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记--翻越拉乌山垭口

标签:
游记 |
分类: 西域高原游记 |

过了朱巴龙,就开始翻越拉乌山,拉乌山垭口海拔是4338米。这是向南行的国道,我们的车在前面开道,狂奔他们在后边尾随。其实,这条路我们已经行车过,只不过那时我们是从左贡往芒康这边行走,去理塘接小红,可是,因为是反方向行驶,所以印象并不深。
出竹卡村不到数公里,柏油路就变成了崎岖不平、坑坑洼洼的土渣路面了,约五六公里的路程后到达如美村前,这是澜沧江与川藏公路平行的地方,从拉乌山北坡开始,一直在路的右边陪伴着我们的澜沧江到竹卡大桥,过了大桥则继续向南流淌近百公里,不过,在跨越澜沧江后,川藏公路也在这里改道往西南方向,澜沧江则在公路的左侧了。
好在过了竹卡大桥后,路边有静谧的村庄,远处的山有好美的秋色,还有半山上云里雾里的村庄,走了一段澜沧江近景,最后是盘山路上俯瞰澜沧江。要经过80多个像业拉山那样的大拐弯上山,直到拉乌山垭口,不过拉乌山因为没有业拉山那样万丈深渊的悬崖峭壁,所以开车行起来不像业拉山99大拐那样的恐怖吓人。
上山的路就是土路,基本是破烂路,要么是深坑串串,要么是搓板连连,在天晴的时候,这样的路面还可以接受,就是颠一点。但是在雨天,完全变成了烂泥路,水坑一个接着一个。车子基本上是以10公里的时速晃悠。这段路上人车稀少,在一处路汇车时,我竟然看到对面一辆相同车型的车摇了过来,我觉得这真是缘分啊,就打开车窗,想跟那位打招呼,那位粤B车的朋友,眼睛溜圆,目不斜视,嘴唇紧绷,上身几乎趴在方向盘上过去了。我估计,他根本就没心思看路边停的是什么,他的心情可以理解,这段路又长又烂,让人忍无可忍,偶尔一截水泥路,我们就很兴奋,喊着,幸福时光开始!一、二、三!几秒钟后恢复痛苦生活。
我们这么蜗速的挪到拉乌山垭口,拉乌山垭口立了一个石碑,注明海拔高度是4338m,我们停车照相,此时,小玉发现了新大陆,说这个山垭口不叫拉乌山,是叫拉鸟山,还叫我们看清楚点!我们都不信,查资料、看卫星地图上都是拉乌山,怎么可能叫拉鸟山呢!不过,当我们看清在乌的里面,真的还有一点时,我们确确实实大吃一惊,走近一看才知道,原来不知是那个岛蛋鬼作的弄,在石碑上拉乌山的“乌”字中间划上一点痕,看上去像鸟,拉乌山就完全变成了拉鸟山。
拉乌山有两个山口,到下一个山口间还有一段小的上坡,还好不是很长。在山口看见了许多可爱的土拨鼠,有两只还沿着公路边一路打闹过去。好几次悄悄的跑过去想拍一下这些小家伙,结果它们太机灵了,没一次拍的满意的。在第二个山口后,路向左拐入山间,正前方是大片的云海,云雾一直弥漫到路上,看着前面有驴友过去就像是行在云层之上一样,感觉极好,我们也走了过去拍照,照了相回到停车处,有2个徒步者伸手想搭车,看看车内再腾不出的空间,只能摇手拒绝,而此刻午后1点的天,突然浓重的犹如夜晚,狂风乱作,暴雨倾盆,我们回到车里都感觉到摇摇晃晃,拉旦师傅紧张得连个声都不敢出,更不敢开车蜗速地向山下挪动了,只有原地休息,补充能量,观赏大雨倾盆中拉乌山垭口的风景。
内地人没见过高原雪山的大山大水,壮阔的大山、峡谷、狂雨,让人敬畏的同时也让人心潮澎湃。拉旦师傅则说:这光秃秃的山有什么好看的,跑那么远到这来受罪,你们内地多好,四季都郁郁葱葱的。不过你能到波密的话,那里更漂亮,塞外江南呢。或许吧,但对比与江南的小家碧玉,我更喜欢西部的连绵壮阔。迎风山头,我豪情万丈,置身谷底,我渺如微尘。
那狂风暴雨过后,我们就开车开始下坡,下山的路还在修,只是用泥土铺平了基本路面,虽很宽阔,但经过雨水的灌溉,一路坑坑洼洼,颠簸流离。这时我们发现从芒康过来的车辆很多。我们有些纳闷,这个时间出发,前面最近的住宿点就是左贡,可要翻山越岭,踏破泥泞,时间至少还要6、7个小时,到东达山都已经天黑,岂不是危险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