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脚踏实地自强不息

(2022-12-10 10:43:57)

脚踏实地 自强不息

——达到理想的必由之路

李亚民

青年朋友,喜欢聚集在一起,说理想、谈事业、畅想未来。年青人,朝气蓬勃,怀抱负、立宏愿、抒豪情,想成就一番大事业,这是一件很励志很好的事情,也是新时代的青年人所应具有的精神风貌。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谈起理想精神振奋豪情满怀,可一接触现实,联系到具体的工作,就泄了气,怨天尤人,满腹牢骚。埋怨自己的工作太平凡,成不了大气候;埋怨学习的条件太差,没有进大学深造的机会,因而无法成才。等等!等等!这样,一热一冷,正负抵消;与事无济,与己无益;一番宏论,谈谈而已!

可想而知,抱着这种态度,只可能明日复明日的叹息抱怨。实际情况却是明日无多,蹉跎下去,一生也就一事无成了。想想,这是多么的可惜啊?他们年轻、聪明,身上蕴藏着很大的能量和潜力,但是,却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以益于我们的事业,而是变成了空谈和消极的牢骚,白白的浪费掉了!人生苦短,十年,又十年,再来一个十年,如此下去,这一辈子真的也就交待了!

一个人应该怎样地对待理想,对待事业?应该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兴趣与职业的之间的关系?这是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由于生活环境、教养以及个人秉性等等不同,人在兴趣、爱好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有人爱好形象生动的文学艺术,有人爱好表演、体育,有人喜欢抽象严密的数学、机械……还有人对这些兼而有之。在我们的身边,不乏那种兴趣广泛,爱好多样多才多艺的朋友。这些原本不足为怪,都是很正常的。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年轻,精力旺盛,志向远大;兴趣广泛,各具特色。这是我们生活多彩多姿的表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幸福自由的特征和标志。

如果说,某个人非常幸运,他的职业和兴趣完全一致。这无论是对他本人,还是对社会都是好事情,都是有益的,谁能说这不是一件大好的事情呢?但是,这样的好事并不是人人都能遇上,它出现的概率并不是很高。社会是一个由各种行业构成的一个集合体,各行各业总得有一个分工,有一个适当的比例,这本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社会的、个人的种种原因,在职业上并不能都做到人人满意、皆大欢喜。而在生活现实中,十事九不顺的情况倒是常常出现。当我们所做的工作与个人爱好不一致,相矛盾、相冲突的情况出现时,就应该实事求是地去分析主、客观的条件,然后再去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使自己的潜在能量完全、充分地发挥出来,以达到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的统一。

人生活在现实中,不能只凭空想办事,而要顾及主、客观的现实条件,寻求实现自己价值最佳途径。有些时候,退而求其次未必不是理性的选择。可有一些不知变通的人,只会一根筋的固执,很可能就是南辕北辙,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碰壁。他面对困惑,四顾茫然,找不着出路时,就不可避免的失望苦闷,甚至于消沉颓废。这是非常不应该的,也是不能允许的,对这样的朋友,我们是应该对他进行诚恳地帮助的。其实,世界上哪儿有一帆风顺的事情?如果不端正思想,就是那些工作和自己爱好相一致的人,遇到挫折或不顺心,也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样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

就我自己来说吧,由于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从小就对中国历史和古典文学有浓厚的兴趣。觉得自己有幸生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的文明古国,有责任发掘祖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遗产和继承华夏优秀的文明传统,愿意为此奋斗一生!可是,非常不幸,十年之久的文化革命,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业彻底荒废了。1970年,虽然顶着初中毕业的招牌进了工厂,可我实际上连小学的课程都没有上完。十六岁呀,正是人生最富于幻想的年龄,理想和现实,兴趣和职业的矛盾使我非常苦闷。我被分到锻造车间的钣金工段,这更使自己烦恼万分。觉得成天跟这烦死人的破烂铁皮打交道,真是:“太没出息了!”觉得自己这一辈算是彻底地交待了、完蛋了!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因此,我心灰意冷,上班疲疲塌塌,工作得过且过的消极应付,业余时间靠着看小说打发日子。

