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班幼儿进行阅读兴趣培养的实践探究课题研究 教育随笔(一)(二)(三)

对中班幼儿进行阅读兴趣培养的实践探究课题研究
教育随笔(一)
1. 图书共享、低碳环保。
2.激活兴趣,提高能力
3.塑造人格,养成习惯
4.学会分享,促进交往
幼儿处于自我中心状态,只会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看问题,对幼儿进行的说教教育,其作用远远小于集体中榜样的力量。图书漂流活动中的幼儿,会模仿他人,把自己使用过的书籍拿出来漂流,而且为了让大家都来传飘自己的书,还会挑选自己非常喜爱的图书,和他人共享,克服小我的意识。孩子们带着心爱的图书和大家分享交流,此时,图书已成为一个纽带,把大家紧密连接起来,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使人们的关系更加融洽。
课题组:李颖
2017年10月30日
http://s15/mw690/006LEvMjzy7gXXEOZ5A9e&690
http://s6/mw690/006LEvMjzy7gXZn2ajj55&690
http://s10/mw690/006LEvMjzy7gXZHJMoN29&690
http://s13/mw690/006LEvMjzy7gXZIgKeg8c&690
阅读材料分类投放与幼儿的兴趣课题研究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根据11月份课题研究方向——阅读材料分类投放于幼儿兴趣度,用不同方式吸引幼儿的关注度,进一步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才是关键!
一、积极引导,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主动阅读。因此,我把培养幼儿阅读兴趣放在首位。开始,需要老师巧设"诱饵"。每天利用饭前、睡前、活动前,我都会给孩子们生动地讲童话故事,讲到关键处我会戛然而止,孩子们特想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接下来请孩子们自己阅读,这样,他们就会在区域和阅读时间迫不及待地进行阅读,沉浸在故事之中。不时还发出几声咯咯的笑声、几声惊叹……为了让孩子们读更多的故事,我引导同伴之间互相借阅,书的种类多又节省开支。也会根据孩子们听过的故事内容,制作相应的手偶、图片、头饰,投放在区角,以便孩子们主动参与角色扮演,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每天我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故事,并且每天选一名幼儿进行故事分享。现在,我们班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小栩也时常给大家讲讲故事。通过各种办法使孩子们具备阅读的兴趣,有了阅读的需求,才能养成阅读的习惯。
二、家园沟通,取得支持
要说让孩子多读书,我觉得没有一个家长不支持,但是家长往往很头疼的是怎样做才能让孩子真正读进去呢。因此,我会利用班级群向家长推荐和孩子共同读书的方法。如1、诵读法:让孩子大声讲一讲学过的故事;2、讲读法:等孩子读完一段故事,让孩子加动作表演或和家长分角色讲述;3、讨论法:亲子共读完一本书,就有关内容提出问题,家长共同交流时,提倡家长为孩子营造其乐融融的读书氛围,在茶余饭后,全家人经常能够在安静、和谐的环境里倘徉书海,让每个家长认识到这是提高孩子智力,发掘孩子潜力的最优途径。
三、学会阅读、积累好词
在培养孩子阅读方面,不仅要增大阅读量,还要教给孩子好的阅读方法。在每天的班级共读时间里,有老师的引导讲故事,有个别幼儿主动讲故事,有孩子们的自由阅读。在各种形式读之后我会引导孩子们交流自己在阅读时自己喜欢的词语与大家分享。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使其终生受益这是我们的责任,我将会继续研究不同的,适合孩子的阅读形式,努力让孩子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http://s7/mw690/006LEvMjzy7gY03TK0C56&690
http://s11/mw690/006LEvMjzy7gY04eXjQ8a&690
http://s1/mw690/006LEvMjzy7gY04Evv200&690
中班幼儿阅读兴趣培养课题研究
教育随笔(三)
绘本在众多阅读材料中,是最受孩子欢迎的一种。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与认知心理,幼儿园的年龄段更适宜阅读绘本,这是通向流畅、独立的文字阅读过程中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绘本有很美好的能够讲故事的画,有很感人和很有趣味的故事,这样的书让孩子觉得不排斥,不陌生,没距离;这样的书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撩动孩子的心灵,升华孩子的情感;这样的书最让孩子感到亲切,他们会读,爱读,能读懂它,能把内容吃到肚子里去。其次,儿童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是图形认知的敏感期。孩子在脑子里积累的图像资料越丰富,他的想象也就越丰富,他的逻辑思维发展也就越健康。绘本以画为主,字少而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很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绘本阅读已被一些教育人士称为“无压力阅读”,学生不再被拷问,不再被要求写心得、写佳句。一直喜欢这种提法,就是“无压力阅读”, 一改语文教学的口味,那么对于有图画的绘本阅读来说,应该就是无压力的、快乐的。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绘本的阅读才会是分享的、体验的。因此个人认为绘本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多一点分享,少一点要求,多一点欣赏,少一点问题,多一点乐趣,少一点枯燥,多一点体验,少一点传授。我想只要这样绘本教学才能让孩子越来越喜欢。
本学期让学生接触了众多充满哲理与诗意的经典绘本,如《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爷爷一定有办法》、《小黑鱼》、《月亮,生日快乐》、《鼠小弟的故事》、《鳄鱼怕怕》、《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等等。学生读绘本多了以后,自然就有了自己创作绘本的愿望。于是,我们以不增加学生负担,不牺牲儿童的兴趣为前提,仍然以儿童为本位,以兴趣为先导,鼓励学生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创作,但决不作统一要求。其实,孩子们绘本读多了,无论是语言的积累还是画面的积累,都厚实了;无论是思想还是情感,都活跃而丰富了。创作绘本对孩子们来说并不是刻意追求之举,当阅读成为需要并养成习惯的时候,表达便水到渠成了。从绘本的内容来说,可以从对所阅读绘本的续写、仿写到自创;从绘本的篇幅来看,可以从单页的到几页的;从设计者的组合来看,可以采用伙伴合作、孩子与父母合作的方式既降低了难度,又培养了合作意识。虽然他们的绘本有时是那么的幼稚,但却是他们思想的体现,是想象和欣赏力的体现,也是动手实践能力的体现,那何乐而不为呢?
我觉得绘本教学,不可能把这本书中所有的东西都教给孩子,我们只要做到教会孩子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最重要的。绘本的味道就在于去感受作品中温情的“意味”、奇妙的“趣味” 和无穷的 “风味”。 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教师对绘本深入准确地挖掘是阅读教学的前提与保障,教师对绘本作品的理解和价值判断将直接体现在教育目标中,渗透到教育过程中。
优秀的绘本往往蕴含丰富的信息,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只停留在对情节的大致了解,要做深层次地挖掘和准确地引导,那么这样的阅读带给孩子的发展是无限的。
课题组:李颖
2017年12月28日
http://s7/mw690/006LEvMjzy7gY0kV7IG66&690
http://s8/mw690/006LEvMjzy7gY0lpHyn87&690
http://s15/mw690/006LEvMjzy7gY0lQyV80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