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作文指导
(2018-01-05 11:29:10)分类: 初中作文教学 |
忍不住为你喝彩
多少次,我在灯下阅读“芙蓉妹妹”清秀隽丽的诗句;多少次,我在月下荷塘静赏木芙蓉的娇艳多姿,我曾忽视了你,忽视了你也是一代骄子佳人。
醉人的芬芳引我思考,你不在春天享受百花的纷繁绚丽,不在夏日与姐妹同开同败,不在秋日与金菊共争送爽和风,更不在冬雪中同岁寒三友一决高下,你平日的无言,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悟,你个性,是因为你深知这是一个如何了无生机的时节;你张扬,是因为你想要在这死沉沉的时刻带给人们最热切的希望。你高举的,是生命,是一颗颗温暖人心的太阳!
忍不性跑到您前面
江苏扬州一考生
箱子捧起来,可没想到却掉在了地上。“爸,您这是干什么呀?”“哦,你快吃吧,吃完了,咱去探亲。”我丢下碗筷,捧起了苹果箱,“爸,走吧。”父亲笑了,昏暗的灯下光,依旧能看出脸上的皱纹。“唉,爸老了,真的老喽!”不知是什么感觉,总之心里怪怪的,鼻子也莫名地酸了。还没等我弄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感觉时,我已与父亲并肩走在雪地中了。走着走着,眼睛前像被蒙了一层纱,模糊不清;思绪像被什么拽住了似的,回到了从前。
一阵寒风袭过,我才回过神来。雪仍下个不停,像是对大地母亲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我抬头,父亲的头发上已积了一层雪,我急忙放下箱子,摘下帽子,扣在父亲头上。“爸,天气冷,您别着凉了。”“是,是,爸爸会多注意的,儿子长大缕,呵呵!”
忍不住愤怒
江苏扬州一考生
而愤怒仿佛和寿命成反比,那些寿星们则不怒不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于其何有哉?他们把一模一样的作息时间重复了一百年仍乐此不疲。
会大喝所谓人道主义,不过是虚伪的;面对日本的核辐射,我会怒斥日本那极不人道的核安全设备;面对美国的红客大军,我会斥责那是“阎王易见,小鬼难缠”;面对他人的人身攻击,我会毫不犹豫地给予还击;面对··…面对邪恶,面对污秽,面对黑暗,我忍不住愤怒,我不能不怒。
忍不住抚摸你的皱纹( 王晴晴)
我常常想起小时候第一次过六一节的场景。那时,有一种游戏叫“找妈妈”,是我最喜欢的。妈妈们互换了衣服,站成一排,一大群孩子要准确地辨认出自己的妈妈才能获得奖励。这对我来说一点儿都不难,因为我的妈妈有张婴儿般肥肥的脸,白白嫩嫩的,在阳光下很是亮眼,不论她穿了什么衣服,我都能在人群之中一眼辨认出来,第一个扑到妈妈怀里。
如今,妈妈总说:“一眨眼,你都这么大了!”每当这时,我心里总是涩涩的,一眨眼,妈妈已经开始显老了。那婴儿肥的脸已是缩了水似的,变得软塌塌的。我趁妈妈熟睡时,数过她脸上的皱纹,有深有浅,或长或短,有的清晰有的紊乱,但数到一半便不忍心数下去……
忍不住抚摸妈妈眼角最深的那道皱纹。我想,这肯定是那场大雨在妈妈眼角敲打出的印记。那天妈妈接我放学,我们在雷声中跑了一半的路,还是没能躲过大雨,雨劈头盖脸地下起来,顷刻间织成一张密密的网,仿佛要将我们吞噬。妈妈用外套把我整个儿包起来,抱起我一步一步趟着水前行。我从衣领间的缝隙里看到豆大的雨点凶狠地击打着妈妈的额头、眼睛、鼻梁……妈妈的眼睛使劲挤出一条缝,雨水顺着眼角的“沟壑”流到脸颊。那是我第一次在妈妈平滑的脸上看到“沟壑”。如今,妈妈眼角的这么多“沟壑”,一定是一次次为我遮挡风雨时,被风雨穿凿出的吧。
忍不住抚摸妈妈眉间那三道像是利刃划出的皱纹。我想把它们抚平,因为它们让妈妈的脸看上去那么愁苦。是啊,妈妈怎么会不愁呢?我一点一滴地成长,都牵动着她的每一根神经。我的心率比一般人低,和小伙伴跑跑跳跳之后总是会头晕恶心,折腾得她整夜难眠。我常在夜半昏黄的灯光里,迷糊地看到她眉间三道深深的“划痕”。妈妈一定比我承受了更多的痛苦,那三道“划痕”越来越深。
妈妈的皱纹不是时间的雕刻,不是岁月的沉积,而是我成长的刻录。妈妈,我总是忍不住想抚摸你的皱纹,你可曾感觉到我从心底流淌到指尖的满满的爱和感激?
