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记--去巴青山路上

标签:
游记 |
分类: 西域高原游记 |

索县到巴青走得很辛苦,早上出门就遇下大雨,道路很泥泞;后又在一山顶上路遇风雪、冰雹、落石;冒着大雨开车,又碰上一个大光灯忽明忽暗的,以致看不清前路,接连二次开错了路:一次开上了岔路,发现远离GPS的轨迹才掉头;一次在转弯时开上了草地,远离公路20-30米,带路的师傅冒雨下车去找有车辙的路,用头灯引导车子重返317国道。开过去10几公里,才发觉刚才犯错的地方就是在叉路。
过了长毛岭,因为雨下得实在太大了,本来准备在村上休息的,又怕晚上雨雪天看不清道路,吃过中餐后,只得继续向前行驶,自我感觉这一天尽管非常辛苦,但却是317国道上景色最精彩的路段,高山雪原给我印象深刻,青藏线上的雪山没法相比,这是真正的雪色高原。
到了下午4:20时,雨量比上午可少多了,但路上的水汽还是比较足,迎面从峡谷里开来三辆两轮摩托车,惊奇地看见他们竟然可以在大半个轮子在水里的情况下涉水而过。
山道上走来了马帮,雪山下的牧场,
浩瀚的雪原,苍莽无边,就像是进入了银色的童话世界。云雾遮住了远处的雪山,大山下的草原、民居、牦牛、经幡,雪山前突兀的一块巨石,壮观的雪山峡谷。
冰雪的季节,晶莹剔透的白色世界,就像童话一样单纯地快乐着。在人们的印象中,白色的冬季是属于北方的。但北方那可是真正的冰天雪地,着实冷到骨头里,是个名副其实的冰凉世界。而在高原看雪,可以晒着暖洋洋的太阳,或痛快淋漓地“发烧”摄影、或放飞心情“很儿童”地打一场雪仗、又或是只静静地躺在雪地里,占据一片荒凉,守护着这块辽远无垠的净土。可我们现在只能在车子里,还不能开着车窗。
我一直想找到一种生命的超然、祥和而宁静的现实所在,找一种能挣脱世俗羁绊和心灵镣铐的自由自在的空间。而当我们在北线上行织锦时,雪山、冰川的那一刻,我突然寻觅到了一块心灵的寂静的停泊地,我庆幸自己找到了这样一个纯然的使人达到身心轻松、灵魂澄明、纤尘不染的冰清玉洁的宫殿。
在接近雪山垭口时,下起了比黄豆还大的冰雹,冰雹打在汽车的前盖上,看到飞溅不止,嘭嘭作响。路上被风雪冰雹刮下山坡挡住去路的大石头,我们下车搬开石头时,恰遇赶上来的重庆车队,他们一行六辆车20人,领头的是何老三,很友好地问我们需要什么帮助。然后我们一起下山。
雪峰连绵,林海莽莽,支流从丫口流出,流过分布在林海雪原之中的藏族村落,处处呈现出大自然的高远、宁静、祥和。在莽莽雪峰上,到处可看到路边被风雪吹得横飞的经幡。这是此次北线之行遇到的最大的风雪垭口,翻过雪山隘口后的下山道路,在峡谷里,我们看到正在过木桥的牦牛,雪山、路边溪里经幡倒影。
白茫雪山群峰连绵,气势磅礴,自有令人心醉神迷的景观。而最可观赏的是在冬季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风景。那杉树松林上白雪压满了枝头,潺潺的涧流中停泊着一只只“雪糕船”,远处的雪山在清明澄蓝的天空里,极高、极白、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