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许山河换界碑》07名关要塞篇:九州只应吾戍守(李者也/著)

(2017-05-10 18:02:56)
标签:

历史

文化

时评

军事

李者也

 

按:李者也,原名李华振,生于安徽、长于河南、学于湖北,曾工作于浙江、湖北、天津等地,高校、企业、机关都曾经历过,数十年多变的人生阅历、豪迈的山河之旅、不息的求索笔耕,只为写作古诗而生。主要作品有爱国主义“新边塞体”诗集《不许山河换界碑》(收录所写250首古诗)、古诗集《诗裔山河录》(收录所写3000首古诗)、励志诗集《既生我》(收录所写150首诗)、人生感悟诗集《今生且》(收录所写220首诗)、情感诗集《风不误桃》(收录所写200首诗)、归隐诗集《且趁》(收录所写200首诗)等。

现将李者也的爱国主义“新边塞体”诗集《不许山河换界碑》一书节选、连载如下:

 

《不许山河换界碑》节选之:

                    名关要塞篇:九州只应吾戍守

 

                    西汉抗击匈奴的名塞:居延塞

                    虎之贲

                    /李者也

                    我不拟向他国吞,亦不可容异邦侵。

                    华夏虽非穷兵黩,何曾畏惧浴血拼。

                    劲之旅,虎之贲,雄之师,武之军。

                    九州只应吾戍守,不许敌骑骄而奔。

       【注】居延塞,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当时该地有大湖,水势浩荡,名叫居延海,是古代额济纳河注入形成的高原内陆湖,当时西北最大的湖泊之一。汉武帝击败匈奴之后,派名将路博德在此处筑边关及长城。1930年此处发现了3万件汉朝竹简等文物,详细记载了汉朝军队在此戍边的情况。明代初年,额济纳下流改道北流,居延海由于水源断绝,湖泊面积日益缩小,直至干涸。

 

 

                    口:京北军事重镇张家口

                   

                    /李者也

                    巍巍之峰山之口,京畿之障张家口。

                    客来迎于景之台,敌犯灭于虎之口。

                    覆巢之下无完卵,匹夫不寻借之口。

                    看我众志成城时,处处皆是关之口。

       【注】张家口,因其地理位置处于北京之北,以其险要的山川地形,而成为拱卫京师的军事重镇。历来是战略要地,历史上发生多次战斗,尤其是近代的1933年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曾经在此誓师抗日,并一度收复康保、宝昌、沽源、多伦等地,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从日军手中收复国土。

 

 

                    历代名将鏖战的雁门关

                    关山月

                    /李者也

                    敌虏犯吾疆与城,持我金戈铁甲戎。

                    箭雨征旗昼战罢,更深夜静沙场宁。

                    将军巡关刁斗远,抚剑望月思难平。

                    天上弦月若是弓,愿借一挽射敌营。

       【注】雁门关,又名勾注塞、西陉关,长城重要关隘,以“险”著称,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大败林胡、楼烦入侵,建立雁门;赵国名将李牧常驻雁门,大破匈奴;秦朝名将蒙恬从雁门出塞,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内外,大败匈奴;北宋,杨家将曾在这里为国立功;近代,1937年八路军一二零师七一六团在此摧毁日军汽车四百余辆,取得大捷。

 

 

                    历史要塞西固关山

                    关山固

                    /李者也

                    一望苍山无重数,层峦叠嶂势如怒。

                    关山之山山之关,天险拱卫金城固。

                    乱石横卧长风急,曾是两军激战处。

                    至今犹闻林涛劲,一如万骑西风度。

       【注】关山,位于兰州市西固区。古称“金城”,曾建有关卡烽台,故而得名“关山”。古代曾是中原王朝与西部地方政权互相攻伐的战场,现辟为森林公园,有燕子山、龙山、虎头山、龙泉、关山沟等等景点。

 

 

                    中华第二大名关

                    潼关

                    /李者也

                    大浪之畔峰之雄,山河之险关之潼。

                    我本欲安敌却犯,烽火直掩日之曈。

                    荒村遗我父与老,泪眼哭我妻与童。

                    持吾戈,携吾弓,发冲冠,怒目瞳。

                    西风战罢沙场夜,剑映寒光月色朣。

                    乱世国破何为家,江湖无处泛舟艟。

                    天下兴亡吾之任,宁作将军马前僮。

       【注】潼关,据《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地势险要,北临黄河,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是关中东大门,晋、陕、豫三省要冲,进出三秦之锁钥,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兵家必争之地。

 

 

                    守住昆仑中华安

                    昆仑

                    /李者也

                    北疆有我昆仑山,南国立我昆仑关。

                    炎黄之脉昆仑血,万里皆我汉唐天。

                    战时要塞和时景,一关十险魂百千。

                    万载沧桑风云变,守住昆仑中华安。

       【注】昆仑,中国的别称之一。西北有昆仑山,东南有昆仑关。昆仑关位于广西宾阳县,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所建,地势险要,兵家必争之地,“南方天险”。历史上曾发生过9次大的战役,其中,最著名战事是北宋狄青平定侬智高之战,以及1939年中日昆仑关之战(抗日战争期间继台儿庄、平型关等胜利后,我国又一重大胜利)。全国其他地方也有不少以“昆仑”命名者。因此,可以说,“守住昆仑中华安”。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嘉峪关魂