微风拂过面颊,温柔地穿过身旁的梧桐树,一片尚未完全泛黄的树叶悠然旋转,无声地落地……
我背着沉重的书包,像往常一样,向家的方向靠近。目光触及到的,永远都是冷漠的表情,伸出手,就连照射在指交的阳光亦那样冰冷。我收起脸上的笑容,冷漠悄然写于面庞上。
走在家楼梯口的草丛边,一个陌生的影掠过视线,我停下脚步。那是一个约莫十岁的小女孩,她穿着一身浅蓝色的外套,专注地望着一墙爬山虎,丝毫没有注意到不远处的我。她微笑着看着那墙爬山虎,明亮的眸中闪动着光斑,可爱的面庞上写满快意。而我依旧保持着那段距离,冷冷地观望。
她转过身,轻轻抚摸爬山虎的叶片,阳光伴随玻璃制成的大门默默旋转,清灵天空下,女孩与爬山虎相视无言,形成了一幅惟美的图画。
风起,我望着她,不由愣住了。她右边的衣袖在风中无力地挣扎,空荡荡地摇摆,就像是冬日里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被折断的树枝。一种惋惜涌上心头,我的心只一瞬,就那般冰冷。
我低下头,想着她方才的笑容,静静地思索。
“你好!”女孩终于注意到了我,甜美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我点点头,走过去。我抬起头,看向那墙爬山虎。天气已经转冷了,可我从未发觉,那爬山虎竟那般翠绿,充满生机。
脚下的小草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虽然大多还呈绿色,却是那般死气沉沉的绿。扫视身边的一切植物,都是如此。独有那墙爬山虎,可以弥散得翠绿,灿烂了整个人寰。
女孩走到我眼前,用左手小心翼翼地撩起一片爬山虎的叶片,我分明看到,爬山虎向上攀爬时留下的脚印组成了一个个笑脸的形状!心,为之一动。
“看啊,可爱吧?像初生婴儿在笑呢!女孩轻轻笑道。
”恩,它一直在哭……“我看着女孩的笑靥,似领悟到了些许。
心中冰冷的墙壁,在那绽放的笑靥中慢慢熔化。
女孩转过头,有是那样夺目的微笑。
我看着手表上转动的指针,不忍踱步。“我要走了。
”
“再见!”女孩想我挥挥左手。
目光无意地扫过她右边的衣袖,再也抑不住心中的感受,忍不住向她微笑。
我转身走上楼梯,女孩的笑容却一直在我身边流转,给予我勇气,撕裂那冰冻的外壳,向冷漠的人们微微一笑。
中考作文题为“忍不住______”
今年中考题没有审题障碍,但要选择劝人向善的主题———
今年中考作文题属于有提示的半命题作文,“忍不住______”的文题设计,充分体现了命题者“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可以让每个考生的真情实感尽在自己的笔端自然流淌。
最好用第一人称叙事抒情
有提示语的半命题作文,没有什么审题障碍,因为提示语中的三组相对的动词,已经暗示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事情所产生的某种特有的情感,准确选择其中任意一个词,或者是这些词的近义词,也可以是省略号未出现的词,只要跟自己情感相吻合就行。要记住的是该作文题虽无审题障碍,但最好用第一人称写,才能具体生动地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无论是哪一种特殊情感的出现,都有某种具体原因,换一句话说,就是有某一件具体的事情引发。因此,此文题有利于写成大多数同学都擅长的记叙文、叙事散文、微型小说、书信体、日记体和随笔等叙事类文体。如一个学生在读叙事散文《田野上的白发》时,忍不住潸然泪下,事后,我问她何故流泪,能否写出来。结果,她在一篇感人的随笔中,写了她之所以泣不成声,泪流满面,是因为自己在读该文时,联想到了母亲为自己日夜操劳的感人情景,产生了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可刻画心理,可设计波澜
“忍不住”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后的最终结果,有着不同寻常的情感激荡的心路历程。如写看一场扣人心弦的篮球赛时,自己面对一个个准确无误的远距离投篮,欣赏到一个个声东击西的假动作,品味一次次冲破艰难险阻的三步上篮,你开始是怎么想的,如何为之拍手叫好的,为什么会忍不住为之叫好,究竟妙处何在,运动员们为什么会有如此突出的成就,想到这些背后,一定“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想想自己学习状况,不更应该分秒必争吗?这些都是应该精心刻画的心理活动。
