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向西域行--桑堆奔波寺

标签:
游记 |
分类: 西域高原游记 |
原来我们走上来时,就是要想专程去奔波寺那里看看的,到吉已村来只是经过,说话间,就看到夕阳快速地从我们眼前向山后落去,一些藏马鸡在村子边不慌不忙地啄着食,不一会儿就罩在阴影里了。感觉这一天最后的光线,就在我们跟前一步步沉重地挪过来时,不由分说地匆匆离开了。
甚至,我都能看到,它们在村前的山坡上移动着,但是如何也拉不回那些光,如何也追不到那些光了,再赶到半山上的奔波寺时,夕阳的那一缕光依然一刻不停地在远离着,眼着着它在山坡上闪亮,却追不到了。我们在看奔波寺时好像就在眼前,走起来时才知道,其实不很远呢。
最终我们还是来到了寺参观,寺是最古老的寺庙,距今已有900年的历史,海拔3940米,属于藏传佛教中的白教寺庙。白教的传播主要是靠“口述传承”,师傅口授给弟子,弟子根据师傅的传授进行修炼,不太依赖经文和书本,所以也被称为“密宗”。
寺庙门前是一条小河穿流而过,寺庙的大门显得有些古旧,但是却自有一种沧桑阅尽的感觉。围绕着寺庙院墙是一圈转经筒,我们首先围着寺院外墙也转了一圈,绕过藏族寺庙或者玛尼堆一类的地方,都必须按照顺时针方向行进。刚过一个拐角处,就看见一位藏族阿妈坐在那里歇息,估计是已经转了很多圈疲惫了。
再继续往前,看见一位藏族老人在给转经筒加油,看见我们了,主动向我们问好,我们也赶紧答以“扎西德勒”。当我们提出想给他照张相片时,老人很和气地答应了,并且按照我们的要求摆出造型,真是个可爱的老人。
迈步进入寺庙大门,一个大大的院子里,正对大门是三间大殿。我不太懂藏族寺院的建制,但是感觉藏族寺院的结构都大致相仿。院子里,三三两两地僧人晒着太阳,地上摊着不少僧服。听介绍,那都是藏民敬献给寺庙里的僧人穿用的。和尚也爱美,我看见几个喇嘛不停地试换着新衣,似乎在比较着什么。
正不知该先参观哪里时,一位喇嘛主动和我们交谈,我听不太明白他的意思,回头求助地看着小玉,小玉也不清楚。在不断比划后,我们才知道,原来这位师傅问我们,是否需要进入大殿参观,如果要去,他为我们打开大殿的大门,并且会给我们讲解介绍。
顺便说一句,在我们所拜访的寺院,从头到尾我们没有听见过一个声音提起过“钱”字。于是我们赶紧点头说我们希望进入参观。这位师傅带领我们打开了右边那座大殿的大门。进入藏族寺院大殿,需要脱鞋和摘帽,以示对菩萨的尊敬。
大殿里,师傅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供奉的各位菩萨活佛,以及这所寺院的历史渊源。甚至允许我们把手放在寺院创始人噶玛巴·都松钦巴活佛在石头上留下的手印中,感悟佛法的神妙和不可思议。从大殿出来,我们对师傅表示感谢,并希望能和他留影,师傅婉拒了我们的要求,只好在他不注意时,用相机留下了他离去飘逸的身姿。
离开寺时,走过小桥,回看寺院,真的感觉和中原的寺庙有太多的不同。拜访了奔波寺,小僧人送我们出了寺院。
回到桑堆镇上时,夕阳已经完全沉了下去。一天,在光亮之中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