                    /李者也

                    千里漠色于此聚,万里征墙起一峪。

                    雄关镇我国之疆,金戈守我家之域。

                    战旗之红三军染,长剑之锋热血浴。

                    嘉峪关上一砖瓦,皆凝将士英魂誉。

       【注】嘉峪关,明长城西端起点,河西咽喉,天下第一雄关。横穿沙漠戈壁,古代“丝绸之路”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古代是战略要地,多次发生战争。附近主要景点有嘉峪关、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黑山石刻、七一冰川等等。

 

 

                    南宋险令金兀术丧命的大散关

                    沙场胜负

                    /李者也

                    沙场胜负一腔血,半因功名半气节。

                    靖康之耻国将亡,金人铁蹄踏宋阙。

                    大散关上心未散,大义激沸将士血。

                    彼强我弱不足惧,斗志可补兵力缺。

                    一战连败敌三帅,再战险将兀术灭。

                    宋室因此存汉土,国脉又延百年结。

                    自此金军怯窥蜀,隔山遥叹川中月。

       【注】大散关,因建于散谷水中而得名,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历史上争夺大散关之战有70多次。尤其是1131年,金兀术率10万金兵大举进犯,吴玠吴璘率领的宋军处于明显劣势,却誓死坚守,利用有利地形,巧妙排兵布阵,接连打败金军3位主帅,金兀术身中流矢,死伤甚众,败走。1132年再次大败金军,从此金兵轻易不敢再犯西线战场,为南宋守住了西南大片国土。

 

 

                    被淹没的唐朝玉门关遗址

                    寻唐记

                    /李者也

                    安西之郡云之边,瓜州之城山之间。

                    万丈长风大漠起,百里沧湖浪生烟。

                    层峦叠嶂水中映,千载白云入镜天。

                    寻迹我欲化游鱼,直溯大唐玉门关。

       【注】安西双塔湖,位于甘肃省瓜州县。瓜州县,又名安西县,唐代重要关口,唐诗经常提及。双塔湖是一座人工大湖,又名百岛湖,唐代的玉门关遗址就淹没在湖底。玉门关,唐代名关之一,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雄关要塞。

 

 

                    大刀队抗战遗址

                    水下长城

                    /李者也

                    松亭之关喜之峰,万里征城云中雄。

                    雪刃向寇大刀壮,长风劲啸烈马鸣。

                    陆上几度酣战罢,复潜入湖烟涛戎。

                    水下若有魑魅魍,白浪如箭亦必惩。

       【注】水下长城,一部分位于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一部分位于迁西县。喜峰口长城因潘家口水库(又名塞外蟠龙湖)蓄水而淹没在水下形成的景观。喜峰口长城,又名松亭关,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发生多次战斗,尤其因1933年抗日大刀队在此痛击日军而闻名。

 

 

                    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

                    铁门之关

                    /李者也

                    山河之险奇之峋,雄奇之关铁之门。

                    莽原之阔西之域,九州之地国之民。

                    苍天有道人争赴,亦不惧向剑端寻。

                    何论新疆或故土,华夏之脉昆与仑。

       【注】铁门关,位于新疆库尔勒市。又名“遮留谷”,《水经注》记载,是南北疆天险要冲,古代“丝绸之路”中道咽喉。晋代设关,因其险固,故称“铁门关”,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曾路经铁门关,东汉班超曾于此饮马,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曾于此赋诗,前凉名将张植屯军于此并击败焉耆王。今日已建起大型水库,碧波万顷,山水互映,壮阔中增添秀美之气。

 

 

                    中国唯一以山、海、关合并命名的雄关

                    山海之关

                    /李者也

                    万里长城千战关,百座名者一为先。

                    关西近峰连远嶂,关东沧海吞碧天。

                    关南策马无垠阔,关北险扼万重山。

                    关下旌旗掩营寨,关上号角吹烽烟。

                    关闭垛头箭如雨,关开阵前金戈翻。

                    关城筑于苍岩上,关魂印于青史间。

       【注】山海关,中国唯一一个以山、海、关合并命名的地方,依燕山、傍渤海,形势险要,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两千年前,秦始皇第四次东巡,在这里设下关隘;六百多年前,明朝在这里筑长城,山海关从此名扬天下。山的险峻、海的宽广、关的雄伟,在这里浑然一体,形成了自然风景与人文历史合而为一的壮丽景观。历史上曾发生无数次大小战斗,数度载入史册。

 

 

                    北宋军事重镇倒马关

                    倒马关歌

                    /李者也

                    山河风物无限好,天地之大匹夫小。

                    峻岭之高鸿雁避,雄关之险战马倒。

                    十万铁骑边疆戍,八千征程王事了。

                    敌虏敢犯我边者,热血洒尽亦必讨。

       【注】倒马关,位于河北省唐县。因山势险峻,战马常在此摔倒而得名“倒马关”。又名鸿之塞、鸿山关、常山关、铁关,宋辽时期著名边关,杨家将曾在此驻守,古战场之一。

 