如果考生要写“忍不住愤怒”,就可以写成微型小说。考生可以从情节的开端写起,写情节发展后的一忍再忍,再写情节达到高潮时的终于“忍不住愤怒”,详细刻画怎样自己在转瞬间爆发出愤情感的。所谓“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在场的人有什么异常反应,自己冷静下来后中,心情又有哪些变化。这样写来,波澜起伏,可读性就增强了。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提示语中的省略号,为考生提供了另辟蹊径、选择唯我独尊的自由选材空间。如面对爱心捐款现场一次次高潮的迭起,我终于忍不住捐款;面对亲朋好友的情绪的突然变化,我终于忍不住询问缘由;面对送我上学的母亲被汽车撞伤,我忍不住自责等。
记叙文也要将事理的曲折性,人性的隐蔽性充分地揭示出来。你忍了吗?为什么忍不住(忍无可忍?情不自禁?技痒?冲动?习惯?情不可遏?),即使是向善性(所谓名师点评语)的“忍不住”,会不会导致的结果不一定“善”呢?反过来想:固然“冲动”是魔鬼?但没有任何“冲动”就一定好吗?有时需要忍;有时并不需要……
“忍不住”的主题应向善
没有审题障碍,也不是写什么都可以,如写成“忍不住作弊”“忍不住抽烟”等不具有劝人向善的主题,虽有真情实感,也是不行的。作文要源于生活,并不等于是生活的实录,要筛选出一些有价值的材料才行。
不能张冠李戴。可能写忍不住哭泣的人较多,要注意哭泣与流泪的区别,哭泣一般是遇到伤心事或受到委屈时的情感流露;而流泪除上述情况外,还有可能是因感激而流泪,如朱自清看到父亲买橘而流下的感激的泪;还有可能其他复杂的情感,如诸葛亮的临表涕零等。
不能移花接木。文章要写的是内在情感积蓄到一定程度时的突然外显,属于无法控制的情绪状态,就是情不自禁时的情感流露。如果写成,忍不住要拍照,忍不住要游泳,虽不算全部走题,但至少是未能完全领会出卷者的意图。
这就说明,越是好写的作文,越是容易撞车;越是熟悉的材料,越是要慎重对待;越是常见的词语,越是要反复比较。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文立于不败之地。
一点启示
关注生活,写出自己的思考。
我们常说写作要有真情实感,最为关键的应该是自己对生活的思考。那么,就要问一问:发生在身边的一些事,我关注了吗?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我知道了多少?对这些事情,我是否经常思考?有没有“指点江山”的豪气?
文章的生命在于个性,而个性来自自己的独特的思考。我的一些见解观点或许有些浅薄,或许有失偏颇,但是,这毕竟是我我的思考,带有我的色彩、我的个性,其独特性是不可复制的。
当然,关注生活也并不是说整天收听收看时政要闻,而是说对身边的一些事、对一些生活现象,对社会上的一些重大事件适当关心,别熟视无睹置若罔闻就可以了。
关键是知道之后的思考:个人前程方面的,人生价值方面,伦理道德方面的,环境保护方面的,社会发展进步方面的……让自己的思维触角灵敏一些,再灵敏一些,充分展示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
比如本文,作者涉及面很广:美军在伊拉克狂轰滥炸后,得出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结论; 30万南京大屠杀同胞的累累白骨;几乎被掏空的敦煌, 英、美、法等国联军进攻利比亚进行大规模武器战争,日本的核辐射,他人的人身攻击……从历史到现实,从社会到个人,小作者将这些令人气愤令人痛恨的事件集中到一起,说面对邪恶,面对污秽,面对黑暗,自己忍不住愤怒,不能不愤怒,将当代中学生憎恶分明的正义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可惜的是,文章的二、三段表述不是太清楚:“有史为证”,证明什么?是开篇的“怒仿佛成了魔,让人不敢发怒”?“ 那些寿星们则不怒不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哪些?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