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班级微课程之妙趣(一)——玩转成语故事微课程
(2018-05-27 22:16:20)
标签:
365教育 |
分类: 教育随笔 |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又一届学子如飞翔的蒲公英种子,即将扎根于新的领地。整理着办公桌上散乱的带着孩子们温热的照片、软抄作文本、小道具……时光回溯到三年前——
2015年9月,接手五年级一个班语文教学,据孩子们讲,我是他们的第九任语文老师。由于频繁更换老师,没有固定的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语文知识、思维能力和语文学习习惯养成训练,刚接班那会儿,我在上面大声讲,他们在下面小声说,我不说,他们也不说了,感觉每节课都是煎熬。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作文写不满一页,怎么办?不能总是板着脸训斥呀!如何让孩子静下来,走近语文,亲近我,爱上我的语文课?我苦苦思索着。直到那天——
2015年11月,我有幸与全国各地一千余名新教育同仁,相约商都管城(河南郑州),参加“研发卓越课程”为主题的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走进管城回族新教育实验区,探索生命奥秘、书写生命传奇的生命课程,吟诵国学经典、传承华夏精萃的国学课程,聆听窗外声音、触摸城市脉膊的城市穿越拓展课程,改革艺术课堂、催开满园芬芳的美术走班课程,打造科技特色、培养科学思维的科学拓展课程……一个个以生为本的鲜活课程,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风貌,更荡涤着我的心。
多年来,我们拿着编印好的教材、教参、教案,按部就班地扮演着教书匠角色,是忠实的课程实施者。我们每天教教材,研究教材,了解最多的也是课堂教学。作为一名新教育实验校的老师,如何发掘自身潜能和研究专长,研发出基于学生发展的、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课程?我在自己刚接任的一亩三分地里蜗行摸索,探索适于我和我的孩子的班级微课程。
一、“玩转成语故事”微课程
刚接班的几个星期,孩子们课堂上小话不断,总静不下心。讲个故事调控一下课堂状态吧!随口讲起刚看过的故事“风声水起”,学生被这个陌生又精彩的成语故事吸引住了,这节课的后半段,孩子们学得非常投入。这是接手新班以来最满意的一节课啦。
自此,当学生在一节课的中后段显得有些疲惫倦怠时,我便拿出“静心”法宝,有时是逸闻趣事,有时是成语典故,每当此时,躁动不安的课堂总会被精彩或搞笑的故事情节吸引,爆笑几声,或热议几句后言归正传,继续兴味盎然地在语言文字中“出生入死”。 既然学生这么喜欢,何不把“故事进课堂”这不算“新招”的做法系统归划一下引入课堂呢?
经过两年多的打磨,“玩转成语故事”微课程在探索中实践,在实施中发展,经历了日趋完善的课程研发之旅。
第一阶段 讲。我们规定所讲内容应为成语故事,讲授时间为每天早上第一节语文课,以学号为序,每天一人在开课前站在讲台上讲成语故事,时长3——5分钟左右。我们初拟了讲故事的评价标准:脱稿,语言流畅,声情并茂,不讲“响遏行云”“竭泽而渔”等教材中介绍过的成语故事。一个班79名孩子轮流讲完,一学期时间过去了,孩子们积累了七、八十个成语,记住了成语背后的故事,获得一定思想启迪。但感觉除此之外,学生收获并不大,鲜有人把成语灵活运用到习作或日常交流中。
