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遇见》的作文指导

(2018-03-07 16:57:49)
分类: 课例研讨

《遇见》作文教学指导


题目:古往今来,有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次见面的遇见。就像冬天遇见寒雪,就像春天遇见繁华,遇见美好,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遇见美好,让我们更爱这个世界,春节期间,你遇到过哪些美丽的瞬间,又有怎样的感悟?请写下来跟我们一起分享。

一、   导入(借用董卿《朗读者》对“遇见”的解读作为开场白。——视频) “遇见”这个话题很好啊,就如同我遇见了你们?

二、   学生朗读文字,找关键词

1、遇见    瞬间    美丽/美好    感悟

2、这里面哪个词最能凸显中心?   遇见

三、回忆自己作文都写到了哪些“遇见”?

      我遇见了枣树

      小鸟遇见了大树

      我遇见了春天的小草

      我遇见了优美的村庄

      我遇见了小女孩

      我遇见了烟花

      我遇见了书籍

…………

四、   小组讨论以上写做角度的共同点是什么?

展示:1角度都与“我”有关,都写得是亲自的经历,要写自己亲自经历的东西,会特别有感觉,特别有感情,因为它离你最近,和你的心也贴得最近。

     2都是写得遇见的实实在在的东西。这样主题就不容易突破,容易写成共性的内容,没有创新。

五、(点拨)如果再写“遇见”,你会写什么?

1、突破“我”的限制,由“我”走向物,走向外界。

①“我”遇到了人——“我”遇到了

     我遇见书籍

     我遇见故乡  

     我遇见小草……

②“我”由室内走向外界

     我遇见了明星

     我遇见了优美的乡村

     我遇见了羊群

     我遇见了动物园里的动物/植物园里的某类植物……

       遇见

     麦子遇见了春雨

     黑板遇见了粉笔

     烟花遇见了黑夜

     风筝遇见了蓝天

     落叶遇见了秋天

     鸟儿遇见了蓝天

     柳树遇见了春天

     锅铲遇见到了锅……

④“我”作为旁观者而非参与者

     司机遇见了乘客

     编辑遇见了中年妇女

     汽车遇见了信号灯……

(弊端就是就事论事,很少能写出真情实感来。)

2、突破实在的东西,由实到虚

      白居易遇见了杨贵妃

      遇见____的我

      我遇见了苏轼  ……

由是实实在在的、面对面的人与人的遇见到虚拟世界的遇见。所谓“遇见”是随处都存在,只是我们没有留心去发现它。有的遇见是已经消失的,还需要我们去关注的。

六、思考、探讨“遇见”背后的根源,升华主题,比如环境问题,自我剖析……..力求有所创新。

反思:

     一节很美好的作文课,因为学生的参与很少,没有激起很多浪花。尤其是关于“遇见”的发散思维,好多都是老师自己讲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些想法都是老师想出来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他们没有参与,就没有思考,更不知道接下里这些想法怎样去获得。从教师角度还是没有真正放开让学生大胆地讨论,或许会有火花的碰撞,思想的解放还是有必要的。http://s1/mw690/006LvMI0zy7iHZIPJKM5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