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藏旅游记--关于多多卡天葬

(2021-01-29 06:06:21)
标签:

游记

分类: 西域高原游记
西藏旅游记--关于多多卡天葬

天葬是藏族人民最能接受、也是藏区最普遍的一种葬俗。依据西藏古墓遗址推断,天葬可能起源于公元7世纪以后,有学者认为,这种丧葬形式是由直贡噶举所创立的。公元1179年直贡巴仁钦贝在墨竹工卡县直贡地方建造了直贡替寺,并在当时推行和完善了天葬制度。

关于天葬,藏传佛教认为,点燃桑烟是铺上五彩路,恭请空行母到天葬台,尸体作为供品,敬献诸神,祈祷赎去逝者在世时的罪孽,请诸神把其灵魂带到天界。天葬台上桑烟引来的鹰鹫,除吃人尸体外,不伤害任何动物,藏人称之为神鸟。据说,如此葬法是效仿释迦牟尼舍身饲虎的行为,所以西藏至今仍流行天葬。

早听说日丹寺与达摩寺仅怒江一江之隔,日丹寺位北岸,达摩寺于南岸,加之两寺天葬台均由一名德高望重的天葬师管理,平时乘牛皮船就可往返于两岸了庄严肃穆的天葬台,盘旋飞翔的鹰鹫,举世无双的天葬场面,那令世人震惊的骷髅墙,形成一个神秘世界,吸引着无数有缘或无缘走上西藏高原的人。之前,一位藏学研究造诣很深的人曾对我说:到骷髅墙去看看吧,那是人类的归宿。这次要不是拉旦师傅看在与我们同甘共苦的份上,我们是决不会能看到藏北的天葬骷髅墙的。

多多卡天葬院中间,有一块约4平方米大小、用鹅卵石铺砌而成的葬尸池,池北边有一块60厘米高的长方形石块,是天葬时停放尸体的。在天葬院南门外,还竖立一根约10余米高的经幡旗杆,上边有骷髅骨雕塑,顶部悬挂着很多褪了色的经幡。送逝者到多多卡天葬台前,把尸体卷曲起来,头屈于膝部,使成坐的姿势,用白色藏被包裹,择吉日由背尸人将尸体送至天 葬台,点燃桑烟引来鹰鹫,再进行尸解。因为鹰鹫喜欢吃肉,不喜欢吃骨头,所以天 葬程序就采用倒叙法,先喂骨头。

整个天葬台院子约有4000多平方米,四周有约一人高的土墙,在南墙和西墙上修有木架,约四五格,每格内都整齐地排列着一个个人头骨,形成两面长长的骷髅墙,一个个威严的骷髅头骨,让人感到神圣的威慑和由衷地惊叹。这时我才知道,骷髅墙是天葬的产物。

在西藏的其他地方,人死后尸体全部要喂鹰鹫,不留一点,以前我在直贡堤寺看到的天葬就是这样,可在藏北的比如县达摩寺内的多多卡天葬台,保留了众多死者的头骨,此举堪称世界一绝。我读过子文在他的《苍茫西藏》中写道:原先达木(实为一地。由于是音译,各作者所用汉字也不同)天葬台三面是骷髅墙,有一人多高,后来在一个大雨如注的日子,浊水从山上滚滚而下,天葬台的墙倒了。现在的两面骷髅墙,是用剩下的骷髅在近几十年内慢慢垒砌而成的。现在剩下的这两堵墙只有原来的一半高。

 我只到多多卡天葬台看了一下,对藏传佛教深邃的哲理不敢妄加评说,但有一点对我很有启发:虽说天葬在当今世人眼里是一种奇特的葬俗,但是藏族人通过天葬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紧密起来,就像当地人特有的生活方式与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一样,天葬也是藏族人与自然处于相协调发展的一种特有的生存方式。

西藏旅游记--关于多多卡天葬

西藏旅游记--关于多多卡天葬

西藏旅游记--关于多多卡天葬

西藏旅游记--关于多多卡天葬

西藏旅游记--关于多多卡天葬

西藏旅游记--关于多多卡天葬

西藏旅游记--关于多多卡天葬

西藏旅游记--关于多多卡天葬

西藏旅游记--关于多多卡天葬

西藏旅游记--关于多多卡天葬

西藏旅游记--关于多多卡天葬

西藏旅游记--关于多多卡天葬

西藏旅游记--关于多多卡天葬

西藏旅游记--关于多多卡天葬

西藏旅游记--关于多多卡天葬

西藏旅游记--关于多多卡天葬

西藏旅游记--关于多多卡天葬

西藏旅游记--关于多多卡天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岁月无情
后一篇:清晨遥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