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的用法》微课教学设计——查道琴
(2018-07-02 15:50:16)
《“的、地、得”
授课教师 |
查道琴 |
学科 |
语文
|
课程时长 |
|
|||||
微课名称 |
|
|||||||||
知识点来源 |
年级 |
三年级 |
教材版本 |
人教版
|
||||||
知识点描述 |
了解“的、地、得”的区别和用法;引导学生运用正确使用“的、地、得”。 |
|||||||||
教学类型 |
√讲授型 问答型 启发型 讨论型 演示型 联系型 实验型 表演型 自主学习型 合作学习型 探究学习型 其他 |
|||||||||
适用对象 |
学生:本微课是针对本学科平时成绩多少分的学生?
教师:班主任 幼儿教师√普通任课教师 其他 其他:√软件技术 生活经验 家教其他 |
|||||||||
教学背景 |
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大背景下,帮助学生解决应用“的、地、得”的疑惑与困难。 |
|||||||||
核心教学目标 |
正确使用“的、地、得”。
|
|||||||||
核心教学问题 |
了解“的、地、得”的区别和用法 |
|||||||||
核心教学活动 |
讲练结合 |
|||||||||
设计思路 |
|
|||||||||
制作方式 |
录屏软件+ppt+讲解+视频编辑 |
|||||||||
工具与软件 |
录屏软件、 ppt、视频处理软件、耳麦 |
|||||||||
教学过程 |
||||||||||
环节 |
教师活动 |
设计意图 |
时间 |
|||||||
片头 |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个结构助词“的、地、得”的用法。“的、地、得”是连接文章中词与词、字与字之间的桥梁。所以,用对“的、地、得”,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们的正确用法。
|
明确任务 |
|
|||||||
正文 讲解 |
新授: 他的溜溜球
美丽的校园 你的铅笔
(2)名词前面“白勺”的 高兴地说 甜甜地笑 欢快地唱 飞快地跑 专心地听 认真地看 用力地踢 (2)动词前面“土也”地 (1)出示短语,总结规律: 写得好 考得好 做得对 玩得高兴 笑得开心 红得发紫 高兴得跳起来 4.为了更牢固地掌握这些规律,下面,我教你们一个口诀,想学吗?跟我读吧! 名词前面“白勺”的, 动词前面“土也”地, 动词后面“双人(得)”到, 默记多遍脑开窍。 三、 练习 1、 读儿歌。 2、 我会填。 |
|
|
|||||||
片尾 |
同学们,学到这里,对这三个“de”是不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呢?课后,希望大家还要多多练习。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再见! |
|
|
|||||||
教学反思(自我评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