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李者也,原名李华振,生于安徽、长于河南、学于湖北,曾工作于浙江、湖北、天津等地,高校、企业、机关都曾经历过,数十年多变的人生阅历、豪迈的山河之旅、不息的求索笔耕,只为写作古诗而生。主要作品有古诗集《诗裔山河录》(收录所写3000首古诗)、“新边塞体”诗集《不许山河换界碑》(收录所写260首古诗)、励志诗集《既生我》(收录所写150首诗)、人生感悟诗集《今生且》(收录所写220首诗)、情感诗集《风不误桃》(收录所写200首诗)、归隐诗集《且趁》(收录所写200首诗)等。尤其是其《诗裔山河录》一书,收录其所写的近3000首古诗,涵盖中国目前所有的3000个县级行政区划,一一对应。祖国的大好河山、人文,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因该书长达一百万字,故分地域节选、连载如下:
【诗意山水:中华文化中的星宿篇】
中华文化中的星宿
太阳
历
文/李者也
星空之大无涯际,造物之奇无不异。
一国各有一干支,百族亦有百种历。
亿万天宿亿万景,只是人间未曾觅。
冥星若有历之法,今岁应是第几纪?
【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是地球的330000倍。太阳是一颗黄矮星,黄矮星的寿命大致为100亿年,目前太阳大约45.7亿岁。地球上各国、各民族、各地的历法成百上千种,其中国际通行的是公历(西历)。不论何种历法,只要是地球上使用的,基本都是主要根据太阳、月亮的运行规律而编制的。以此类推,其他星系、星球上如果也有智慧生命和历法,那么他们的太阳是什么?月亮是什么?历法又是什么?已经纪年到了第几纪?
月亮
登月
文/李者也
上古之世苍且茫,月宫半掩白云旁。
嫦娥乘风赴广寒,结庐而居阁之堂。
万年之后吾欲探,飞舟深穹星际航。
银之辉,玉之轮,只向故邦父老藏。
冰之壶,桂之酿,亲人祝酒以樽量。
他国登月是造访,我至此为谈家常。
【注】月球,俗称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太阳系中第五大卫星。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1/81,太阳系内密度第二高的卫星,仅次于木卫一。形成于50—75亿年前,有关它的起源有几种假说,最被普遍认可的解释是:它形成于地球与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忒伊亚”之间一次巨大撞击所产生的碎片。它的自转与公转同步,因此始终以同一面朝向地球。由于月球在天空中非常显眼,再加上规律性的月相变化,自古以来就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古代有“嫦娥奔月”的神话,除了嫦娥,传说月宫里还有吴刚、玉兔、桂花树、广寒宫等。古代中国对月亮的别称还有: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等。我国计划未来几年内登月,去月球上“探亲”(探访嫦娥),感于此,写此诗。
金星
太白李
文/李者也
天庭未缺高之台,人间却乏大之材。
老子衣钵门之徒,仙居金星太之白。
夕为长庚晨启明,熠熠之辉云难埋。
时隐时现时璀璨,且醉且歌且徘徊。
大唐诗仙谪尘后,凡间无人再复来。
今我乘风赴而访,依稀似欲归故宅。
【注】金星,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中国称之为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清晨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傍晚位于天空西侧,被称为“长庚”,实际是同一颗星。太白金星是中国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道家先哲老子李耳的学生,名叫李长庚,学识渊博,今安徽亳州人(老子是今河南鹿邑人,今天虽分属两省,但古代同属一地,相距很近)。此诗借“太白金星李长庚”的“李”姓,将李耳、李长庚、李白、以及本人的李姓等集于一处,寄托所感。
木星
幽之灵
文/李者也
飞鸟熟谙林中鸣,却从不知浪底情。
游鱼虽晓水下事,却从未曾高山行。
沧桑如海人如粟,何言绝无幽之灵?
未知太多吾知少,断然否之据何凭?
