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记--翻越安久拉大雪山

标签:
游记 |
分类: 西域高原游记 |

走出昌都不久,天又开始下雨,从昌都到邦达的路越加的难走,途中要翻越许多的山垭口,还要过恕江的七十二拐。我们翻越的第一座山是安久拉山,其海拔高6168米,经过的公路垭口最高海拔是5050米,高山巍峨,道路漫长,雪山重峦,穿行其间,在雪山中蜿蜒的公路,山垭口的经幡与石碑,在高山垭口有如此规模的经幡,在藏北线上仅可一见,峡谷森森,泥沙路面积水不少,峡谷溪流奔腾不息,山脚下就有许许多藏民在作佛事。
我们向上爬了一段时间的山路,雨又变成了雪。海拔还不是很高,山顶上的松树被雪覆盖,一例变成了灰白色;山腰的树却还是一大片暖黄。一眼看过去,仰望是隆冬,平视是深秋。盘山公路曲曲弯弯尽是沙石路面,有的水湿路面被载重卡车碾压得车辙深陷。有一辆比我们早上山的富康小车可受罪了,不过也出尽了风头,翻越山垭的全过程全都被跟在后面小蓝摄录了下来,富康车因此被我们誉为“小白龙”。
坡越来越陡,路越爬越高,安久拉山深秋的迹象也越来越少。渐渐地灰白色的树木淡出视野,纯白色的低矮灌木变成了雪景中的主导。——看来昨夜我们在山口上看“月亮雪”的时候,安久拉山这边也下了大雪。深灰色的车辙渐渐淡化,终于变成了完完全全的雪路。车开始打滑,上坡的时候使劲地冒着黑烟,车速骤然下降……
越向上行驶,路边的灌木就越少,灌木的消失预示着这里的海拔已经很高了,并且积雪很厚。前方一辆大货车轮胎打滑,徒劳地挣命般嘶吼了几声,彻底地趴了窝,占据了一大半主路。我们的车只能碾着路边厚厚的积雪,缓慢地向前冲了几步,一个侧滑,也是彻底地冲不上去了。
好在还没有陷车——废了半天劲,终于从雪窝里给倒了出来。拉旦师傅看了看前面的路说:必须上防滑链。大车小车都在这一段给堵死了,雪越下越大。车外异常寒冷,小蓝哈着白汽帮拉旦师傅压千斤顶,我和小玉帮拉旦师傅一起上防滑链……
对面大货车的司机说,这里离山口只有十公里了,路非常不好走,但过了山口就好了。费了半天劲才给轮子上好防滑链。车子冒着黑烟,贴着趴窝的大货车的边,哆哆嗦嗦地从雪窝里冲了过去。
问题是对面接连停了四五辆大货车,想要继续前进就必须得贴着路边走。靠路边的路积雪不但很厚,雪下面还尽是泥坑,更要命的是,路边的外边就是山体向下的大陡坡。
为安全起见,我们三人全都下了车。车子贴着路边,顽强地向前冲了几步,终于陷车了。拉旦师傅向后倒的时候,车子猛地向外一滑,我们大声惊叫!
车子徒劳地向前、向后,就是出不来。车子后面的大半个轮子,都已经埋在了雪泥里面。
旁边停靠的大货车的司机们,纷纷下车来给自己的轮胎上大铁链子。
拉旦师傅向大货车司机借来铁链子,铺在轮胎前。再次向前、向后,车子虽然极其愤怒,但还是出不来。大伙儿叫来藏族司机们都过来帮着一起推一推,还是出不来。
拉旦师傅又向大货车司机借来铁锹,大家换班帮着挖雪铲泥……
忙了大半天,车子终于出来了。不敢再贴着路边走,只好等大货车们都开过去之后,我们才敢向上行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