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养殖和蚯蚓有机肥生产技术经验介绍一

标签:
蚯蚓养殖技术蚯蚓饵料发酵技术 |
分类: 有机肥发酵技术 |
蚯蚓养殖和蚯蚓有机肥生产技术经验介绍 一
陈燕子
湖北省武汉市生物农业工程师
(注册执业证号:武汉市人事局武证中字8045007004)
1.00本人实际生产操作图片展示
2.00
2.10生物学分类地位
向蚓目、无脊椎科动物。身体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没有骨骼,在体表覆盖一层具有色
素的薄角质层。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
迄今为止,全世界已发现的蚯蚓有2 520余种,分陆生蚯蚓和水生蚯蚓两大类,其中绝大部分为陆生蚯蚓。我国记载的蚯蚓有160余种,除少部分高寒地区和盐碱及沙漠地区外,各地均有分布,其生长发育快,繁殖能力强,适于人工养殖的种类主要有:环毛蚓属、爱胜蚓属和异蚓属。其中养殖最多的是红色的赤子爱胜蚓属的各种品系,其次是黑色或者青色环毛属野生蚯蚓。
2.20生理特征
蚯蚓全身有许多感觉细胞,对光线极敏感。蚯蚓无呼吸器官,不喝水,它利用皮肤呼吸和吸收水分。体壁有刚毛,用于支撑身体,肌肉发达,能蠕动。蚯蚓的生活习性有六喜六怕:喜阴暗,怕阳光;喜温暖,怕酷暑、严寒;喜潮湿,怕干燥,喜通气良好,怕水饱和及不良臭气,喜中性弱酸,怕强酸强碱多喜安静、稳定的环境,怕雷雨、震动和噪音,喜大小蚯蚓分居,怕大小蚯蚓混合密集;喜蛋白质、糖类丰富的熟化饲料,怕盐、砂、单宁味、苦味、酸臭气味等。
牧草地、农业耕地和森林等都是其栖息场所。多数种类生活在25厘米以上的表土层,少部分在25至50厘米的深层。蚯蚓习惯夜间出没采食和交配,白天一般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敏感性强。蚯蚓在土壤中生长繁殖是最主要条件,除食物外,有温度、湿度及土壤的酸碱度要求。
2.21六喜
1)喜阴暗:
蚯蚓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昼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一般夏秋季晚上
20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采食和交配都是在暗色条件下进行。
2)喜潮湿:
自然陆生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特别是肥沃的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垃圾堆、水缸下等处。
3)喜静:
蚯蚓喜欢安静的周围环境。生活工矿周围的蚯蚓多生长不好或逃逸。
4)喜温暖
蚯蚓喜欢比较适合的温度。低于8℃即停止生长发育。高于30℃逃逸。繁殖最适温度为22-26℃。
5)喜食酸、甜和果香味饵料
适合吃含有甜味、微酸味的饵料。最喜欢果香饵料。
6)喜独居,不喜欢在有死亡蚯蚓的饵料或者土壤中生活。
蚯蚓具有母子两代不愿同居的习性。尤其高密度情况下小的繁殖多了老的就要跑掉、搬家。蚯蚓在有死亡蚯蚓的饵料或者死亡蚯蚓土壤存在情况下,逃逸或者自然死亡。
2.22六怕
1)怕阳光
蚯蚓为负趋光性尤其是逃避强烈的阳光、蓝光和紫外线的照射。但不怕红光趋向弱光。如阴湿的早晨有蚯蚓出穴活动就是这个道理。阳光对蚯蚓的毒害作用主要是阳光中含有紫外线。用阳光照射15分钟
2)怕噪音和震动
蚯蚓喜欢安静环境,不仅要求噪音低而且不能震动。靠近桥梁、公路、飞机场附近不宜建蚯蚓养殖场。受震动后会表现不安而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