落在树叶上的声音,突然左边山谷里一片喧哗,难道是滇金丝猴?没错,确实是一群滇金丝猴聚集在一起嬉闹,并发出无法形容的叫声,本来寂静的峡谷顿时充满生气;可惜林子太密,猴群又在几十米开外的地方,都看不清金丝猴的模样,只见到猴子相互追逐着,在间隔几米远的大树之间蹦来跳去,树叶刷刷作响,这样过了十多分钟,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山谷又恢复了寂静。
这一切来得太快,太突然,真是出乎意料,虽然滇金丝猴分布在云岭山脉北段,而白马雪山是滇金丝猴的中心分布区,但要遇到猴群也不那么容易,此行居然有那么好的运气,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白茫雪山地处横断山脉中段,是金沙江于澜沧江的分水岭。其范围包含香格里拉至德钦的214国道两侧,是云南省面积最大最高的自然保护区。这里保存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星叶草、澜沧黄杉和重点保护动物滇金丝猴、云豹、小熊猫等,素有“寒温带高山动植物王国”之美誉。
白茫雪山(又称白马雪山),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座,主峰扎拉雀尼海拔5430米。主峰恰似昂首嘶鸣的马头,白马雪山因此得名。白马雪山隔着澜沧江与梅里雪山遥遥相望,传说她是梅里的女儿,在前往奔子栏与情人相会的途中,化身为雪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