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文 |
鞋,对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司空见惯。但有时候,从一只普通的鞋上,却能够展现出人性耀眼的光芒。这就是埃及微电影《另一只鞋子》所表达的内容。
片中的穷孩子说:“如果不是我的鞋,我会把我拾到的还给你”。
片中的富孩子说:“如果我无法得到我的鞋子,我会把我脚上的这一只送给你”。
下面这段4分钟视屏,内容直指人性当中的正直、善良,令人落泪。建议读者观看:
https://dwz.cn/DwX4wVbf?u=61a67f9d8f3710a8
下面,我捕捉到视屏中的几个经典镜头,与读者朋友一起分享:
画面一:
穷孩子看着富孩子脚上的皮鞋,纯真稚嫩的目光里,没有一丝杂念,只有渴望,没有嫉妒。
解读:什么时候起,我们少年时期心无旁骛的纯真开始丧失?什么时候起,我们的渴望变成无休止的欲望?是从我们长大或成熟的那一刹那吗?
画面二:
穷孩子微笑着,看看他的鞋,看看自己的鞋,依旧微笑。
解读:穷孩子坦然接受了富人的鞋与穷人的鞋的不同,没有一丁点儿心理落差。那只是一双鞋,没有被赋予更复杂的社会意义。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区分这是一双穷人的鞋,还是一双富人的鞋?
画面三:
穷孩子小心亦亦地把那只皮鞋捧在手里,爱不释手,仔细端详。他想到了鞋的主人,向站台上驶离的火车奔去。
解读:鞋子是别人的,别人理应得到这只鞋。我捡到了,就要把捡到的鞋还给你。
画面四:
穷孩子虽然上不起学,读不起书,但他能从所处的社会背景中得到教育。这些背景包括:社会、社区和家庭。一个倡导真善美和有良知的社会是好教育的基础。
画面五:
富孩子不仅在物质上、知识上富有,还有精神上、信仰上的富足,那就是对社会底层者的关注、同情和悲悯,有一颗在力所能及的状况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之心。
“如果我仅剩下一只鞋,我就把另一只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