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读书 |
提起白岩松,少有人不知道他的。作为央视资深新闻人,新闻频道的台柱子之一,他开创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多个栏目,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认可。出现在电视机里的白岩松,温文尔雅,沉稳练达。一双睿智的眼睛,洞察秋毫;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扶正去邪;一个坚定的信念,相信明天会更好。
《白说》是继《幸福了吗》《痛并快乐着》之后的一部全新作品,书名既有“白岩松说”之意,又有“说了也白说,但不说白不说”之味。这部书摘编了白岩松近年来在多个不同场合与公众的交流,分享其世界观和价值观,时间跨度长达十五年,涵盖了时政、教育、改革、音乐、阅读、人生等多个领域,温暖发声,理性执言,是一部言谈中的心灵之旅。下面,我分几个主题将本书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摘录如下:

一、人性
人性是极其复杂的,没有纯粹的“好”,也没有纯粹的“坏”。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着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取决于周围的环境、制度激活了你的哪一面。
如果一个社会环境充满善意和安宁,人们和谐相处,人性中的善就会更多地被激活。
在历史的演进中,人性几乎没有发生太多变化,变化的是环境。如果环境激活了人性中向善的一面,每个人都形成自我约束,展现出更多的道德感,集合在一起,就是善,反之就是恶。
如何用好的教育,好的法律,好的制度,好的环境,把人们心中原本就存在的善激发出来,是执政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所有决策的出台,必须建立在对人性更透彻的了解上,顺应它,引领它,才能更好。
良性的制度使人从“想做不好的事情”,变成“不敢做不好的事情”,再到“不能做不好的事情”。
我们的使命不是对抗恶,而是扩大善。
比生存更有价值的东西,就是真理,就是认为正确的事。
真理的价值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与荒谬同在。
有时公道并不在人心,但时间,却可以将失去的公道追讨回来。
你把对方当朋友,他就真的成为你的朋友;你把对方当敌人,他就真的成为你的敌人。
法律不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而是最低的道德底线。
保持冷静,继续前行。Keep calm and carry on .

二、幸福
幸福需要三个层面的因素:物质、情感和精神。物质是基础,情感是依靠,精神是支柱。
人生的幸福呈U型曲线,过了中年进入谷底,最幸福的是童年和老年。
跑步是无用的事儿,但跑的过程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自己跟自己对话,把自己放空。累得一塌糊涂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跑步,跑完以后,累的是腿和脚,但心和脑子都放松了。
人们号称最幸福的岁月其实往往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非常美好。
重要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面对人生的态度。乐观的人一定比悲观的人走得更远,走得更好,虽然人生的真相更值得悲观。
人生只有5%的快乐和5%的痛苦,剩下90%都是平淡。
如果你不为别人的眼光与标准活着,不幸的感受会在我们生活中消失一大半。
建立并信奉自己的标准,你已成功一半。

三、创造力
法国之所以有创造力,跟夏天的休假紧密相关。
创造力需要三个条件:有一定的闲钱,有一定的闲人,还有一定的闲时间。
中国的创造力,一定是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发呆,开始思想,开始与众不同,开始另辟路径,开始被鼓励并乐于做无用的事情开始。
生命不能只看到外在有用的东西,也要学会汲取很多无用的东西,无用为大用。
无聊,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创造的重要母体。
在中国,不与升官、发财、出名有关的,都被认为是无用的。
有更多的闲,是一个人与一个社会进步与健康的标志。
人类失去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缺乏好奇心。
坚持就是失败,因为坚持往往意味着你不好奇了,不从中享受乐趣了。为了坚持而坚持,怎么可能带来成功呢?
学习,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去喜欢你不喜欢的,适应你不适应的--也就是打开自己,试着体会和接纳那些不同的声音。
对我而言,往往收获更为巨大的,是从那些看上去很别扭的,感觉不顺茬的,甚至完全不同的意见当中,慢慢读出它的趣味来,为自己开启一个全新的空间。

四、书籍
好的书籍会不断教你,怎么积极乐观地面对生命和生活这样一个实则消极的过程。
名著之所以伟大从来不在于它所谓的中心思想,而在于它拥有太多的动人细节。正是这些细节,诠释了真理。
如果没有阅读,你会走到死路的尽头。阅读帮你推开一扇新的门,让你有力量背负着痛苦继续行走。
当你拥有属于自己的阅读习惯时,你永远不会孤单,且内心感到踏实。
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到自己。
包容,是阅读的另一种趣味。没有包容就没有拓宽。

