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藏旅游记--墨如宁巴寺

(2021-05-28 06:03:00)
标签:

游记

分类: 西域高原游记
西藏旅游记--墨如宁巴寺

从哲蚌寺下来,阿丽和小蓝的游玩之心不尽,又要我带她到大昭寺东面的一墙之隔的墨如宁巴寺去参观。

其实墨如宁巴寺的建筑规模也不错,只是没有大昭寺那么出名罢了,不过也是吐蕃时期建造的著名寺庙。墨如宁巴寺坐北朝南,东西长52.2米,南北宽39.4米,面积为2056.68平方米。后部正中为佛殿,高3层,系该寺主体建筑。佛殿两侧和前面环绕僧房,高2层,;僧房前有明廓,形成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完整严密的布局。寺院大门原辟于南侧,从南边僧房中间穿过。后改辟于北侧,从主殿与两侧房形成的夹廓中向北穿出。主殿平面基本呈方形,面积606.3平方米。大殿一层为经堂、佛殿,两侧为库房。经堂5进5间,进深11.3米。面阔11米,有16柱,中间4柱升高托起高敞天窗;经堂四壁遍绘密宗题材壁画,系黑底上以黄色单线色勒描绘。壁画线条流畅,画面醒目。经堂后部为佛殿,地平较经堂高约1米。佛殿前门为屏风式,较秀丽。正中为2进3间佛殿,右边侧室系库房,左边与库房相对处为梯子。殿内主供第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主持制作的金刚佛面具。出经堂前门即为门廓,门廓最前排4根大柱撑起出前墙近2米的木构房檐。构件雕饰繁丽,接合严谨。

墨如宁巴寺内最早的建筑为藏巴拉佛殿。藏巴拉佛殿位于主殿西侧僧房的中部,坐西朝东,面积为54平方米。平面布局颇有特色,正中拱围着面积很小的神龛,内供藏巴拉塑像。佛殿用材粗厚,梁架截面多加工成方形或长方形状,椽条亦较粗。佛殿建筑低矮,经廊亦很狭窄,采光不佳。佛殿中心的墙体大部分为夯筑土墙,墙体表面是厚约2厘米的草拌泥和白灰面,白灰面上绘有壁画。据藏文史书记载:第五世达赖时期的传召法会中,藏巴拉佛殿曾是乃穷寺僧人的法会堂,其时该寺聚集僧人114名;普通宗教节日里,该寺一般聚集僧人34名;平时祈褥则仅有僧人4名。

普墀祖德赞时期,在大昭寺四周修建了6座佛殿,即东西面有噶如和墨如,南面有噶瓦和噶瓦卫,北面有产康和产康它玛。其中的墨如即现在的墨如宁巴寺。墨水如演变为墨如宁巴约始于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士登嘉措主持下对墨如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扩建,使之形成了今天的规模。与此同时,由乃穷寺法王释迦亚培主持在小昭寺北又兴建了一座寺庙名墨如寺,从此大昭寺东面的墨如寺遂称墨如宁巴寺(即老墨如寺),以区别于新建的墨如寺。其实,墨如寺巴寺内惟一可以与此名称相配的是藏巴拉康建筑,其布局和结构保留了不少吐蕃早期的东西。围绕这座拉康还有许多早期的传说。据乃穷寺法王释迦亚培的部分著作称:这个拉康是吞弥·桑布扎(吐蕃松赞干布时期重臣)创造藏文的圣地,也是吞弥·桑布扎的资料室。这些都为研究该寺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西藏旅游记--墨如宁巴寺

西藏旅游记--墨如宁巴寺

西藏旅游记--墨如宁巴寺

西藏旅游记--墨如宁巴寺

西藏旅游记--墨如宁巴寺

西藏旅游记--墨如宁巴寺

西藏旅游记--墨如宁巴寺

西藏旅游记--墨如宁巴寺

西藏旅游记--墨如宁巴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出行消遣
后一篇:一瓣残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