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柏群 |
室外阴雨绵绵,室内热情洋溢。我们在桃花镇东冠小学迎来了合肥市2018年的首次小语盛会——合肥市特级教师工作站“小学语文复习课教学”主题研讨活动。主题研讨活动由两位名师的复习课拉开帷幕。第一节是我们工作室的小伙伴周杰老师的《用“的、地、得”丰富表达》,我也参与了周老师这节课的磨课活动,真切地感受到周老师的接受理解和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整节课思路清晰,由词到短语到句子再到句段,由浅入深,由分辨“的、地、得”到用“的、地、得”丰富表达,周老师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地将听说读写的训练贯穿整节课。第二节课是合肥市六十九中学的杨雪老师带来《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的阅读复习课,杨老师亲和力强,音色优美,一开始便与孩子们打成一片,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杨老师通过对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的提取信息归纳总结,让我顿悟原来阅读复习课还可以这样高屋建瓴地教给学生以方法,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课后刘学山主任的点评更是让我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复习课不应是题海战术的机械训练,不应是“练习—订正—再练习—再订正”这样的死胡同里苦战。而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更新的视野带领孩子们去归纳总结自己的所学和所惑。时值复习时节,由这次活动引发的对复习课的思考和探索如雨后甘霖让我的复习课也滋润起来。
主题活动的后半场是由刘晓阳校长主持的文化讲座,刘校长出口成章,信手拈来的诗句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他深厚的文化底蕴。气质、素养和文学这种东西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那是日积月累积淀下来的。我在心里默默地想:我应该好好地读些书。正如董卿说的“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读书是可以给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给人快乐。”在听了文化讲座后我更坚定了我的想法。文化讲座的主讲是两位著名作家,一位是我的偶像张建春副部长,我熟知的一开始不是他的作品,而是去年他作为政协委员的提案《关于规划建设城市“社区书屋”,打造书香肥西的建议》,而因为他的提案建成的社区书吧也成为我和孩子周末最喜欢去的地方。然后开始在网上找他的作品拜读,深深地被那朴素率真的文字所吸引。可惜因为时间关系没能听到他的讲座。不过年轻的胡竹峰作家的讲座也让我受益匪浅。一开始不是太了解他,于是百度了他的简介和作品。简简单单的几篇序就爱不释手,非常喜欢他的文字,正如“紫金文学之星”散文奖给他的颁奖词中写道:胡竹峰的散文大题小作,古雅成趣,文脉纯正,笔墨简练。也感慨于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卓越的成就,对生活有着如此透彻的思考。他的《护佑心灵的读与写》的讲座里提倡的真性情,慢生活同样深得我的共鸣。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的教育也快餐化。殊不知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慢过程,其实我们“又何妨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我们的孩子越来越会察言观色,老师想让我说什么话,我写什么样的作文考试能得高分……却从不考虑我的想法是什么?我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作文里没有了“人”,便是没有情感的,没有生命的。所以我们要以“真性情”去培养孩子们学习“真语文”的兴趣。“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