五、教育
要教会孩子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或失败。
尊严是我看到的最富有诗意的语言。
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是面对挫折时仍然保有乐观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心。
教育不是让人性变好,而是约束人性中的“不好”。
所有的不平淡,都是在忍耐了足够多的平淡之后诞生的。
一个人的价值和社会地位,跟他的不可替代性是成正比的。
对于事物,我们需要先感触,再探究,最后表达。
什么事情都不止一个答案。
安静地做好眼前的事。
无私为大私。江海之所以辽阔包容,只因其甘愿处于最低;柔软是生之信号,坚厚是死之气息;杯满则溢,走到一定的时候要敢于清零。

六、青春
如果青春顺顺当当,没有任何奋斗和挣扎,没有那么多痛苦的眼泪,没有经历过理想的幻灭,还叫青春吗?如果回忆中没有充满各种跌宕起伏的色彩,回忆又有什么意义?
青春是一生中最迷茫,最焦虑,交织着绝望、希望和挑战的时期。但为什么所有人都说青春美好呢?那是他们在回忆时下的定义。
三十岁前要做加法,要敢于尝试和折腾,哪怕不考虑物质回报,个人经历很重要,找到自己的优势。三十岁后就要开始选定目标做减法,打深井。
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想要改变,必须行动。

七、新闻
我的信念是:新闻,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儿。
新闻强调四件事:主人公、故事、戏剧化、悬念。
新闻的核心是人。先有对人的关注,才有对新闻的关注。
人类所有文化产品的实质,都是在描写人和人性,从来没有偏离过。
千百年来,全世界的文学实践、音乐实践,包括近代的新闻实践,都在证明同一个道理:所有的故事,最后都要回归到“人”的主题。
新闻,人第一重要,其次就是细节,再次就是结构。
国外新闻报道模式:通过具体人物,表达宏大事件。
新闻写作传播,就是一个写故事、讲故事的过程。
讲好新闻故事,第一个准则,就是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自己的角度。
讲故事最重要的就是将心比心,用感性的方式去传播理性。
人们往往会被故事或细节感动,而不会被口号感动。
新闻的规律,就是以内容为王。
我不用电脑,文章都是在稿纸上写,先琢磨好布局再动笔。我的稿纸几乎是没有修改的,而且字数一向刚好,偏差不过一二十字。经过这样长期训练,我对八百字的容量、结构、节奏就非常清楚。
新闻变成了独家角度、快速完成的独家深度和独家表达。

八、记者
读书、思考以及责任感的支撑,是记者的望远镜。
好记者应该像啄木鸟,通过叼出一只又一只虫子,既给自己找到食吃,又维护了森林的健康。
既是啄木鸟,又偶尔当一把喜鹊,两项职责加在一起,才是舆论监督的全部含义。
记者表面上需要勇气,背后却是学习、思考和对方向的准确判断。
记者追求的应是细节和过程的阐释,而不是简单地只下结论。

九、音乐
当全世界都与你为敌的时候,音乐不会,仍然固守在你身边。
放下“听懂”的目的,全然放松地去感受音乐,用心里的东西跟音乐所给予的东西碰撞。
古典音乐是把百年前伟大而孤独的心灵,情感的冲突和情绪的起伏,原本地呈现在你面前,丝毫不加掩饰。
当文字停止的时候,音乐开始了。
古典音乐推荐:莫扎特的长笛协奏曲和钢琴协奏曲,巴赫的平均律,肖帮的夜曲,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舒伯特的音乐瞬间,柴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

十、公益
助人为乐,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一种需要。
感谢接受你帮助的人,正是他让你知道,这个世界需要你的存在。
当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自然也会产生一种超越物质的需求。这个时候,才是爱的开始。
公益、爱和慈善是自愿的事。
志愿行为首先是在帮助自己、提升自己,是你自己的需求。应该有一种感恩。
志愿服务要以心灵为基础,以平等为方式。
帮助别人,走出自我,很多帮助者实现了自我拯救。
帮助别人,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拥有一个和谐的环境成了人们内在的需要。
我们只理解物质慈善等硬慈善,但不理解思想捐赠、时间捐赠、爱的捐赠等软慈善。
十一、希望
我在书里写过一句话,叫作“走,就有希望”,就是这个道理。总远远惦记着梦想,会被现实梦想之间的差距打败;不如暂时忘记梦想,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生活迟早会回馈你一份厚礼。

十二、其他
任何时代都有相似的荒谬与困境。
科学家都听处长的,中国不会有自己的乔布斯。
诗歌里浓缩了最精华的中文。
十三、古诗词引用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忠淹
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泰戈尔
人生如茶须慢品,岁月似歌要静听。
今夜我不关心人烊,我只想你—海子
时光不会停留,一切终将朽败。
英雄不是没有脆弱的时候,只不过不被脆弱征服罢了。
水善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知足者富,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
大成若缺。—《道德经》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道德经》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道德经》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道德经》
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柏拉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