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题讲稿】童年,爱上一本书(三)——“课外阅读课内化系列课程研发”优秀案例

(2018-07-02 13:29:11)
标签:

教育

分类: 专题讲稿

【专题讲稿】

童年,爱上一本书(三)

—— “课外阅读课内化系列课程研发”优秀案例

汉滨区培新小学 李玉翠

【摘要】工作室主持人李玉翠在安康市课堂教学改革展示推荐会上的交流稿

五、导读课程,指导有效阅读。

基于学校在营造书香校园方面有诸多成功经验的资源优势,扎根于这块肥沃的土壤,以首批省级学科带头人李玉翠老师申报的省级“学带”专项课题《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来自区教研室、七所学校的15名骨干教师和我校全体语文老师,经过潜心实践研究,探索出 “四步三段式”导读课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于课外阅读导读课中。

http://s10/mw690/006MNhA2zy7lInx8sY169&690

1.推荐共读书目。根据学校“小学生阶梯阅读研究小组”推荐的各年级学生阶梯阅读书目(内容包括绘本、童话、小说、诗歌散文、科普知识、趣味数学等),通过召开家长会,向全班发起共读倡议,阐明共读意义,推荐阅读书目。家长与老师达成共识后,在各班成立家长委员会,负责代购全班孩子一年要共读的图书,也可以通过“跳蚤书市”低价购买到上一年级的共读书。全班购齐共读图书后,根据图书类别合理制定班级阅读计划,张贴于教室内,之后全班按照阅读计划有序阅读。

2.读前导读激趣。

1)致学生及家长一封信。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班级共读一本书前,先在班级博客致学生及家长一封信,告知即将共读的书名,该书内容简介、写作背景、作者介绍、社会各界对此书的评价及反响等方面了解这本书的价值,认识阅读该书的必要性。

2)上导读课。阅读的第一天,让学生把共读书带来,用一节课时间引导学生读封面;读内容简介,了解书的结构框架;看目录,猜想故事情节;速读一、两个章节,验证猜想内容;走进主角,了解部分内容;留下悬念,推荐深入阅读;制定个人阅读计划等环节教给学生阅读这本书的方法,为后续阅读时详细了解故事情节,走进角色奠定基础。当然,要上好导读课,前提条件是老师必须把这本书认真通读完。

3)出导读题。进行班级共读时,老师根据书籍内容设计出一个个问题,一般一个章节提炼二至三个问题,出示在班级博客里,没有上网条件的,可以写在小黑板上,学生带着这些导读题有目的阅读,把读后感写在班级博客的评论栏或小作文本上,确保阅读过程扎实有效。这些问题也便于家长检测孩子阅读情况,与孩子进行交流。多年的“共读一本书”实践证明,出好导读题是带动和引领学生及家长进行有效课外阅读的关键。

3.读中阅读推进。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如果仅是教师出示导读题带领学生、家长阅读,时间长了,难免使部分还未养成阅读习惯的学生出现阅读倦怠,所以得穿插开展多种读书活动推进阅读。

1)上推进课。当全班学生共读一本书一定章节后,教师适时对前期阅读情况进行必要反馈与指导,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策略推进课外阅读持续有效进行。促使学生始终以良好的阅读状态读完整本书,享受读书快乐,提高阅读实效。

2)故事接龙会。在每周一节的阅读交流课上,根据班级共读情况,适时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推进课外阅读进程。如根据故事内容,《安德的游戏》这本书读完前八章时,把全班学生每八人分成一组,组内成员分好工,按章节先后顺序每人讲述一章,进行故事接龙赛,最后评出优胜组。以此回顾和梳理已读章节故事内容,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概括能力。

3)看“童书电影”。这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阅读活动。如果共读的哪本书已拍成电影,在这本书读完后,抽时间在全班播放该书的电影片。再把读书与欣赏影视片相比较,体会读书时所感受的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及细致、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欣赏影视作品,虽给人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在此基础上,鼓励学有余力的孩子写写观后感。

4.读后展示评价。我们都知道,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持续不断地坚持做一件事。同样,让学生读书并不难,难的是老师能否坚持与学生共读,坚持出好导读题引导学生阅读,还要坚持阅读孩子们的读后感并对其恰当评价,让孩子始终情趣盎然地读书。所以,在带动学生和家长在共读过程中,老师始终不忘带两样东西——一把扇子和一顶帽子,把家长和学生阅读的热情扇得旺旺的,给乐于阅读,勤写读后感的学生和家长戴上高高的帽子,想方设法调动其读书与交流阅读心得的积极性。

为使课外阅读切实落到实处,学校成立阅读银行,检验阅读效果。由教导主任担任学校阅读银行总行长,家长委员担任副总行长,六位年级组长担任六大分行行长。《阅读存折》是学校专门为同学们课外阅读设计制作的。各分行、支行以《阅读存折》为载体,如实记录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成长足迹,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以《阅读存折》改变孩子,带动家长,促进家校合作和学习型家庭地建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孩子积极读好书,好读书,勤动笔,做阅读“大富翁”。

http://s2/mw690/006MNhA2zy7lInA3tPHc1&690

http://s3/mw690/006MNhA2zy7lInAaipY22&690

学校把教师、学生、家长的共读共写成果汇编成教师随笔集、家长征文集、阅读成长手册集、自创绘本、诗歌、小说集等,通过学校网站的“书香校园”专栏展示阅读成果。

通过五年多的努力,培新小学课外阅读课内化系列课程日趋成熟,学校因此于2016年被评为区级课堂教学改革先进校,20181月被评为安康市课堂教学改革示范校,在201861112日安康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展示推进会上,陈杉杉老师作《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课堂教学改革展示汇报课,李玉翠老师作《课外阅读课内化系列课程研发》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受到一致好评。如今,我们以课外阅读助推课堂教学改革,阅读已成为学校师生最优雅的行为,最优美的姿态。校园充满了“书香气”,教师拥有了“书卷气”,学生具有了“书生气”。“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一个养成了读书习惯的人是一个自由而幸福的人。培新小学的孩子们,从小爱上阅读,爱上一本本书,是真正赢在起跑线上的人。

http://s7/mw690/006MNhA2zy7lInC5eF806&690

http://s16/mw690/006MNhA2zy7lInCaaVFcf&690

【参考文献】

朱永新.中国新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8-7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