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木板床上的“图书馆”》原创上稿《日照日报·黄海晨刊》2023年4月25日作者:戴坤旭

(2023-04-25 13:14:32)
标签:

育儿

情感

文化

教育

《木板床上的“图书馆”》原创上稿《日照日报·黄海晨刊》2023年4月25日作者:戴坤旭

木板床上的“图书馆”

戴坤旭

  汪素兰老人的家位于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杨庙乡陈庄村,她和老伴生病需常年吃药,老伴还需专人护理,家里无其他经济收入,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万般无奈下,他们嫁在外村的女儿,只好带着外孙女吴楠楠和吴适可,回到陈庄村照顾父母一家的生活。年过花甲的汪素兰老人每天都会外出捡拾废品,换点零钱贴补家用,每到周末和节假日,还会一起带上吴楠楠和吴适可。
  
一天,吴楠楠看到垃圾堆里有一本书,她打开,惊喜地发现是《十万个为什么》。她被这几个字深深地吸引住了,她用嘴轻轻吹了吹有些破损的封面,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书页,只见里面的字迹清晰,内容完整。吴楠楠很喜欢这本书,每次到家只要有空,就会去看几页。随着跟外婆去拾破烂次数的增多,吴楠楠收集的书报也逐渐多了起来。一次,吴楠楠回家时发现还没来得及看的书不见了,她急得直掉眼泪,外婆找到后又“归还”了她。
  后来,上学了的吴适可也喜欢上了姐姐收集起来的书。村里其他孩子得知吴楠楠有不少课外书籍,都来他们家看书。为了方便孩子们阅读,汪素兰老人腾出家里的一间闲置房,在房间放了一张木板床,姐妹俩收拾好所有的书,在木板床上摆放整齐,算是正式成立了她们的“图书馆”。
  每到周末,村里的孩子们吃了早饭就飞奔去他们家,多则十几人,少则三五人,一起坐在“图书馆”周围,各自手里捧着自己喜欢的书,津津有味地读着。有了这个“图书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而原本喜欢玩电子游戏的孩子们,也逐渐喜欢上了阅读。
  村里10岁的陈晨是该“图书馆”的“老顾客”,三年前吴楠楠还没把书整理到木板床上时,他就常到汪素兰老人家看书。那时候,她们收集到的书还不多,但陈晨就是那么喜欢看书。
  “谢谢你们家开的图书馆。”有一天,陈晨告诉吴楠楠:“我爱看书,有时候在家也能看,但感觉从你们家借书看特别有意义,也许是有一种想看点别的东西的想法吧。再说家里并没有很多的书让我看。”
  开设这个“图书馆”,既改变了汪素兰老人一家的生活,又为陈庄村里的孩子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阅读环境,一些村民还为他们的“图书馆”捐赠了小型书架和座椅。这个“图书馆”虽然不大,但已经影响了陈庄村很多孩子。
  现代社会,有些孩子得不到父母陪伴,被放养或抚养。他们需要有一个地方来找到朋友和爱。这个“图书馆”不仅为陈庄村的孩子们带来了一种娱乐和启发,更孕育着一股坚定的力量,那就是创造、展示和分享知识的力量。

 

 作者qq89373130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