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余华三部曲

(2017-06-25 20:50:12)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
http://s8/middle/006MzXP6zy7c9wrHLcf4b

读完余华的三部曲《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和《兄弟》,那种撕人心肺的扯痛和心灵压抑的沉重被反复强化。这些故事有共性,主要是反映自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这一段社会快速转型期间,中国社会草根层,或者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的命运演绎和变迁……

这是我喜欢的题材。

先来说说《活着》。

活着,本身就是意义。

人生所有的愉悦和痛苦都是个定数。前半生,主人公富贵用尽了繁华,后半生注定穷愁潦倒。

余华以一种无比凄惨的方式,讲述着富贵的亲人如何一个个离他而去,丧子丧女丧妻丧孙丧双亲,一次次生死别离,让人感到人生旅程是如此的苦难与煎熬。也许这就是生必须的承受。

但在漫漫困苦岁月,也有一丝丝欢愉抚慰富贵的灵魂。听话懂事的儿子,孝顺安详的女儿,坚贞不渝的爱妻,爱陌至深的父母,调皮可爱的孙子,伴着富贵前行。

还有那头老了的黄牛……

《许三观卖血记》,余华的又一部撕人心肺、直入灵魂的作品……

几乎是惯用《活着》相同的手法,但这次不是以身边人的死亡,而是以一次次的卖血为叙事,从而探寻许三观---- 一个普通人的道行,揭示出人性当中灵与性的升华和利他主义之美。

卖血,这个隐晦的现实存在,被作者拉到阳光下,与人和家庭的命运结合起来,反映处一部分草根阶层的生存状况和境遇。

精简如练的文字,平铺直叙的风格,淡然朴素的描述,却在我心头一次次掀起狂风巨浪,让我深省。

《兄弟》,读完后让人感到十分的沉重。

作者用游刃有余的文笔,不见经传的平实语句,深刻描述了文革及改革开放初的历史时期,中华大地上的一个小村落里数个农民的命运多舛的历程,折射出社会环境对人的巨大的影响力,通过兄弟情、友情、爱情等诸多要素,勾勒出命运的劫难与痛楚的反复,借以挖掘出在极端情境下的人性光辉。

主人公精彩纷呈。宋凡平,犹如寒冬腊梅,以摧残壮烈的死塑造了一个不被逆境折服、铁骨铮铮的硬汉。李光头,兼具流氓成性、无耻放荡与信用仗义、耐劳创新于一体的杂合体,随波起伏,终无归处。宋刚,背负着对继母的承诺,视兄弟情为至上,以利他主义为追求,以牺牲展示出人性中的纯善纯美。林红,美的化身,却在追求欲望的泥潭中沉沦与堕落。童铁匠、余拔牙、小关剪刀、张裁缝等,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跃然纸上,还有那两位刘镇的活宝作家…

在此,不得不提的是作者笔下的群众,历史的创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他们是性的始作俑者,发酵者及传播者,使得性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泛滥,又是鲁迅先生笔下的麻木不仁的旁观者、缺乏自我觉悟和随波逐流者。他们是我们称之为时代的脊梁。

http://s8/middle/006MzXP6zy7c9wrcYq3c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水塔山公园
后一篇:器械健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