【注】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从内向外的第五颗行星。质量为太阳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是一个气态巨行星,没有实体表面,其卫星多达68颗。目前,人类对木星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彻底,感于宇宙中有太多的未知之谜等待人类去探索,写此诗以慨叹。
水星
星之旅
文/李者也
园中假山玲珑趣,蝼蚁却惊其之巨。
今日乘风访天宫,古人叹为梦中遇。
难中之难谜中谜,探之则可破其序。
浩瀚深穹星之旅,终将一日必可去。
【注】水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最内侧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有着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轨道偏心率。由于其非常靠近太阳,所以只会出现在凌晨成为晨星,或是黄昏出现作为昏星。除非有日食,否则在阳光的照耀下通常看不见水星。是一颗类地行星,有着与地球一样的岩石等地貌。是温差最大的行星,白天太阳直射处温度高达427度,夜晚降到零下173度,其北极有冰。此诗以“园中蚂蚁看假山如同擎天高峰”的视角,类推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
火星
火星寻伙
文/李者也
深穹苍茫天地可,诸神居右人居左。
夜观繁星万复亿,何处深藏类于我?
冥冥若亦有生灵,其却隐于何之所?
星空何阔人何孤,欲于火星以寻伙。
【注】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由内往外数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直径约是地球一半,体积为15%,质量为11%,表面积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拥有与地球一样的地形,有高山、平原和峡谷,有太阳系最高的山奥林帕斯山、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据科考,古代的火星简直就是一个克隆版本的地球,表面覆盖着大量的海洋、山川以及沙漠,今天在其两极仍有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部分地方存在流动的水。因为它在许多方面与地球太相近,所以人们怀疑火星上是否曾经存在过生命,科幻小说塑造的外星人也大都是“火星人入侵地球”之类的故事。而且,如果未来人类有能力进行外星移民,火星也将是最理想、最近的宇宙移民第一站。人类太孤独,所以,以“火星寻伙(伙伴)”写之。
土星
外星之语
文/李者也
熠熠繁星苍之穹,孤孤人却仃且伶。
漫漫光阴百余载,区区不过微之零。
杳杳只叹亿与兆,冥冥不知岁与龄。
隐隐若有外星语,幽幽何处听而聆?
【注】土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远近居第六位,体积仅次于木星。古代中国称为镇星或填星。土星有一个显著的行星环,土卫六是土星系统中最大和太阳系中第二大的卫星。人类试图从茫茫太空中搜寻来自其他星球的智慧生命发出的讯号,试图接收并翻译外星之语,感于此,写此诗。
银河
星空无限
文/李者也
人之所识虽有源,欲穷其极却无限。
譬如仰观夜之空,银河茫茫浩且瀚。
几星熠熠比与邻?几星遥遥亿复万?
几星新辉灿然明?几星将衰暗然淡?
几星曾有类人居?几星已随烟云散?
清风亦欲求其解,案头翻书拟相看。
【注】银河,是指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古代中国称天河、银汉、星河、星汉、云汉。银河在天球上勾画出一条宽窄不一的带,称为银道带。银河系包含上千亿颗恒星、总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6000亿至30000亿倍,直径约10万光年。夜空中从东北向南横跨天空的银河,宛如奔腾的急流,一泻千里,引发多少美丽的遐想和动人的故事。仅仅是一个银河系,就浩瀚到人类无法逾越的地步,而宇宙中又有成千上万个银河系大小的星系,更是辽阔到无法想象。
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星辰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广泛应用于古代的天文、宗教、文学及星占、星命、风水、择吉等等术数中。它的最初起源目前尚无定论,以文物考查的话,随县出土的战国时期曾侯乙墓漆箱,首次记录了完整的二十八宿名称。“宿”的意思和黄道十二宫的“宫”类似,是星座表之意。具体包括:东方青龙七宿(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北方玄武七宿(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貐),西方白虎七宿(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南方朱雀七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我恰好写过关于时间、年龄的两组诗,共计刚好也是28首。鉴于二十八宿也是关于时间的,且是中国文化最深邃、最核心的部分之一,所以,既然本书意在赞叹中国无限壮丽的河山、风光、历史、人文,因此就借用二十八宿,将这28首诗与28星宿一一对应起来,如下:
二十八星宿之角木蛟
一秒前
文/李者也
万物纵大源于小,时光虽长起于秒。
一秒逝罢一秒漏,暗暗不觉人已老。
鬓上青丝易转白,一待染雪已难扫。
从来世事只悔晚,前路之行不辞早。
二十八星宿之亢金龙
一天前
文/李者也
昨夕犹然骤雨淹,今却已是晴之天。
莫愁一时路泥泞,风云变幻一夜间。
万事拼搏不空等,步健方可领于先。
但若志坚人亦勤,世上应无难之关。
二十八星宿之氐土貉
一旬前
文/李者也
史之长河幽且悠,时光如水逝难收。
一旬之前月仍满,一旬之后瘦银钩。
月之亏罢还将盈,人之春去却是秋。
我欲止锚暂停航,遍寻无处泊扁舟。
二十八星宿之房日兔
一月前
文/李者也
时光之水流之液,挽之亦从指缝泻。
总以一月何足惜,挥而霍之任其灭。
不觉壮岁暗老去,从未预先商与榷。
待到风霜染鬓时,欲贷却已无处借。
二十八星宿之心月狐
一季前
文/李者也
上旬犹是百花繁,今却已是夏日炎。
莫说一季不足道,人生能有几春怜?
