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学设计

《孔乙己》教学设计
平山二中
教学目标:
阅读小说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探究悲剧根源。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咸亨酒店,今天我们跟随鲁迅先生的小说,去认识一位读书人——孔乙己,(板书课题:孔乙己)孔乙己在咸亨酒店里很容易辨认,因为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鲁迅曾说过:“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今天我们先来听听孔乙己的声音,说说孔乙己的为人,评评孔乙己的人生。
二、听听孔乙己的声音(看他如何为自己代言)
一)孔乙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要求:
明确:(找到句子适当读一读,体会)
善良有爱心诚信贫寒呆气迂腐可笑
自命清高自欺欺人好喝懒做
死要面子邋遢狼狈可怜,可悲
爱显摆炫耀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卖弄学问以读书人自居
总结: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学生尝试自己总结——齐读)
小说人物之探究
语言内容显性格
个性动作来帮忙
过渡:孔乙己是这样的可怜、可气、可叹、可悲,那么他的人生悲剧是谁造成的呢?
二)孔乙己的人生悲剧都是谁造成的呢?
封建的科举制—封建社会“金榜题名”是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思想的对读书人的毒害。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范进因考上举人,喜及而疯,可算是悲哀。
自身的不争气—他不会任何营生还好喝懒做,他性格中的迂腐不会变通,自命清高看看不起劳动者。他对科举执迷不悟,一心想考取功名。
三、听听他人的声音
1、我们先去找找他人的声音。请大家用——画出他人的语言,并且小组分工进行演读体会。这些声音都在讲什么?
专门揭人心中疤
教小伙计写“茴”字
交代腿断之缘由
2、如果没有这些声音好不好?为什么?
侧面烘托衬主角
推动情节向前走
表现国民劣根性——同为底层人物却拿别人的伤疤当笑料,一味地地嘲笑这个不如自己的人,专门揭他的伤疤,戳他的痛心处,这是一群麻木不仁的、可悲的、无情的“看客”,好比鲁迅《藤野先生》里,那群看到日军捕获给俄军当侦探的中国人要枪毙的电影时,还高呼“万岁”的看客。这是国人的悲哀、民族的悲哀!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鲁迅《呐喊》自序
反映社会大主题——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通过这些看客,我们也似乎看到了一个冷漠、无情、凉薄的社会
国民的劣根性
孔乙己的人生悲剧都是谁造成的呢?
国民的劣根性
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研究《孔乙己》这篇小说里人物的声音,通过对声音的解读,初步掌握小说中解读人物的方法之一——抓住人物的语言和语态。
看到了一个在别人的说笑声中从有声走到无言的孔乙己,也看到了一群麻木而可悲的群众,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暴露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它取自病态的社会,想要引起疗救的注意。愿先生的呐喊声能穿越时空,萦绕在人们的耳畔,回荡在人们的心里!愿人心能保持恒久的温度,人性能保持恒久的善良。
作业:写出你的心声
这种思考远远没有结束,鲁迅希望我们能用自己的诚与爱支撑起强大的中国!
随笔:由孔乙己想到的……(至少300字,写在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