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向西域行--跑马山

标签:
游记 |
分类: 西域高原游记 |

跑马溜溜的山,跑马溜溜的城。康定,这座山区边城,因一首情歌名动天下,其实精彩不多。跑马山就在城边,想象中是个浪漫的好地方,然而十个游客九个半都说上当。倒是二十多公里的外的木格措情歌风景区,的确不错。高山湖泊,清澈溪流,艳丽杜鹃,风光绮丽。不过,想看到美丽的风景,还得看你的缘分。山高多雾,经常云遮雾罩。假如你运气不好,遇到阴天下雨多雾,你就啥也看不到了。
跑马山位于康定炉城镇东南边。城中上山。一上跑马山彩色的经幡就热烈地拥抱了我们。
我在梅里也见到了很多的经幡,当时很想为经幡写上一笔,我觉得经幡是藏民族最有浪漫创意的一笔。汉族人信佛,皈依后敲木鱼念经。藏族人也念经,不仅自己念,还请风来帮忙,心够诚吧?咱们可是睡着了都还在念经呢。清风时徐徐念,狂风时猛念,雨雪风霜、烈日炎炎,都不忘——念经吧。
那一片经幡海把人都给淹没了。我对经幡的色彩着迷,一条条一尺见方的经幡色彩斑斓,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凭空找到了挂彩旗的理由。“下来时不要再从这方向下,一会儿要关山门了”僧侣好言提醒。可不是,山边有一道门。我们点头,沿门上去。山势陡峭,风呼呼地吹,将满身的汗全逼了回去,爽心地凉。这一路上去的石阶陡峭,杂草茂密。人一进去便成了山中一景,再加上上山之路九曲十八弯,经常只听见人声看不见人影。山上的风更猛,经幡更多,有一段纵横交错的经幡把路都给遮没了。试探着手脚并用的从经幡林中奋力地挣脱出来,风又来逞威,像把人变成了一张小薄纸片,随时都可以轻轻吹向山间。
这是一个风口,也是观察康定的好去处。
漫天的经幡在飘,镜头在哪儿都不好用。前一刻对面的景物还清清楚楚,后一刻镜头里就是一块红的或黄的或海蓝的经幡在舞。风在四周乱转,经幡快乐地跟着吟唱,替它们热爱的藏人念着经。藏人说经幡飘了一次就算念了一遍,不知这里的经幡到底念了多少的经,替人祈了多少的福?“呼~~~~”是那种拉长了的声音在吹,一声未歇又出来另一波。人在风口如茅草,把不住身形。这里算是跑马山情绪最热烈的地方了。
俯瞰山下,康定城历历在目。这是一个座落在群山之中的城市。城市依山而建。站在跑马山上,可以清楚地看见阿里布果山与郭达山。雅拉河和折多河像两支鹿角在城中汇合一同向前咆哮而去,真可谓有山有水的好去处。
后山常见大石,三五成群的聚在一处。好像女娲补了天随手一扔,补天的石块落在此处成了景。走着走着,抬头,一堆乱石,再抬头,又一堆乱石。脚下的路也由这些乱石凿就,不如别的景点,条形石砌成的路一直伸向林子深处。它则古朴豪放,依着自己的脾气,极少加工,路边无围栏,只有蓬勃生长的草和灌木,然后便是悬崖。观景台前有一巨石,有人随意在上面凿了几处落脚点,即可跨到石上。这里可以看见那几处醒目的壁画。
壁画在跑马山对面,刻在山石上。
这壁画有些特点。同为佛教,乐山大佛依山而雕,刻出一个巨大的佛像来,不过怎么看都觉得是汉人的杰作。可是康定的这壁画,你怎么也想不到汉族人来,它太有异域风采了。我想没有几个人会忽视那些壁画,即使山与山之间还有那么一段距离,可壁画清清楚楚。夺目的红、蓝森森的绿、沉沉的黄,在灰色的山石中很是耀眼。特别是满山的苍翠,唯独壁画那里一根草不见,壁画就更显突出了。仔细看了看,红的是太阳与莲花坐台,蓝的是云,绿的是人,面目很祥和,旁边有不认识的藏族文字。壁画和藏文不止一处,山这边的经幡念的经是给他们听的吗?他们旁边也有自己的经幡,但是数量很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