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才是爱的最大理由
(2021-05-07 13:42:04)美,才是爱的最大理由
2021年5月7日
说到昆明的翠湖,赞美的词句就太多了。比如,什么“昆明的最美明珠”,什么“昆明的绿色碧玉”,什么“昆明美的缩影”等等,我要说的是“一个翠湖,半个云南史”。请注意,不是“半个昆明史”,是“半个云南史”。
虽说城市建设,推倒了很多的“历史建筑”,让人心痛不已,但翠湖的“历史地位”委实太重,所以,翠湖的“历史痕迹”仍然在诉说着“历史”,生动而丰富。我不敢说云南的历史学家,不研究翠湖,就不能说是一个真正的历史学家,起码是一个残缺的走偏了的历史学家!为此,翠湖不仅仅是一个“公园”,而是“云南文明”的反射!
翠湖美,老昆明人爱翠湖爱在心底,如有可能,都爱在翠湖周围走走,散散步,回忆细数着历史的“渊源”,另外,中老年人也爱在湖边跑跑步,这是一种福分,也是城市美的和谐印证。音乐家练练琴,歌唱家吊吊嗓,与鸟儿欢快的鸣叫相映成趣。
就在十分和谐中,也有丝许不那么“理想”的“东东”存在。那就是跑步的不太顺畅。
翠湖公园周长适中,靠水,树多,地面平坦,汽车单行,又在城市的中心地带,无数小道成放射状通向各处,便成就了翠湖是昆明城最理想的跑步区域。由于跑步的人多,再加上翠湖周边毕竟不是“跑道”,人来人往,跑步人一会而停,一会儿跑,左拐右拐,怎么也有“不痛快”的遗憾。还有,一部份人干脆下到环湖路面下跑步,虽说对跑步的影响小了,却增加了跑步人的“危险”。翠湖环路路面宽幅有限,心急的小车要超车,没胆子和技术是不敢的,我笑在翠湖环路超车的驾驶员为“胎里坏”!这倒不是“侮辱”,而是一种善意“调侃”。
感谢昆明市府,在研究了翠湖的情况后,,做出了一项对翠湖具有重大影响的决定,那就是在翠湖环路增设“慢跑专用道”!将环路路面拿出一部分,铺上塑胶,醒目色彩,在一定距离写上路程数据和路旁地标提醒,跑道和行车道设隔离带,装点上鲜花,给跑步人一个现代的跑步场地,也是一个现代城市文明的写照。所有的车和跑步人都顺着逆时针一个方向流动,不能逆行,很好嘛!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理解成路面上的人也需逆行,只是“慢跑道”不能逆行。
由于住在翠湖边,“慢跑道”设立以来的十多天,问题也就显现。最主要的是“人”,是“人”的不如“人意”!
早就有提醒,跑道是“逆时针”跑道专用,而又有不少人觉得“跑道很漂亮”,走起来舒服,就摇摇晃晃在跑道上散起步来,如果你是逆时针进行步行锻炼,我没话说,你是散步啊,你散步在路沿上嘛,咋个走都行,你不要在“慢跑专用道”逆行散步嘛,你倒是悠闲,人家跑步人会咋想。更可烦恼的是一窝子人在慢跑道上散步,逆时针和顺时针都将跑道堵塞。还有让人提心吊胆的是那“钻”的很快的“电动车”还在跑道上逆行,电动车在跑道上行驶本来就违规,还来逆行,胆子真大!遇到紧急情况,一边是街沿,一边是隔离栏,想避让都不行,只有硬生生的“出事”。如果这种情况是“偶尔”,或是“极少”,我也就不想写这篇小文了。我在路边观察很久(这是老年人的一种生理反应,容易较真),还真不是“偶尔”和“极少”,而是“络绎不绝”、“源源不断”,这场景就是“问题”了,是有关部门提醒不够,宣传不到位,还是人们的文明程度还没到位?我想,主要还是与“人们随便惯了”有关。如果人们的文明程度较高,看见这样的设置,不需要提醒都会知道该如何做。有人给我说,云南山大,人们满山遍野的乱跑惯了,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不好毛病,怪不得谁。我不同意,昆明城是第一批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难道说历史文化名城的文明就是这种见怪不怪?
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电动车在慢跑道逆行,一旦出现人车事故,电动车主要负“法律责任”,坚决打击“违法成本小”的坏陋习!而行人在慢跑道上“逆行散步”,要有人进行提醒和劝告。久而久之,人们习惯了就好了。
昆明在建“文明城市”,这个文明城市称号的牌牌拿到手没有,我不太关心,我关心的是昆明城的文明是否是点点滴滴都做好了!小中见大,凡事都是从小事逐渐变大的!翠湖是昆明文明的最大窗口,既然建了“慢跑道”,好事就做好,做到底,不能只做“一小节”,后续的规章要紧紧跟上,要落实!景观,最美的不是自然景观,而是“人”的景观!
“慢跑道”都搞不好,谈何“快车道”?
我爱昆明!我爱翠湖!美,才是爱的最大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