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人老宋
(2022-07-15 22:47:01)
李亚民
老宋是神,对付他,你一定要先声夺人:“你个挨砖头的,少批干?”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先下手为强呀!这货就像斗红眼的公鸡,你不先把他那狗嘴堵住,一旦叼住机会,立马发动攻击。
虽然有点开玩笑,可先天秉性半世为人,老宋养成见了城门楼子踢三脚的狗怂脾气,一天到晚,闷着个脑袋寻事找茬儿!
这货打小就是个捣怂,就是陕西话说的打锤结疙瘩。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在泥阳西小同学。当时的经济不发展,百姓的日子清苦。小学生的服装很简单,没什么讲究,穿个跨栏背心或毛线衣,外面套上外衣,就是很好的了。到了冬天,必须穿棉袄了,讲究点儿的人家,再给娃棉袄上罩件体面点儿的罩衣。虽然简单,必究是学生,家长会把娃娃收拾得齐齐整整斯斯文文。
老宋就不一样了,他家里的情况倒是不错的。父亲拉人力车搞运输,上坡下坡黑水汗流,辛苦确实很辛苦,可在当年却收入颇高。所以,这货倒是洋面蒸馍夹肉、牛油塔塔、辣子卷卷猛咥。按理,这么好的经济条件,就应该有几身好行头,其实不然,这货却是一副灵隐寺大神济公和尚形象。在此我描写一下当年的老宋:
老宋光着身子穿件中式大黑棉袄,仄棱仰板扎风拉势地就到学校来了。他的这件棉袄,说新不新说旧也不旧,上面用布条绾结的纽门基本掉光。掉光就掉光,掉光了去球!老宋把棉袄右襟压左襟往腰里一裹,然后勒上一条半新不旧的围巾,更显得蜂腰熊背,威风凛凛。那时候,冬天还是很冷的,鼻涕两桶是老宋的招牌形象。那两管子鼻涕是动态的,很生动,当分泌物快流到嘴边时,他“哧溜!”一吸,就缩了回去!清鼻流得频度高了,老宋就潇洒地挥起袖子一抹,像川剧变脸,这张脸立马变得清秀干净。穿得时间长了,那件棉袄的两条袖管就成了包浆足有铜钱厚的宝贝,很像小说《西游记》中金池长老欲占为己有的唐僧那件袈裟,铮明发光带宝色,乌黑油亮。
以上说的半真半假,开玩笑的成分很大。老朋友了,不攻击攻击,狠狠地打击一下这货的嚣张气焰,似乎关系不够铁!老宋这个人呀,实际还是很能干的。正因为老宋能干很成功,平日就有点儿张狂好批干,用以上文字污蔑一下下,逗逗他,看看这货暴跳如雷的样子。
老宋和我是小学同学,但时间并不长,到了五年级,我就转学了。所以,我们的交往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空缺。我们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分手,四十多年以后才有了联系,所以,除了小学时的一点记忆,其余情况都是后来聊天知道的。
初中毕业,老宋就随着当年的时代潮流上山下乡了。所谓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广阔天地,才是英雄用武之地呢。老宋厉害,所谓铁脎铜沟子,白铁牛牛子,一般人还真惹不起他。领导很快就发现这个铁嘴钢牙簧舌头,能踢能咬、能喊敢叫的学生娃娃,吼得住社员和下乡的学生,适应农村的传统管理。发现了苗子就培养,不久,张牙舞爪的老宋就当上生产队的队长,这在当年的下乡学生中还是不多见的。
再不久,国家修梅七铁路线,需要抽调大量的民工,按公社为单位组建民工连,实行军事化管理。老宋当时属于富于春秋的社队干部,他摇身一变,就成了带队民工的头头,领着一群弟兄奔赴铁路建设工地。由于当年的具体情况,梅七铁路线建设除少量的解放军干部和几十名铁路员工外,工程就由沿途县政府组织民工承担。老宋不但管着几十个人的吃喝拉撒,还要负责生产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每一项都是硬茬儿指标。在这方舞台上,老宋是张张扬扬兴风作浪,把神通展现得淋漓尽致!
老宋在梅七线当民工头那段时间,严酷的现实生活不但使他成了一线指挥员和土方工程小专家,社会实践也使这个青年迅速成熟起来。他带着一帮人在隧道里赶进度,抱着风枪打炮眼、填炸药,数爆炸声……然后排哑炮,清碎石,立撑木,再组织掘进……工地出了工伤事故,他就拉着受伤的弟兄到工地卫生所包扎,去铁路职工医院治疗。他这个人风趣,一些巧事怪事总能让他碰上。半路遇到了结拜的司机大哥,跨县份送伤员就成了易事。到医院碰上了当护士的美女同学,吃住医疗问题全都OK了……一旦吹起这些当年往事,老宋得意洋洋唾沫星子四溅!
