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的恩师》上稿《安庆晚报》2023年11月23日作者:戴坤旭

标签:
情感文化杂谈教育 |
戴坤旭
每次看到马匹,我就会想起自己第一次骑马的经历。
我读小学四年级时,每周要走上十多里崎岖的山路去学校。当时,整个镇上只有一条通往县城的公路,每个村的学生都需要步行上学。班主任莫老师为了方便来回,买了一匹马当交通工具。
那是一匹毛色深棕的马,长得膘肥体壮。莫老师经常给它梳鬃毛,一边梳一边跟马说话,像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放学时,莫老师会去喂马,同学们都会围观,有些大胆的男生还会帮忙撒马粮。
十月的一天早上,起床铃响后,莫老师去检查宿舍,其他同学都去教室了,只有我还躺在床上。莫老师用手摸了摸我的额头,滚烫,而且还看到我脸上有斑点状的皮疹和小水泡,老师说我出水痘了。
桂北的十月已有几分寒意,老师让我起身穿好衣服,他回住处再拿来一件外衣披在我身上。虽然读四年级了,但我个子不高,身材也比较小,老师一把把我抱起来,径直走向他的“宝马”。
1980年代,家里还没有电话,学生生病无法通知家长,也没有将学生送去医院的做法,老师告诉我他即刻骑马送我回家。
老师让我先在操场的台阶上坐着,然后取来马鞍固定在马背上,一边跟马说着话,一边把我抱上马,让我抓住鬃毛。他一手扶我,一手扶马背,一脚踩上脚踏,翻身就骑了上去。
回家有好几里上坡路,且大多是石子路,上坡时感觉像要从马背上滑下来一般,好在老师在身后,像山一样给我依靠。后来走到平缓路段,听着马蹄踩在地上的“踢踏、踢踏”声,虽不时有颠簸,但我完全放松了下来,甚至在马背上快睡着了。
大约走了半个多小时,到家了。看到老师把我从马背上抱下来,父母心里非常感激,一心想留老师吃午饭,可老师连水都没喝一口就回校了。
爷爷是赤脚医生,经常给十里八乡的村民们看病,我在爷爷的药方调理下,很快康复又回到了学校。
后来只要看到马匹,就会想起老师骑马送我回家的情景,一股暖流就在心中涌动,一种激励就在心中升起。如今老师已经西去,唯望自己在做老师的这条路上,将老师的温暖和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以慰老师的在天之灵。
本文上稿《安庆晚报》2023年11月23日
作者QQ:89373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