时隔不久,车间为掌握青工的实际情况,组织了一次文化摸底测试,我竟然连最简单的分数题都不会做。那是小学四、五年级的题呀,自己却全做错了!这件事深深刺痛了我,老实说,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分数我真是没有学过,压根儿就不会。其实,不懂不会并没有什么可羞耻的,不懂可以问,不会可以学嘛,谁也不是生而知之?可怕的是自己对此根本就不重视,而是抱着听之任之的消极态度。这样下去,你能不能当一名合格的工人啊?大话不要说,这样下去,将来谋生都成问题!是的,应该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了,进工厂快半年了,你必须郑重地面对这个现实了。自己那种一相情愿的思想方式与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难道不是消极,不是自暴自弃吗?和自己一快儿进厂的年青人,人家难道就没有自己的爱好和理想,人家就喜欢抡着大锤打铁、敲破铁皮?(当然,职业没贵贱,这是我的偏见。)可是,人家能够正视这个现实,就从这个现实基础上起步,努力做社会这部庞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而你为什么就没有这样一种直面现实的精神与态度呢?遇到问题就回避,难道不是懦夫行径吗?

人呐,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估价,只有尊重客观实际,量才度力,才能把自己这块儿材料使用的合理,才能做一些力所能及事情。否则,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只可能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失败者。我的中学生活基本上是在学工、学农、学军中度过的,勉勉强强的小学文化程度,这就是自己的“底子”和现实条件。就这么一点点少得可怜的文化底子,却痴心地想做那种深奥的、需要高度文化素养的研究工作,难道不是一种近乎狂妄的幻想吗?

海市蜃楼固然美丽,但是,那只是一个虚无飘渺无法企及的虚幻世界。把自己的理想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上,坐等天赐,必将一事无成!这种思想是可悲的,也是可怕的。与其谋划在沙滩上盖大楼,做那些绝无实现可能,徒劳无益的事情,何如尊重客观实际,从现实起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呢?工作无贵贱,行行出状元,做好本职的人就应该受到尊重。是的,这条道路看起来平凡,不够宏大气派,但是,只要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做起,它却是现实的、有条件的。它既是可望的,也是可及的,只要你辛勤劳动,就能得到收获,闯出一番天地!我们是凡人,不要好高骛远,做好本职工作就很好,雕虫小技未必就不是事业!

要做好本职工作,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是不行的,自己首先应该补课,使自己这个初中毕业生名副其实起来。刚开始学习,劲头儿倒是很足,可由于基础太差,学习十分吃力,进步非常缓慢。有时一道题几天解不出来,心里沮丧极了,真想打退堂鼓,收兵回营算了。这种思想经常在自己的头脑里出现,是两条原因使我把业余学习坚持了下来:一是同志们的热诚帮助,车间领导、技术员、师傅以及和我一起进厂的青年朋友,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大家的热情,使我锋芒在背,不敢有半点儿懈怠,唯恐辜负了同志们的希望。二是自己的倔强脾气,争强好胜,从不认为自己是窝囊废!因此,每当我碰上钉子,丧气灰心,打算躺下不干了的念头产生时,又会觉得自己太窝囊太没出息,难道真的就这样善罢甘休,自认无能吗?不,不能,绝对不能!自己不应该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自己就一定做到,这股子倔强劲头又支持着我硬着头皮苦苦地支撑了下去!