 

                    伐元、抗倭、抗清、抗日的英雄家谱

                    关无偏

                    /李者也

                    万里长河千重山,万里长城百座关。

                    国之天险邦之障,交而汇于奇之湾。

                    万家之寨万英魂,万死不辞万刃间。

                    雄关但为寸土战,九州之内皆不偏。

       【注】万里黄河、万里长城,中国的两大标志,第一次交汇在老牛湾。境内有名关“偏关”,历史上发生多次战争,尤其以万世德及其族人聚居的万家寨为典型。万世德(15471603),偏关县人,其祖先万杰曾随明朝开国将领徐达讨伐元朝残余势力;万世德曾于万历二十五年出兵朝鲜抗击倭寇,又任蓟辽总督,抗击后金(清军);清军入关后,万世德后人万有孚抗清,战死过半,幸存的族人远走内蒙,其中一支即今天的土默特左旗万家沟。抗日时期,万家寨是游击队根据地,万家沟是八路军715团挺进大青山的司令部,万姓后代不少人参军抗日。万家人历经伐元、驱倭、反清、抗日,为国家万死不辞。

 

 

                    历史深处长眠的几多征魂

                    征魂

                    /李者也

                    秦之青瓦汉之砖,盛唐烽台大明烟。

                    壮士西涉荒之沙,将军北伐险之山。

                    万里长风吹不散,千秋征魂归吾关。

                    愿得身化关山月,夜夜戍我疆之边。

       【注】临夏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战争遗址众多,主要有双城、新集古城、城庄古城(唐天宝年间天成军驻守之城)等等。

 

 

                    历经沧桑的御敌沙场插箭岭

                    箭岭怀古

                    /李者也

                    寸土皆金何容犯,壮士热血山河捍。

                    大旗西风阵前展,沙场金戈关上箭。

                    将军击虏征尘追,不觉日沉天色暗。

                    借得弦月挽作弓,一箭直插敌营畔。

       【注】插箭岭,位于河北省涞源县。相传为北宋杨家将之一的杨彦朗曾插箭其上而得名。倒马关北之要冲,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历史上发生多次战斗,除了宋辽战争外,明嘉靖年间瓦剌军队来犯,明军与其在此大战。

 

 

                    中华国内战和“晴雨表”

                    剑门收剑

                    /李者也

                    绝壁高峰耸云断,刺破苍穹雄如剑。

                    几度中原烽烟起,战火直逼剑门畔。

                    剑门开则九州安,剑门闭则四海乱。

                    愿得剑门收长剑,利剑归鞘无可战。

       【注】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大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除了因战争而出名外,还因李白《蜀道难》而名扬海内外。剑门关位于中国腹地,关门若开,则说明国内太平;关门紧闭,则代表内战频仍。所以,它是古代中国内部是否太平的晴雨表之一。但愿剑门收长剑,中华无内乱。

 

 

                    “西出阳关有故人”的历史雄关

                    金戈铁马

                    /李者也

                    大唐三军出阳关,铁马旌旗征尘翻。

                    辞行长安落朝雨,送别渭城起柳烟。

                    诗人遥叹塞外远,将军却觉近在边。

                    击破狂胡开疆域,三千里外归我天。

                    试看新地变故土,昔时边关成内关。

                    西出莫叹无故人,故人已满天外山。

                    待到百战重逢日,解甲一醉千杯间。

       【注】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丝绸之路南路必经关隘。古代的阳关水源充足,是绿洲盆地,离开阳关以后就进入了茫茫戈壁大漠。历史上,随着西域归入中土,阳关不再是“边关”,而成了“内关”。因此,“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似乎应改为“西出阳关有故人”。

 

 

 

本书简介:《不许山河换界碑》,收录诗人李者也所写的250多首爱国主义古诗,被称为当代爱国主义“新边塞体”古诗集。全书分为10大章,58个小篇,250多首诗,评价为“首首直击人心、句句热血沸腾、字字铿锵有力”。

作者简介:李者也,豪放派爱国诗人、山水诗人,当代“古诗复兴运动”的致力者之一。“李者也”取自“之乎者也”的后二字,原名李华振,男,汉族,生于安徽、长于河南、学于湖北,曾工作于浙江、湖北、天津等地,高校、企业、机关都曾经历过,数十年多变的人生阅历、豪迈的山河之旅、不息的求索笔耕,只为写作古诗而生。主要作品有古诗集《诗裔山河录》(收录所写3000首古诗)、“新边塞体”诗集《不许山河换界碑》(收录所写260首古诗)、励志诗集《既生我》(收录所写150首诗)、人生感悟诗集《今生且》(收录所写220首诗)、情感诗集《风不误桃》(收录所写200首诗)、归隐诗集《且趁》(收录所写200首诗)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