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配画社团简介
(2019-12-19 16:15:21)诗配画社团简介
自古以来诗画是一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大王庄小学社团活动,二年级开展了别开生面的“诗配画”活动。同学们想象力爆棚,创造力迸发,精彩的作品层出不穷。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把古诗文诵读活动融入寻常生活,拓宽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渠道,又一次掀起了学生诵读古诗文的高潮。
社团口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社团宗旨: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传统文化内涵,诵读古诗经典,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古诗配画》社团计划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经典文化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我校将 “古诗配画”定为本校的一二年级的社团活动。
一、社团确定依据:
我国古诗的内容极为丰富,作为小学生,不仅要能吟诵古诗,还要能用画笔为之配画,以表现我们对古诗的理解。古诗配画,不仅是古诗形象的解说图,更是古诗意境的再创造。根据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生活经历、体验,将古诗的意思画出来。激发学生参与背诵古诗、了解古诗,更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促进学生对古诗的欣赏和想象绘画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明确古诗是我国的传统一种文化,配画的形式手法应该与古诗相协调。抓住诗歌的意思和相应的手法进行表现。诗歌配画的绘画表现形式灵活多样,诗配画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毫无拘束地进行想象绘画。通过诗歌的文字形象语言与绘画的视觉造型语言互补、融合而创作情景交融意境的一种特殊形式。本社团活动以古诗配画为题,激发培养学生热爱古诗,从中得到美的启蒙、美的陶冶、美的感受。
二、活动目标:
1、学习给古诗配画的创作方法,抓住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配上适合诗情的图画,进行形象化的再创作。
2、通过古诗配画的创作,使文学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进一步培养创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3、激发学生的创美激情,能借用绘画的方法,给小说或自己的作文作插图,扩大创新之路,为更好地掌握只是而努力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在理解古诗的前提下,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将诗意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诗画结合,画龙点睛,相映成趣,使古诗更有生命力和普及性。
教学难点:领会古诗,吃透古诗,将诗境巧妙地化为画意,培养学生的再造学生的再造想象。
学生:要求学生收集“诗配画”的儿童读物。
四、讨论古诗配画的表现方法及步骤:
(1) 仔细分析儿歌的内容,找出作品中自己最熟悉的形象。
(2) 用铅笔画出古诗中的形象与背景。
(3) 画的形式与古诗内容要统一,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
(4) 选择着色,简述颜色的运用
五、讲解练习要点
介绍怎样给古诗配上适合诗意的画:以《小池》为例。
(1)介绍诗:
“泉水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河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理解古诗意思:古诗“体物精细、意境优美、讲究技巧、风格清新,形神统一。”
(3)为诗配画。
(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作业要求:把自己喜欢的古诗内容画出来,要求能够反映古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景,构图饱满,主次分明。
辅导要点:
(1)找出古诗中最鲜明的句子;(2)添画场景,为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并启迪他们的想象,教师插讲古诗的故事,从而告诉学生配画须讲究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