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6
(2022-05-22 21:31:15)
随
李亚民
遇上难事儿,解决不了又绕不开,必然苦闷,就想找个对象倾吐。尽情地宣泄一番,心里一定舒坦,这是常人之情。细细想想,这和放屁是不是一样样的?话说透了,很可笑吧?
人就是这样,得意了高兴,就想架起高音喇叭宣告,把快乐传递到全世界。受了挫折就失意,苦闷憋屈,很想尽情地倾吐宣泄。是的,倒一倒心里的苦水,痛苦就会减轻很多。
遇事烦恼,这是常人之情。懂了这个道理,别人遇到困难,出现情绪冲动,就应该宽容体谅。宽容体谅,是人的美德;而美德呢,则是人长期学习阅历修养的升华,是人最可宝贵的品质。但是,这种宽容体谅用于别人则可,却不能用在自己身上,人对自己还是应该有点要求的。宁受别人批评,不使君子宽容。古人云:存天理灭人欲,这话一般来说是对的。如果对自己欲念情绪不加控制,像江河不设堤坝,任其泛滥恣肆,那就不对了。而对人宽以约,对自己严以周;少怨人,多克己,就是有德之人的修养功夫了。显而易见,任性而为,不是理智行为。这样做,一时痛快可能,效果一定不好。失去理性的作为,最好不要有。
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行为必然有动物性的痕迹,可是,人必究不是动物。高兴就猖狂,似乎野狼捕到了猎物,兔子逃出了魔爪……不顺就失意,像猴子得不到果子挖耳挠腮,争夺配偶权失败气急败坏……这都是未经驯化的原始本性。人是高等动物,不但情感细腻丰富,还能有效控制。生活中有苦辣酸甜,表现出来就是喜怒哀乐,这太正常了。但是,人强过动物,能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找出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而不是反过来,受情绪的控制,乱为一气。人的格局大小、水平高低,或许就在于情绪的控制了。
顺利时,得意忘形,只会招惹来是非;遇到挫折,心情苦闷,就图快嘴,把弱点暴露给别人。当你敞开心扉絮絮叨叨,人家表面上扮演菩萨,心里却在讪笑:你看这个蠢货!当然,事情不完全这样,也有例外,你的亲人、知己朋友,或者你生命中的贵人也会体谅你开导你。但是,一般来说,当你步入社会直面人生,这种为你着想无私给予的情况,就很少了。
嫉妒盼人穷乃人的本性!说一句真话,离你越近的人,与你有利害关系的人,越可能是这样。倒也不是什么人性本恶,相互距离近,就有压迫感。例如:同行生意竞争,文人优劣区分,猛士武功高下、妇人妍蚩比较、体育运动名次排序……不计较是不可能的。这些都是必然的、正常的。常态下的人性:懒惰,自己不愿努力;嫉妒,又怕别人进步。而懒惰与嫉妒,既是人进步的阻力,也是人和人之间隔阂的一个原因。当然,进入现代社会,利益驱动的竞争机制,更加凸显出这种原始本性。
这么一分析,是不是就明白了?顺境时,你要冷静,不要张扬,那样只会招惹来是非。有成绩,荣誉多分别人;失误了,自己多揽责任。分功揽责,知其雄,守其雌,韬光养晦,是自全之道也是美德的体现。遇到了困难,苦闷很正常,你要沉住气,打落牙齿和血吞。不要见人就叨叨,硬着头皮顶住才对。这些都是讲滥了的道理,无须在此赘言。可实际情况是,道理尽管明白,可你还是苦闷。这种情形下,就只能自己自觉地调适了。舍此而外,还真没别的办法。积极调整,再加上一些辅助手段,例如:出去转转散心,逼着自己干点事情,都会有些效果。
只要活着,就有烦心事,烦恼伴随着人生。但是,反过来想想,如果整日无所事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上茅厕屁股都不用自己擦。整日扒拉扒拉手机、看着窗外浮云,心里空落落的,不是一样的堥乱、不舒坦吗?你说我有钱,出去旅游,不就不烦了吗?实际,如果心里空荡荡,十天半个月潇洒回来,肚里塞满山珍海味,再吃消食片解决问题,依然是空虚无聊。当然,这是我的推测,情况不尽这样。但是,没有一点事情,进入纯净环境,空虚失重,人也不会舒服,却一定是真的。
你可能会说:“老李,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压力山大,急起来想跳楼!”我告诉你:不要这样,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失去理性。你还是坚持吧、努力吧!老李不妄言,只说实话。既就是你坚持了、努力了,可能有结果,也可能是瞎子点灯。但是,我要告诉你:还是不跳楼为好。只要没有冻着饿着,生存无忧,就把心放大。画一条底线,坏到了最坏,大不了一死,还能怎样啊?
再说苦闷。一般而言:人心是偏的,考虑问题起始就偏了,切身利益所致,总觉得问题严重。实际,这也不一定真实,换一个视角,情况可能不像你估计的那么不堪。事实不能改变,却可以改变态度和看它的角度。调整一下心态,换个视角,或许就是另外一种情形。底层看不穿围墙,可站到高处,也就是更上一层楼,一眼就可看见外面的景致,这就是人的格局了。论起道理都是明白人,可囿于心胸眼界,看不透者居多。
至于老李说话腰不腰疼?我告诉你吧:我的烦心事也不少,也许比你还多哩。而这一番道理,就是我烦恼之余的体会。
最后,修正一下观点:道理归道理,但不能绝对,绝对了,也就错了。还是前面说的,遇到烦心事,像祥林嫂一样叨叨,只会暴露你的软弱和无能,正面的效果并不多。但是,人是活的,实在难受,和没有利害、有同情心的人聊聊也很好。既然苦闷像个屁,就痛痛快快地把它放了。再退一步,就是被人笑话,也比憋出病来好。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至于有人说:苦难是好事,完全是扯淡!辩证法不是狡辩的话术。事情顺顺当当地办下来多好?问题是一帆风顺的事情,不但臣妾做不到,而是谁也做不到!人们诅咒苦难却绕不过去,只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有效办法去对付了。遇到困难,一味的苦闷,无用!一味的宣泄,无用!你得千方百计地想法克服它!在这个过程中,或是你战胜了困难;或是困难把你摔打得皮实了。当然,挑些好词粉饰粉饰也可以,可实质就是这么回事。
还有,认真倾听把你当知己的人的倾诉,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也是为友之道。如果你是思想工作者,就应该调查研究找出症结,然后对症下药。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范畴的事情了。
155—22—04
2022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