纵然吾命长百岁,亦仅百度暑与寒。
春深不妨纵意赏,为之尽可丛中眠。
二十八星宿之尾火虎
一年前
文/李者也
往岁之燕今又还,去春花落今复繁。
乍看犹似昔之貌,细观已非当时颜。
莫道一载近而短,明月已是数度残。
光阴一旦流而逝,人事难溯从之前。
二十八星宿之箕水豹
十年前
文/李者也
十岁犹是童之顽,二十忽入青之年。
当初妞妞与囡囡,今已婷婷楚楚怜。
彼时男伢骑木马,今已仗剑关山前。
岁月一如点金指,总将平平变不凡。
二十八星宿之斗木獬
二十年前
文/李者也
春深花多总觉烦,入夏红谢始知怜。
二十岁时红颜易,人到四十知音难。
倾情应乘青涩说,春事莫于中年谈。
风雨长催心渐老,沧桑历罢不复原。
二十八星宿之牛金牛
三十年前
文/李者也
岁月之剑暗中潜,悄然已于身后悬。
三十年前不知秋,六十忽觉霜意寒。
烟云深处藏往事,风雨摧时老红颜。
从此光阴作金惜,逢望必看月之圆。
二十八星宿之女土蝠
四十年前
文/李者也
未见沧海成桑田,却看壮岁入残年。
四十青丝如墨染,八旬白发似雪寒。
昔时置宴高朋聚,今多赴冥再难全。
欲将当年旧事忆,却已不知向谁言。
二十八星宿之虚日鼠
五十年前
文/李者也
光阴逝水只向前,风雨路上无客还。
岁月但催万物老,几人可至百之年。
五十曾感天半冷,百岁反而不觉寒。
人至鹤龄已无憾,清风长随明月眠。
二十八星宿之危月燕
百年前
文/李者也
时光之河不肯闲,其浪总是奔而前。
斗转星移物易改,故人已眠青山峦。
旧址遗迹或犹存,今屋却非当时檐。
百年不长亦非短,多少事入史书谈。
二十八星宿之室火猪
千年前
文/李者也
沧桑人间千之年,几度兴衰酒中言。
睡时寝宫明清后,一梦却溯宋唐前。
多少豪杰垂青史,多少凡夫老田园。
光阴悠悠幽幽逝,白云卷卷倦倦闲。
二十八星宿之壁水貐
万年前
文/李者也
长河纵远可溯源,时光不阻血脉传。
洪荒万年仅一瞬,人间却已非之凡。
当初穴居有巢氏,今夕九霄任去还。
假以时日千事可,请君莫笑猴与猿。
二十八星宿之奎木狼
亿年前
文/李者也
冥玄之玄仍为玄,史前之前更复前。
多少砂金化息土,几度土又成青岩。
人生不过百余载,已悲沧海叹桑田。
仰望苍穹茫然问,亿年之年是何年?
二十八星宿之娄金狗
兆年前
文/李者也
苍穹几重广而袤?宇宙几度瀚且浩?
轮回几曾轮复回?亿兆几番亿又兆?
始前之前何所有?若有又将称何道?