第二阶段 读、讲、评、演、写。在“玩转成语故事”课程实施中,我逐步尝试着进行了如下改进:1. 制表。依据第一轮成语故事讲述时呈现的讲演水平均衡搭配排序,制成讲故事顺序表,每天一人依次轮流。2.购书。经认真挑选,购买五本班级共读书《影响小学生一生的成语故事》,分发给下周要讲故事的五个孩子,每人阅读一周,从中挑选讲述内容,彼此沟通,避免与过去及现在正准备讲的故事重复。要求孩子们背记自己讲述的故事,阅读书中其他故事及相关知识,每周五传给下周要讲故事的五个学生。3.完善讲述标准。除脱稿,语言流畅,声情并茂等基本讲述要求外,要求说出该成语的古今义、本义、引申义,近、反义词等成语知识,并用该成语说一句或一小段话。这些内容是《影响小学生一生的成语故事》一书中现成的,旨在通过学生的讲述,更好地了解成语的意思,学以致用,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更由相应的成语和典故引发议论或感想,教授他们生存的哲学和做人的道理。4.评比。根据评价标准,通过无记名投票,每周从五位讲述者中评出一名“周冠军”,每月从四位周冠军中评出一位“月冠军”,再从一学期的月冠军中评出“学期冠军”,最后评出“年度冠军”,并规定,所有的“冠军”不得蝉联。5. 讲演结合。每月举行一次“成语故事演艺会”,学生在表演中揣摩人物心理,想象人物表情,练习说话语气,再现故事情境,锻炼合作能力,表演能力,展现艺术才华,评出表演优胜组。6.以写促讲。鼓励所有学生写讲、演故事感受,谈准备过程及讲、演故事过程中发生的意想不到的情景或心理活动,交流讲、演故事心得,总结、反思得失,逐步提高讲演水平,鼓励所有“冠军”写获奖感言。
第三阶段 读、讲、评、测。随着课程实施不断深入,我们在讲故事的同时,穿插进行丰富多彩的“成语故事花絮”活动。 讲完《影响小学生一生的成语故事》中的成语故事之后,我们购买了五本《中华成语故事大全》,这本书遍搜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及相关成语故事,从生动有趣的故事入手,去体味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可谓一书在手,中华成语故事全掌握。这本书中的故事依然采用全班轮读方式阅读讲述。
我发现,学生喜欢听故事,但不是所有的成语故事学生都喜欢。如《兵贵神速》《尔虞我诈》等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的成语故事,男生听得精精有味,故事讲完还能对其中人物、事件进行品评,而女生则多数反应平淡。为激发听故事兴趣,规定每个讲述者根据故事内容拟定五至六道听力测试题,形式可为判断题,可为选择题或填空题。讲故事时以ppt或word文档呈现在大屏幕上。
听力测试答案全部隐藏在成语故事中,只要认真听,就会回答。同学们对这些题目很感兴趣,听得更起劲了,有的讲故事者还要求指出判断题中的错误处并改正,认真听的孩子都能轻松应对。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把每月一次的成语故事表演课内容拓展为:即兴成语演讲(给一组成语,随机选用说一段话,比谁使用成语最多,最恰当。)成语故事接龙、即兴成语小品、成语速记、你来比划我来猜、成语谜语等“成语故事花絮”活动。
两年多时间里,我和孩子们沉浸在逐渐系统完善的“玩转成语故事”课程中,我们把两年来孩子们讲故事的感受,撰写的成语日记、随笔,成语听力测试题归类整理成厚厚的“玩转成语故事”课程资料汇编。
孩子们浸润在浩如烟海、深刻隽永的成语故事中,以此为窗口,走进中国先贤经典文化,体味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浮躁、好动的学生沉静了,热爱历史典故的学生多了,阅读古典四大名著的积极性更高了。习作里处处妙语连珠,日记、随笔中成语频现,描摹生活的点点滴滴。
故事是人类生命叙事的一种方式。而如今,在小学中高段,故事有被渐渐淡出课堂,从现代课堂消失的迹象。“玩转成语故事”课程就是让故事走进课堂,让课堂和学生不知不觉走进故事,通过读、讲、演、写成语故事等方式学习母语,完成一次次言语生命叙事,并从先贤哲人的生命故事中受到启示,建构属于自己的生命故事。孩子们的生命,因这鲜活的成语故事课程更加绚丽。为了孩子们,也为了自己的成长,我将一如既往行进在探索成语故事班级微课程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