再不久,城里招工,主要对象就是这些下乡的青年学生。大队、公社倒是瞅准看上老宋这个苗子,先入党再提干,想让他往乡镇干部这个方向发展。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老宋可不是一个省油灯,他向往丰富的生活和更为广阔的人生舞台。而农村那块土地已经拴不住这只铁脎猢狲了。
人生就是这样,顺起来真顺,老宋这就进了省城的国家测绘机关。当年人们削尖脑袋都挤不进去的好单位,他却不靠熟人不用打点轻松进入。大地测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有大量外勤人员,他却分到资料整理、地图绘制影印等的业务部门上班。这不但是一份室内的技术工作,而且为以后的发展留足了空间。
到了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老宋属于那种歇后语说的:扫帚把戳沟子——眼眼子多的灵光人,这就挖耳挠腮,思谋着打破机关循规蹈矩的单调生活,考虑自己的发展前途了。他先办停薪留职,下海试水。开始,他并不知道市场行情,也不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就在旅游、餐饮行业里折腾。几年下来,不但没有挣下钱,反倒把多年辛苦积攒下的老本折进去不少。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交了学费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瞎扑腾哩?何况旅游、餐饮业技术含量不高,有点钱有点经营头脑的人就可以参与,门槛低进入易,竞争必然激烈。何况人脉、关系这些东西也不是凭空来的,靠金钱去疏通,还得有路子。
回过神来,老宋这才重新审视自己。由于所处角度,人往往看不清楚的就是自己。是的,在偌大一个国家测绘机关,自己确实算不得什么。但是,中国的一个省份,相当于欧洲一个国家,这么大的地域,测绘机构就此一家。把单位的数千人,散落在近一亿人里面,你就是十万分之一的内行。更何况,在这数千多人中,除去机关的党群、行政、后勤杂务人员,你可以排进前二百,这又意味着什么呢?这和你在人人吃饭、人人睡觉、人人出游的餐饮旅游业瞎扑腾相比较,是个什么概念?如此说来,跨出单位大门,在这个特殊领域,你不是专家谁是专家?何况,盘活资源,这么大一个单位的有利因素,为什么不能充分地调动利用呢?
这么一想呢,老宋顿时脑洞大开。他以手附额:“额日他个娘啊,额瓜球了!做饭额做不过整日围着锅台的婆娘,做导游额能不过发嗲卖萌的姑娘,揽活额争不过猴子一样精明的小青年,扛麻袋额比不了膀粗腰圆的壮汉……为什么不弄自己熟悉的事情呢?额是弄球哩,把这多年的阅历和人脉资源全扔了,真是瓜怂痴呆了!”
老宋认识到根据地的重要性,他收拾残破重新开张。当然,方向尽管对了,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面,可经营一个企业,那是谈何容易?头三脚难踢,可老宋有他的优势,认准了九头牛拉不转的倔脾气,加上抽烟喝酒爱的豪爽个性,朋友多了路好走。他精明,刚开始,他浇地先渗渠的保本经营,不几年,公司就出现了转机。
几十年过去,交通旅游业迅速发展,这个行业的缺口很大。老宋就成了地图制版行业的名人,业务宽展到了全国各地。他不用跑生意,坐地经营就有干不完的活儿。过段日子老宋出趟差,咋咋唬唬,全国各地转转。他外出,大多和生意没关系,和朋友、用户、合作伙伴见见面、喝喝酒、吹吹牛,联络联络感情罢了。
时代进步了,设计手段变了,工作主要在电脑上完成,与用户沟通也多靠网络。年过花甲的人,使用电脑就相形见绌了。老宋能,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把握大方向,只做一般性指导,具体操作都推给了年轻人,这就是与时俱进的理念。老宋还是有管理才能的,摊子大了,触角多了,他就把精力放在宏观把握上。具体的,战斗、战术方面的问题全交给后生料理。老宋成了甩手掌柜的,吃吃喝喝、吹吹聊聊,潇洒得不得了;年轻人呢,也有了锻炼机会,积极性也很高。让他这么一弄呢,大家都高兴,还真是刀切豆腐两面光!他那个摊子,由两个博士生支撑门户日常管理,老宋是爱去不去。靠着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和这个领域的人脉资源,吊儿郎当似乎是打游击,生意却也红红火火。
挣下钱了,闲暇多了,人就洒脱。老宋是气势如虹,胡逛吹牛也有了资本和时间,他常常组织同学吃吃玩玩。出去旅游,老宋五花六花糖麻花的点子很多,选点、吃住、拍照,张狂得马一样。这货神经,自称自己是粗人,有时却深沉得像个诗人,用憋足的陕普念唐诗,用破锣嗓子吼秦腔,保留曲目就是歌曲:“咱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那嘶哑的声音,还真有点沉郁苍凉呢。看来,这货还是有生活积淀的。
这怂还是个一根筋,吃饭不许别人插手,点菜付款,他一包到底。就认准了他单位后门那家“天香阁”,去了就是深海鱼头羊肉片片子。一次两次当然可以,可一而再再而三,人就有些腻了。你提个意见,这货就躁球了:“鸡巴的,白吃你还有意见,不吃了去球!”
哈哈哈……老同学了,你和他犯什么计较?
老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倔驴,老北山里的倔驴!
由于是同学,恶毒攻击的语言用了不少。其实,我这个同学还是有才能的,你看,快七十岁的人了,把一家企业经营的风生水起就可见一斑。平日外出,老宋换一身行头,人模狗样的还真有些骨骼清奇非俗流呢。
128-21-02
2021年2月26日
辛丑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