莫向造物说沧桑,沧桑不过弹指笑。
二十八星宿之胃土雉
人之初
文/李者也
物之源者起于初,人之生者始于呱。
天之赐者皆天使,襁褓之内无凡夫。
宅中居人即是家,不论豪门或寒屋。
时光若集故之事,一人一世一本书。
二十八星宿之昴日鸡
人满一岁
文/李者也
时光之序人难选,日月不急亦不缓。
当初小小新之婴,今已渐渐一岁满。
天使应是天之使,风雨避之遥而远。
百福酿作周岁酒,千杯量之皆觉浅。
二十八星宿之毕月乌
人过十岁
文/李者也
时光之轮勤未惰,不觉之间十年过。
当初蹒跚学之步,今已半是健之魄。
从来大任起少年,强者之源始于弱。
待到鹰隼试翼时,乘风只怕天不阔。
二十八星宿之觜火猴
人过二十
文/李者也
人过二十自将主,鹰隼出巢何须辅。
欲入深穹击长空,风雨纵狂亦无阻。
却是英雄多气短,时念伊之动人楚。
青春不问对与错,即令误之亦可补。
二十八星宿之参水猿
人过三十
文/李者也
人过三十莫多梦,梦若多时心难静。
春色将暮夏将至,花皆有主几人剩。
而立之年壮之岁,情已为轻家为重。
但向苍穹乘长风,天地驱驰任横纵。
二十八星宿之井木犴
人过四十
文/李者也
人过四十莫醉花,名花早落谁之家。
遥遥青春痛之痕,隐隐旧时伤之疤。
当年情书悔未寄,今已不知向谁发。
且将此恨付流水,随波沉作浪底沙。
二十八星宿之鬼金羊
人过五十
文/李者也
光阴一去逝如水,人过五十莫言悔。
多念近近池中波,不慕遥遥沧海伟。
应惜眼前枕边人,勿羡别家花之蕊。
风雨沧桑尽阅后,忽悟平凡寓大美。
二十八星宿之柳土獐
人过六十
文/李者也
天地已入眼底收,人过六十志应休。
曾访河山脚为尺,豪情量遍郡与州。
壮士不敌岁月凉,鬓发渐寒染霜秋。
应归青峰赏夕照,悠悠悠游游悠悠。
二十八星宿之星日马
人过七十
人过七十莫寻旧,一寻一路一泪透。
光阴似水挽难留,掬之却于指间漏。
壮岁无人信无常,终未可逃轮回咒。
拄杖欲待访老友,不知应向何门叩。
二十八星宿之张月鹿
人过八十
文/李者也
谁言八十少临镜?谁道镜色夺残梦?
当年壮志四海小,曾经五湖任吾纵。
吞天豪情总将熄,英雄白头终认命。
垂垂老矣何所惧,乱云飞渡我自定。
二十八星宿之翼火蛇
人过九十
文/李者也
千山任凭骏马驶,不至老时不欲止。
壮岁多惧黑无常,耋耄视为天之使。
但求此生问无愧,何计浮名半张纸。
悲欢聚散阅已多,人过九十谁怕死?
二十八星宿之轸水蚓
人若百岁
文/李者也
仙寿一旦满于百,千情万事皆莫哀。
壮岁但恐容颜老,鹤发不说人已衰。
宅边参天巨之树,是吾当年亲手栽。
此之一去何所托?年年春归作花开。
本书简介:《诗裔山河录》,收录诗人李者也所写的近3000首古诗,涵盖中国全部的近3000个县级行政区划,一一对应。同时顺便介绍该地的自然景点、人文景点。用“最中国化的艺术形式”(古诗)来书写“最中国化的山河人文”。该书长达一百万字,祖国的大好河山、人文,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作者简介:李者也,豪放派爱国诗人、山水诗人,当代“古诗复兴运动”的致力者之一。“李者也”取自“之乎者也”的后二字,原名李华振,男,汉族,生于安徽、长于河南、学于湖北,曾工作于浙江、湖北、天津等地,高校、企业、机关都曾经历过,数十年多变的人生阅历、豪迈的山河之旅、不息的求索笔耕,只为写作古诗而生。主要作品有古诗集《诗裔山河录》(收录所写3000首古诗)、“新边塞体”诗集《不许山河换界碑》(收录所写260首古诗)、励志诗集《既生我》(收录所写150首诗)、人生感悟诗集《今生且》(收录所写220首诗)、情感诗集《风不误桃》(收录所写200首诗)、归隐诗集《且趁》(收录所写200首诗)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