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影视 |
9.4的高评分把我吸引到了电影院,观看了西班牙悬疑片《看不见的客人》。欣赏之余,感觉到这部影片不失为优秀影片之一。以下感受与观众朋友一起分享。
一、故事梗概
艾德里安是一名事业蒸蒸日上的企业家,家中有美丽贤惠的妻子和活泼可爱的女儿,事业家庭双丰收的他是旁人羡慕的对象。然而,野心勃勃的艾德里安并未珍惜眼前的生活,一直以来,他和一位名叫劳拉的女摄影师保持着关系。某日幽会过后,两人驱车离开别墅,却在路上发生了车祸,为了掩盖事件的真相,两人决定将车祸中死去的青年丹尼尔连同他的车一起沉入湖底。之后,劳拉遇见了一位善良的老人,老人将劳拉坏掉的车拉回家中修理,然而令劳拉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老人竟然是丹尼尔的父亲。丹尼尔的父母得知儿子死去的消息后,悲痛欲绝,走上了寻找杀害儿子凶手的道路。最终,正义战胜邪恶,真正的杀人罪犯被绳之以法,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二、电影特色
1.鲜明的故事主题
不管是书籍里的宏篇巨著,还是电影界的非凡经典,作品鲜明而深刻的主题是不可或缺的。而这种主题,一类是对当代社会黑暗制度的严厉批判,诸如《离骚》、《红楼梦》等;另一类是对人性美与丑、善与恶的揭露与宣扬,譬如《红与黑》、《泰坦尼克号》。而本部电影显然把握住了这个主题,从揭批社会不合理制度和人性罪恶两个层次,组织故事情节趋于深化,把本部电影引向了优秀影片之列。
作者对主题的批判上,选取了三个层次,层层递进。一是在社会制度层面上,对不合理的社会体系进行了抨击。艾德里安作为一名企业家,在当地社会中有钱有势,他借助于金钱,打通种种关系,帮他抹去他犯罪行为的纪录,从而逃脱法律的制裁。而从某种程度上,当代社会制度部分默许、纵容了这种不合理。二是对上流社会对人性当中的正义的腐蚀进行了揭露。艾德里安作为一名企业家新星,逐步踏入了上流社会。上流社会这种追逐声名显赫、地位私利,以及红地毯、闪光灯等浮华的生活方式的“大染缸”一天天地消蚀着他正义的人性,使人的灵魂一步步走向泥潭。三是从人性层面进行了深刻揭露。人性的恶在一定条件触发下(如危及自身利益),便从人性中迸发出来,并进行演绎和变化,这正是笔者最感兴趣的部分。试问:如果在发生事故现场,青年丹尼尔当时没有死亡,艾德里安是置他于死地吗?答案显然是“不”。但随着事态的向前发展,他的保全自己的“私利”想法逐渐统治了他的灵魂。他将载在车辆后备厢当中的丹尼尔连同车辆一起推向湖底的时候,他发现丹尼尔没有死,但这一刻,人性之恶的积累已上升到相当的浓度,控制了人的大脑,使得本是一场意外交通事故变成了纯粹的谋杀,他将车辆推向了湖底,溺死了丹尼尔,也完成了作者对人性之恶(包括恶的孕育、产生、积酿到爆发)全过程的揭露。
评价:一个好的故事主题对故事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电影的成功贡献度:66%)
2.匪夷所思的叙事技巧
故事是以杀人嫌疑犯艾德里安自叙案情整个过程的方式展开的,无形中就把观众引向同情和支持艾德里安,进而臆断案情的发展方向。艾德里安的叙述完全左右着观众的判断,并把观众持续导向他预构好的结果。他的叙事布局的前提是:我是无辜的,我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杀害丹尼尔是劳拉的主意。正是基于此,观众才遭遇误判。绝大多数观众在听完艾德里安的叙述后,都会陷入这一误区,都认为他不是凶手,罪犯是第三者,或是情妇劳拉,或者丹尼尔的父亲,或者目击者。事实上,当事人的叙述都是站在自身利益角度发起的,其说辞具有主导性、片面性和一定的虚假性。
但到了电影后半部分,故事情节开始大反转。金牌女律师(假冒)弗吉尼亚开始作出另外一种案情发展假设,即杀害丹尼尔根本不是情妇劳拉的安排,而是艾德里安为保全自己在上流社会的名誉、为了保全自己的家庭、为了不使自己放荡的生活被曝光而主使的。这样以来,情节内容急转直下,片中所有的悬疑点都水落石出,浮出各种事件的幕后操控者就是艾德里安,他才是真正的杀人凶手。这样的大反转的叙事方式,更加反映出上流社会人物的阴险、虚伪和人性的泯灭,对主题起到升华作用。
评价:故事叙事深刻把握了观众的惯常思维特点,并加以充分利用,通过巧夺天工的大反转的方式,无疑超越了观众的预期程度,满足了观众对新颖度的需求,提升了观影感受。(对电影的成功贡献度:33%)。
3.“灰色”的电影基调
也许是服务于电影“罪犯、悬疑”的主题,整个影片自始至终处于一种阴暗、忧郁的灰冷基调当中,给观众以压抑感。料峭的寒冬、阴暗的天气、黑魑的子夜、混凝土的城市、凝重的面孔以及单调乏味的陈述等等要素的混同,带给周末观众情绪的低落。如果适当地插入一些阳光、活泼的画面,不致于对观众的情绪如此的杀伤。还有,场景较单一,缺乏变化。故事主要情节均由艾德里安叙述为主,中间夹杂着女律师的询问,并穿插着回忆式的短暂现场片断。由于片断偏短,因此很快就将观众从现场中拽回一问一答场面,使影片可观赏性变弱。此外,长达约两个小时的影片,始终使观众处于一种紧张的思索状态,哪一段环节不聚心观看,就有可能看不懂整个案情,因此导致观众精力投入过紧过多,累的感觉油然而生。
评价:电影表现形式尚不足,有待提升(对电影成功的贡献度:-3%)
4.个别的情节瑕疵
由于本部剧情相对复杂,作者构造这么一部大反转的作品,总体上设计精巧和逻辑严密,但多少还是有一些瑕疵。譬如:一是撞人后艾德里安可以让情人离开,然后报案,其代价最小,没有必要逃匿或杀人。二是没有必要担白淹死人,与一贯的遮掩行为不一致。三是劳拉死前没有必要发短信,可以当面说。四是既然艾德里安想嫁货于他人,为何把房间门从内锁上。五是丹尼尔父母怎么知道见律师的具体时间?
评价:尚存在瑕疵,但这些纰漏就整部电影来讲还是瑕不掩瑜的,不能掩盖作品的光辉(对电影成功的贡献度:-2%)
5.西班牙电影特点归纳
这是我第一次欣赏西班牙的电影,通过该片初识了西班牙的点滴文化。一是西班牙人的理性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可见一斑,沉稳、冷静、严密、审慎、细节的特点跃上屏幕,全然不见印象当中斗牛士的狂野与疯狂。二是在两性关系反映上,没有展现出西方社会裸露放浪的两性境头,反映出传统对家庭关系的重视和恪守,整个社会保守着一定的社会底线。三是从丹尼尔去世后父母的反应上看,亲情仍然是维系家庭的主要动力。四是从个体形象上,男性的络塞髯须和女性的浓眉大眼仍然是社会追崇的美的方向。
综上,该片评分9.4分,名符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