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记--桑达村

标签:
游记 |
分类: 西域高原游记 |

从长毛岭下来后,我们来到了长毛岭乡那登通的养鹿场,据拉旦师傅介绍,该场始建于1975年,后逐年扩大,现占地3·6平方公里,饲养野马鹿120余头。在养鹿场圈外野鹿至少有几百头。长毛岭养鹿场不仅是昌都地区,而且是西藏唯一的马鹿自然驯化场地。鹿场内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马鹿为主,也有少量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养鹿场一带山势开阔、水草丰美、植被丰富。
按小蓝的意思还要去参观一下,由于是在下大雨,雨也实在是太大了,我坚决反对,小玉也反对,少数服从多数,小蓝这才不出声。
走出了那登通的养鹿场,来到了一个峡谷,由于是在下大雨,峡谷内形成了一条小水沟挡住了去路,原以为水不深,拉旦师傅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车减到最低挡,然后加大油门冲了过去,车到沟中间时才发现不对头,水比较深,拉旦师傅双手猛把车向右上方打方向猛冲上去,等车上到一定程度后,又猛向左一打向对岸冲去,然后一鼓作气,我们的车终于冲上对岸。拉旦师傅,好样的!如果不是拉旦师傅经验丰富的话,我们的车肯定是要进水熄了火儿,后果不可想象!
大雨之中我们终于行驶到了一个叫桑达村的,这时天阴阴地,快黑了。我们只好把车停了下来,抗着大包躲到旁边居民楼的楼道,我和另类负责看管,小蓝、小玉、狂奔、1688去找住宿的地方。
雨小了,天黑了,而他们带回的消息却让人灰心:没有地方住,车站招待所只剩下三个床位了,而且是一个大通间。我还有些不死心,想去其他看看。然而服务员说这几天开会加上收农品的人很多,别的地方早都住满了。如果我们不要就给别人,我们只得住下。
班车的司机也住在这里。房间成了司机的售票处,人们围了个水泄不通。明天要搭车的人排着队跟司机登记,还要交定金。据说有人已经在这里等了三天都搭不到车。看着人们争先恐后的样子。不一会儿,车位售罄。人们陆续散去,有的兴高采烈,有的垂头丧气。
总算可以进到那个硕大的房间。房顶是坡顶,很高。一边是铁门,对面高高地开着一扇小小的窗,玻璃坏了一个角。不管是屋里屋外,看起来都象是仓库。估计这里原来是堆放粮食的,现在用木板把整个仓库隔成几间,用来堆放人了。
房间里有12张床,床与床之间的空隙正好能够搁下一条腿。房顶上吊着几盏灯,昏黄的灯光随着门的开阖,变化着节奏有韵律地摆动着。门边放着两个热水瓶
这便是所有了。潮湿发霉的味道,夹杂着酥油的味道,充斥着整个房间。
我们三个女生得到特别照顾每人一床,我睡角落的一张床。他们三个男生只能打地板睡睡袋的份儿了,横着,倒是正好可以睡下。四个大包东叠西叠,堪堪可以塞进床边的空隙。
被子捏上去有种油腻腻的感觉,散发出一股说不出的味道。考虑再三,我接受小蓝的建议,把她带的项圈套在脖子上。项圈带着浓烈的药味,倒是冲淡了床褥的怪味。项圈是用来防止海平面上狗身上的跳蚤,希望同样适用于高原上要跳到我身上来的跳蚤,和衣躺下倒也无事。
风吹过破了一半的窗口的声音,此起彼伏的鼻鼾,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的浑身搔痒,很特别,这样居然也能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