就这样,几年时间,我相继学完了初中、高中的数学、物理等课程,还读了一些大学的基础课以及冲压技术方面的专业书籍。不但基本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能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工艺装备,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1975年,组织上推荐我到厂办“7.21”工人大学学习。1977年我从工人大学毕业,就正式地走向了专业技术的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基层的工程人员。

1982年,我考上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但是,当时工厂开发的某某型号系列军车上马,由于企业在焊装方面的技术人员缺少,我被抽到厂技术处工作,再从技术处下到试制车间进行该型新车的试制。当时样车试制的时间非常紧迫,任务繁重,学习和工作产生了异常尖锐的矛盾。许多朋友劝我顾一头,一心一意地做好本职工作,以后再争取专业对口的学习机会。从道理上讲,是这么个理儿。作为一名在职职工,在学习和工作这对矛盾中,毫无疑问应该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个人的爱好应该服从工厂的全局。可是,我的心里却很不平静,自己从小就爱好中国历史和古典文学,蹉跎十几年,年近而立,才有了这个深造机会,是十分难得的。人生的机会本来就不多,多年苦待,现在机会来了,你却不去紧紧地去抓住它,岂不是太可惜?如果放弃这次学习机会,到了将来,自己肯定会为自己的错误抉择悔恨的。

经过充分地考虑,我决定不放弃这个学习机会。自己给自己加点儿压力,把工作和上学兼顾起来,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学业。生活就是拼搏,在关键的时候,应该咬紧牙关死死地挺住,鼓足干劲地冲上去!首先,应该敢于挑战,不能因畏难而却步,自己淘汰掉自己。尽人力而听天命,至于将来跟不上课程,被刷下来,则是另外一回事。

   上电大的第一年,我下到试制车间协同车间进行某某型号的系列军车的样车试制及图样验证。当时,军品的任务很重,难度大、时间紧,几乎天天都在加班。试制现场只有两个技术人员,工作十分繁忙。为了挤出一点儿时间,我吃住都在车间,力争每天能有两、三个小时进行学习。很侥幸,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我的各门成绩得以通过。由于看到了希望,一下子鼓舞起了自己的学习热情与信心。到了第二、第三学年,我回到处室,尽管也很紧张繁忙,但上班比较规律,时间的安排也就宽松了一些。晚上四个小时,星期天基本还是有保证的。条件有所改善,学习也摸着了规律,因此成绩就有了很大提高。电大三年,我不但学完了全部必修课,还学习并考试通过了该专业所开设的全部选修课。

    上电大,确实很辛苦,牺牲了许多休息的时间。由于有考试压力,心里始终吃着劲儿,三年期间,没有一天的轻松。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每当考试成绩出来,自己得以顺利通过,那么一种轻松,那么一种欣喜,是无法用笔墨表达的。三年的业余学习,我在共和国这所最大、没有围墙的大学里,用知识充实了自己的头脑,挽回了自己曾经失去的美好年华,圆了自己童年时代的梦!所以,电大三年的自学生活过得非常的充实有意义。学习对工作是一个促进,尽管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我从事的工作不对口,但是,知识没有边界,各个门类是相互贯通的,所学的这些知识对我时有触发和启示。自己的视野较原来开阔,考虑问题的片面性、局限性自然少了一些,工作的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通过这多年的生活及学习实践,如何对待理想、事业;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兴趣与职业的关系以及如何地向着理想去努力,把这些纷繁错综的矛盾统一在客观的现实基础上,我有以下体会:

