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2022-07-11
09:56:43)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事后验证却发现错的离谱,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观点基本都是定性分析而非定量分析。
举个很典型的例子,中石油刚刚上市的时候,市场的声音是这样的:中国汽车保有量将爆发式增长,会突破3亿辆,所以中石油涨到100块钱也不贵。
听上去很有道理,汽车确实爆发性增长了,成品油需求也大幅度增长,那么为啥中石油的股价从48块跌到了最低时的4块呢?
因为当时中石油上市的时候股价炒的太高,已经透支了未来几十年的业绩,股价从48块到4块的过程就在不断消化高估值。
再举个例子,世界著名卷烟生产商菲利普·莫里斯,就是生产万宝路牌香烟的卷烟公司,当时对卷烟行业的观点是:年轻人都不抽烟了,以后卷烟销量越来越少,所以这种公司没有前途。
这观点咋一听很正确,确实啊,年轻群体抽烟的确实越来越少,这些都是肉眼可见的啊,但是这家公司的股价却逐年上涨,靠着实实在在的业绩成了一只大牛股!
他们犯了同样的错误,就是只用了定性分析而忽略的定量分析,年轻人抽烟确实越来越少,但是他们并没有统计过卷烟行业的集中度是不是越来越提升?
抽烟的存量年轻人是否能让集中度提升后的卷烟行业利润越来越好?
现在对石化行业的观点是:电动车是未来的趋势,石油的需求会越来越少,所以石化行业是没有前途的,迟早要倒闭! 咋一听是不是也很正确?
确实啊,路上的电动车数量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啊,石化行业确实没前途啊?
但是他们犯了同样的错误,就是只用定性分析看问题而没有用定量分析看问题。
电动车确实是未来的趋势啊,但是未来的电动车不影响我现在赚燃油车钱啊?
现在电动车的保有量是1000万辆,而传统燃油车的保有量是4亿辆,就算现在立即禁售燃油车,4亿辆存量燃油车也长期需要成品油啊,更别说耗油大户:重型货车、远洋货轮和飞机目前看不到被电动取代的迹象。
任何新技术出现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初一听都很有道理,
但是历史早就告诉我们:新技术有很高的社会价值,确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给人类带来便利,但是新技术的股东价值往往是负的。
因为新技术出现的时候,人们会对它给予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把股价推到极高的估值,这种现象在历代股市中都出现过,比如火车和铁路刚刚出现时的欧洲,铁路股被推到匪夷所思的高估值,还有飞机刚刚出现时的美国,航空股被推到令人咂舌的高估值
。
你无论用什么方法估值,都无法用“未来的现金流”折现成现在的股价,也就是说,铁路和飞机的出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价值,但是股东价值是负的,当时买入铁路股和航空股的投资者最后都是互摸口袋转移财富,没有谁通过企业本身的利润赚钱。
现在如日中天的新能源车也会经历同样的过程,
新能源车的社会价值很大,但股东价值整体为负,最终结果是互摸口袋,风口过后算总账,少数先知先觉的赚的盆满钵满,大多数后知后觉的人成了接盘侠,也是一个多数人把财富转移给少数人的过程。
股市投资是对秉性要求很高的行业, 要求投资者不被外界干扰,具备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
有一种人明显不适合投资,那就是喜欢追随潮流,很容易被潮流带着走的人,尤其是那些被“网红”现象带着走的人:别人都在喝的网红奶茶,我也要排队买,别人都有的网红冰墩墩,我也要排队抢,别人都吃过钟薛高,我也要吃一回!这类人说好听点是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说实质一点就是容易被各种营销洗脑,这种特质的人做投资,基本都炮灰,他们的行为会时时刻刻被外界的信息干扰,无法做出有效的投资决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