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课例】《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018-11-28 06:21:16)
标签:
365教育 |
分类: 精典课例 |
一、激趣导入
1.大家喜欢旅游吗?现在请随老师去游览咱们安康有名的几处美景。(PPT示香溪洞、南宫山、瀛湖、燕翔洞风景照片。
2.出示小兴安岭地形图,简介小兴安岭,板题。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1)抢读词语:白桦 嫩绿 涨满 淙淙 蘑菇 脑袋(指导读好“菇”“袋”两个轻声) 当美餐
(2)齐读,摘果子游戏。
2.指名填空:本文按___ 、 ___、___、___的季节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美丽的_______和丰富的_______。(填空后齐读一遍。)
2.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描写了春天的小兴安岭的哪些景物?抓住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小兴安岭的美丽?
4.齐读写“树木”的句子。同学们,这句中的“抽出”,实际上是什么意思?——“长出”“冒出”的意思。那为什么不用“长出”“冒出”或“伸出”?(“抽出”,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地长出来的样子写得很生动形象,让我们感受到春天树木的生机勃勃。)再读这句,读出枝条长出速度很快的感觉。总结学法,自学写“积雪”“小溪”“小鹿”的句子,再汇报。
【预设1:写“积雪”“小溪”时,是怎么写的?(用“淙淙”一词,写出了雪水流动的声音之好听,淙淙还可以换成什么词?(潺潺、汩汩、叮咚)“涨满”说明春水多,水量足。)谁来读?让大家听到水流声,感受到溪水之大。男生齐读。
预设2:写小鹿时,又是抓住它的什么来写的?(动作)把它当做什么来写?(人)课文上用了“在溪边散步”“欣赏自己的影子”,其实小鹿并不知道什么是“散步”,也并不懂得“欣赏”,这都是我们人特有的活动。这种写法就叫——拟人。“俯下身子”, “侧着脑袋欣赏”,使我们看到了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鹿。让我们去听听小兴安岭淙淙的溪水声,看看可爱的小鹿吧!注意边欣赏边认真听介绍,好吗?播放视频。】
5.这么美的景,这么美的文字,我们可以来把它背下来。根据PPT指导背诵。
6.根据PPT提示问:看看这段话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板书:季节 树木 其他景物)
7.看看第三自然段,是不是和第二自然段一样,也是先写季节,接着写树木,然后写其他景物。
8.请同学们站起来,老师读季节,大家站着读写树木的句子,我们都是一棵棵挺拔的小兴安岭的树木。读写其他景物的句子时就轻轻坐下再读。
9.我们先来看看写夏天树木的句子。从“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可以看出树木长得——很茂盛。把这几个词改成“葱茏”“密层”“严实”,语言不是更精炼吗?(这样就不能体现树木长得茂盛。)还有哪些词也体现了树木长得茂盛?(遮住、挡住、封)“封”在字典里有这几种解释:
10.刚才,老师抓住这些词语感受到小兴安岭夏天树木的茂盛,带着大家咬文嚼字,现在,老师想让大家也来试试品味描写小兴安岭夏天其他景物的句子。你从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中感受到小兴安岭的美丽?【预设1:我从“浸”字可以看出夏天的小兴安岭的早晨,整个森林泡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仿佛在仙境里一样,真美。
预设2:“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这句话也说明了树木长得非常茂盛,树木长得太多太密了,阳光只能从树叶之间的缝隙里射进来】
11.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能把春天、夏天还有后面所描写的秋、冬季的小兴安岭,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就是由于作者在写这些景物的时候,都抓住了他们的特点来写。(板书:抓特点)
三、拓展延伸
1.你能不能也来把你去过的一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风景点,抓住它最主要的特点介绍给同学们?这也是我们今天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