    第一、直面现实,以唯物主义的客观态度对待理想。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理性的分析主、客观条件,找出利于发挥自己的特点和才智的最佳点。把宏大的理想与客观的情况统一起来,使自己的理想现实化、可行化。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实际中,这种量才度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是必须的。只有抱这种客观的、事实求是的态度和精神,当我们的职业与爱好、兴趣出现分歧,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不相一致的时候,才能积极地调整自己,主动适应客观条件。一般的说,一个人的职业一经确定,本职工作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所选定的发展方向,应该尽可能的与自己的工作一致或者接近。因为,只有在这个前提下面,现实条件才是最好的,主观的积极作用也易于发挥。比如,进到我们这样一个重工业的机械工厂,选择学习工科的条件就最好。你可以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直接到生产实践中去,车、钳、刨、磨、铣都可以去了解、去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就会事半功倍,收到良好的效果。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一个工厂的普通职工,各个方面的条件平平,却把自己人生定位为演员、歌手、运动员,困难就一定会大些。我们是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的统一论者,应该精细地算计自己的生命,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懈努力。一个人的生命和精力十分有限,我们不应该把有限的生命和精力耗费在希望甚小、收效甚微的目标追求与过程之中!当然,在这里,我只是一般地说说,对于那些条件优越、情况特殊的人自然就另当别论了。我们选定奋斗的目标,应该十分慎重地考虑客观条件和现实因素。讲求实际,全面权衡,把自己的理想其建立在一个坚实可靠的现实基础上,使它既是可望的,又是可及的。在实际上,这个用武之地的选定非常重要,也许它从根本上就决定了人一生的走向和事业的成败!

    第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好的理想、再完美的设计,如果不把它付之于行动则是毫无意义的。要实现理想,就应该具备一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朝着理想不懈地努力!辉煌常常是靠着巨大的付出所支撑的,运动员反反复复的一个单调的动作;科学实验一百次、一千次的试验,都是非常艰苦、枯燥的……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要达到无限风光的巅峰,没有诀窍、也没有捷径,唯有一点一滴地去做。古人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而这种“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顽强精神,其实是最可宝贵的,它是我们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有些朋友,他们体魄健全,精力旺盛,也非常吃苦耐劳,但是,很可惜,就是缺乏这种努力不息,始终如一的坚定。他缺乏定力和韧性,经常立志,可是,做事常常是虎头蛇尾,浅尝辄止,一遇见困难,就心灰意懒地打退堂鼓。他们很像隋唐时期瓦岗寨里的猛将程咬金,上来先是一通猛劈,倒也是锐不可当,但他没有韧性,三斧子过去了就不行了。这种人患得患失,踌躇犹豫,可想而知,这样下去,很可能就是一事无成。对于这些朋友,应该认识并且克服自己这些毛病。认准目标立长志,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刑天舞戈;滴水穿石,绳锯木断!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在为理想而奋斗之中完善我们的自身,使我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优质钢、栋梁材!

    第三、不要害怕困难,在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甘苦中,领略斗争的乐趣。困难是坏事,它阻挡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是我们要达到目标的道路上的障碍物、绊脚石。克服它,总是要耗费我们的精力、气力的。但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它也是好事,它给了我们的知识,培养了我们的能力;淬炼了我们的意志,丰富了我们的经验;同时,也打造了我们堪当重任的心胸和体魄!克服困难如同登山,攀登是艰苦的,但是,当我们排除万难而登上了绝顶,把高高的山峰踩在脚下,饱览大好的风光,那是一种何等豪迈啊!事实上,我们的事业既是艰苦的,又是富有诗意、充满激情和乐趣的。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经过一番奋斗赢来的东西,才是最令人珍惜的,也是最为宝贵的!比如,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革新成功了!又比如,经过几度寒暑、刻苦努力,获得了电大、业大的毕业证书,能不激动万分、欢心鼓舞吗!这里面的道理其实很简单,是奋斗、是付出赋予了她高昂的价值。当然,这种努力奋斗中的甘苦、事业追求上的乐趣,只有奋进中的战士、生活中的强者,才能体会,才能享受!

理想是无限美好的,但是,百炼钢才能成为绕指柔,要达到光辉的顶点,欣赏旖旎的风光,这个艰苦的历练过程却是不可少的。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具体工作同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联系起来。分析、综合主、客观方面的一切因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奋斗目标建立在坚实地基础之上;而达到理想的道路也只有一条——脚踏实地,自强不息!

(这是工厂青年学习交流会讲稿) 脚踏实地自强不息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二零零二年十一月

                                                二零零六年五月十一

                                                二零一五年九月十三

                                                 201791

                                                  2019719

22\12\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陶铸锻炼
后一篇:五间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