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散文:独行之旅(中)
(2025-02-13 16:56:39)
标签:
转载 |
分类: 人文 |
独行之旅(中)
黎燕
归途,依旧乘火车,次第抵达自己出发前定好的风景胜地。
第一站,于凌晨顺利来到位于肇庆市区2公里的七星岩。因七星岩摩崖石刻是南中国保存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七星岩的美名源于此。
景区为典型的科斯特熔岩地貌,由五湖、七岩、八洞组成,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湖与山、山与洞、洞与河亲密相依,成就了灵性动感的奇异景观,因而七星岩被誉为“人间仙境”、“岭南第一奇观”。
天色将晓未明,朦朦胧胧中,夜影依旧缠绵,晨雾兀自升腾,千奇百怪的岩石与各美其美的树木,在分辨不出模样的混沌湖边,交织成神秘鬼魅的迷离画面。我被缥缈幽幻的镜像惊呆了,为人间有这样神话般的风景,自己置身于这样的人间仙境而陶醉。
我对在这一时间点拜访七星岩,暗自喝彩。若是朗朗晴空下,入眼入心的景观,不会这般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神灵仙逸。
就想,世间的许多事许多情,人和文字,都不能过显过满。过显过满,任意宣泄,明晃晃的,一览无余,难免让人眼花缭乱,浅尝辄止,一掠而过,还是有所克制、隐约、藏匿、朦胧、含蓄为好。
如是,留白有致,耐人寻味,给人以想象空间,是否更有情致与韵味,更见力量?
继续乘火车回返,中午到达长沙。草草吃过午饭,在火车站的旅行社办好去张家界的事宜。签合同时,为了安全起见,在关键条款,我与对方商讨,得到认同后,细心地在括号里写明备注。因乘夜行车到张家界,正好利用下午时间,坐公交车到心仪好久的岳麓山。
正值初冬,岳麓山层林尽染。山脚下,少有游人的岳麓书院静悄悄的,只有裹着凉意的风声,偶尔的脚步声,在空寂的庭院里轻响。粉墙玄瓦的中式古典建筑,依傍参天古树,于风中将八百多年前书院掌教张栻,与应邀远道而来的理学家、大儒朱熹风云际会,设坛论辩,各抒己见,讲学传道,联袂为史上著名的“朱张会讲”余韵传扬。
源远流长的读书声,与书院正门口“惟楚有才”、“於斯为盛”的对联相互辉映,呼应有致。
自朱熹、张栻、王阳明以来,以及近代的左宗棠等济世英才,在这里留下探幽、会谈、讲学、论道、研修的足迹与气息。
岳麓书院九六七年创办以来,一直处于圮毁修葺之间。令人欣慰的是,无论书院在与不在,中华文脉内在的昂扬元气,以不可泯灭的坚实气场,将根深蒂固的湘楚文化精华绵延开来,润物细无声地引领一代代学子与无数的人们传承文明薪火,学有所成,修身治国。
我笔直站立,虔诚朝拜,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能够于今日,对岳麓书院面对面表露心迹而开怀。
之后,一边漫步并不陡峭的岳麓山,一边漫想,感慨那些顶天立地的奇人、高人,他们与这座山不止缘深,且让这座山、依山而建的岳麓书院,在中华大地巍然矗立,星光璀璨,熠熠生辉。
逝水如烟,人们看重的许多物事无痕而逝,惟有文明的美质与心性的正道,始终活在世间。中华的血脉与文脉,由此源远流长,本固而道生。
岳麓山古树甚多。皴裂的树干,繁茂的枝丫与叶子,将高寿之树坚韧顽强的生命力精微呈现,与巍峨山魂契合为恢弘意向。
我的心目中,那些古树、老树,年复一年地栉风沐雨,镇定自若地静观人世间的起承转合,风云变幻,成为过往历史、岁月与情感的见证者,非同凡响的生命力、定力与内功,使其成为得道成仙的神树。
第一次遇见这么多有神有品的古树,以一种难以言传的气象,具象彰显树杰地灵的岳麓山魂。
我不断停下脚步,在满目沧桑与青春飞扬同在的树下,满怀敬畏,虔诚地躬身礼拜。与此同时,朝拜了黄兴、蔡锷墓,以默默鞠躬、垂首表达对革命先驱者的敬意。
无疑,岳麓山之行,是灵魂的一次朝圣与陶冶。
晚上回到长沙火车站,离出发到张家界的时间,还有三个多小时,没必要住旅社了。同车站的值班人员说了我的情况与请求,热情的工作人员毫不迟疑,将我领到有一张床的休息室。我被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连声说,太好了,太感谢你们火车站了。
合衣躺下,心里满是暖暖的热浪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