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向西域行--次仁措

标签:
游记 |
分类: 西域高原游记 |
早餐是米饭和一碗乳猪肉菜汤,很好吃。酥油茶很正宗。藏民特地摘了新鲜玉米给我们吃,味道很一般。南瓜也远没有我们这里的好吃。
从下拥村下山我们不想从原路返回,而是想选一条比较近而又有景点看的路线,就是去太阳草甸和次仁措。次仁措(长寿甘露湖)位于下拥景区的腹心地带,海拔3900米,湖长1000余米,宽500余米,是藏区神湖之一。当地人俗话说:“喝上三口次仁措的水,三年不得任何病”。到次仁措的朝圣者,先喝三口湖水,然后转湖3圈,临走时再带走一壶吉祥圣水回家分给老年人和孩子们的习俗也就沿袭至今。
我把这个主意与小红一商量, 她也欣然叫好,后又与小玉、小蓝说了,她们没意见。跟狂奔他们四人一说,大家一致叫好,1688小日本更是高兴,这些天来,他从最初的兴奋转入了静静的思索。一大早推开房门,总能见到他在整理笔记。我知道,他在比较,在筛选着途中的见闻,在选择冠以文化的旅游研究的课题和方向,能去更多的景点,还能有什么机会比之更让人高兴的呢?
吃过了早餐,我们从下拥村出发的时候,云海非常地漂亮,朵朵白云飘在山凹里,飘在半山腰,山尖若隐若现,远远的山峰上的树木,映衬在白云里,隐约地迷朦着,这是我一生中看见过的最美的云海。
骑驴其实很难受,特别是下很陡的山时,整个人仿佛都要掉下来了,我那匹驴又特别的皮,好像总故意给我制造麻烦,走在我后面的小红,一路上目睹了它怎样欺负我,好几次我想:如果那驴一不留神,它连同我就这样一起光荣牺牲了,还好,总算是熬过来了。
到了太阳草甸,骡马惬意地在草地上吃草,我们在湖边生起了一堆火,马夫熟练地只用了一个小铁罐和一支小小的铁棒就做成了酥油茶,和着烤得松软的粑粑充饥简直别有一番情趣。雨开始淅淅淅淅地下起来,我们用湖水扑熄了火种,又再穿越在原始森林中。时已深秋,层林尽染,红的、黄的、绿的树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徜徉其间,让人目不暇接,惊喜一浪接一浪。
穿过了长长的原始林带,陡峭险峻的峡谷突然跃入眼帘。而有些地方又险又窄,我们不得不下驴步行。两岸赭红色的峭壁如刀劈斧削,一边是断崖千尺,一边是绝壁万仞,而我们的骡马就行走在悬崖峭壁的盘山小路上。坐在驴上的我总在想,万一骡马失蹄,俺的小命就要赔在这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万丈深渊里了。
骑着骡马我们走过了高山牧场的“太阳草甸”、措兰错,最后来到了最大的次仁措(又名长寿甘露湖)长逾千米,宽数百米,湖水清澈澄碧,湖畔绿荫掩映,四周环绕着高耸的雪峰,奇异的石林和美丽的牧场。一路上,雪山、草甸、森林、湖泊、冰川、瀑布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排列成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绚丽图案,虽然一路走得很艰苦,但景色还是很美的。
次仁措这景点曾经被承包,后来游客太少亏损了,现在荒落了。幸好,景色只是我们旅游的一部分,我们在乎过程,在乎旅程中遇见的人和事。卓拉泽仁这位帅哥是这次去下拥的一个亮点,他的善良,淳朴,热情和谦逊,是与生俱来的,他令我们感动。
上山时,他会用脚把小石头扫到路边,大的石头,他就用手搬到路旁,一路上他特别地照顾我们,带我们来也是无偿的,虽然我们后来和他告别时硬塞给他200块钱,同时我还把手机号给了他,如有机会来南宁时一定联系。
其实,次仁措是由十来个措组成,在十多个错落有致、各显风姿的海子中,最大的次仁措长逾千米,宽数百米,湖水清澈澄碧,湖畔绿荫掩映,四周环绕着高耸的雪峰、奇异石林,还有美丽的牧场。尤其夏秋季节,更是风景绝佳宛若仙境。
卓拉泽仁跟我们说,这里还有呼风唤雨的布若噶宗、有巍峨峥嵘的达门日扎、有玉润多姿的央聂措、有植物王国的朗隆沟、有奇妙神秘的色拉扎等风景区。有些风景看得见,有些看不见,因为要转完这些景点要三、四天才能走完。
如果说次仁措像大家闺秀,那么永尼措就是小家碧玉,她与梅里雪山遥遥相望,不但景色可与次仁措媲美,还因为水中有鱼、林中有鸟更显灵气。而太阳草甸(尼雍同)则绿草茵茵,溪流潺潺,周围高山森林环绕,中间牧人木屋点缀,完全再现了中世纪欧洲阿尔卑斯山区的景象。
当然,次仁措除了能让人流连忘返的地表景观,其地下溶洞也别有洞天。其中一个溶洞,形如一幢高楼,仅目前能够达到的三层来看,洞内的钟乳石发育年代久远,浸溶形成的石笋、石幔、石柱、石塔等比比皆是,形状各异。据说里面有十几层,这将成为勇敢探险寻幽、猎奇揽胜的又一佳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