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记--内邬托的桑浦寺

标签:
游记 |
分类: 西域高原游记 |

我们沿拉萨河南岸,一路观光一路回拉萨,只要是有一丁点的村子,我们就叫卓拉停车,这一路下来要数阿丽最为高兴了,这是因为她是第一次进藏,当我们来到内邬托的地方,远远地看到一个寺庙时,阿丽就叫着要停车了。
据司机卓拉介绍,这个寺院叫桑浦寺,是藏传佛教因明学的重要道场,以提倡因明(佛教逻辑)、辩论而著名,在西藏佛教历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是藏传佛教教噶当派的重要寺院之一,备受崇敬。
桑浦寺是由阿底峡的弟子俄·雷必喜饶于1073年创建的,最初称“桑浦内邬托寺”,后改称“桑浦寺”,是佛学教理的发源地。寺内殿堂供奉有许多佛像,还有雅绒两位大师(即雅楚·桑结贝和绒敦·玛威僧格)的茅篷、穿黑皮铠甲的护法神和洽巴大译师(本名却吉僧格,曾任桑浦寺第六任座主)的灵骨塔。
俄·雷必喜饶是11世纪人,时称“大俄译师”。幼年时跟从鲁梅十人中的征·益西云丹出家,后到康区向赛尊学法。1045年他与枯敦·尊追雍仲等人回到前藏,在拉萨附近修建了扎纳寺,讲经传教。阿底峡到前藏后,他拜阿底峡为师学法,后于1073年建立了桑浦寺。虽然他与仲敦巴是兄弟,但他很敬重仲敦巴,曾几次到热振寺向仲敦巴求教。他翻译和修订过多各肯关因明的书籍,所以得到“译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