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案例研究 计划

(2017-10-24 15:18:45)
标签:

教育

旬阳县基础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   2017  年度小课题申请表

课  

负责人

张  

学科

语 文

学历

本 科

职称

一级教师

年龄

38

参加工作时间

199907

工作单位

小河镇中心学校

 

联系

电话

15191538828

邮箱

911138890@qq.com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6192215684

课题

名称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案例研究

 

1996.9——1999.7 安康第二师范学习

2001.9——2004.7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函授专科学习

2005.9——2008.7 陕西师范大学大学函授本科学习

1999.9至今在小河镇中心学校从事小学语文教学

 

 

 

 

课题组其他成员(最多5人)

姓名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

 学历

工作单位 

查道琴

1980.12

二级教师

语文

本科

小河镇中心学校

沈淑萍

1984.07

二级教师

语文

本科

小河镇中心学校

高娜娜

1993.02

特岗教师

语文

本科

小河镇中心学校

 

 

 

 

 

 

 

 

 

 

 

 

 

 

 

 

微课是20世纪末的新生事物,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它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进入了我们的课堂。可在农村学校,“微课”在我们老师心目中感觉就是“高大上”的新生产物,可望而不可及,近几年来,我们通过网络学习和培训,渐渐地都接受了这个名词,也都在试用,但是鉴于农村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的匮乏,很多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总是感觉无从下手,不会录课,不会制作,也只有少数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微课,我们大多数的老师课堂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

微课的出现,为教学观念与方式的变革带来新的机遇,它赋予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互渗透的新的含义,打破了以往语文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更为客观真实的教学情境。况且儿童本身具有活泼好动,好模仿,好奇心强,认识事物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如果把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微课结合在一起,那么就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作用,发展儿童思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学习阅读很多专家的报告和自己课堂实践,课堂上使用微视频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决课文疑难、明确文章主旨、培养写作兴趣等,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前看可以让学生的自主预习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课文的重点难点,一部分学困生课后可以通过微信群,在父母的指引下反复观看微课,解决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教师而言,微课程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考研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能使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更新和提高。作为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教学形式,其实微课已在全国各地掀起了研究热潮。国内外也有许多优秀的微课资源和先进的成果经验可供学习,这为我们的研究和学习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由此可见,《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案例研究》这一课题具有可操作性、注重实践性,注重合作性,强调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课题符合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 

 

 

 

 

 

 

 

 

一、关键词解读

关键词:微课  教学案例   教学相长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就是缩小的课堂,在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中,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师授课的“微视频”成了学生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培训翻转课堂的项目中,根据教学论的系统观,我们给“微课”(或者称为“微课程”)的定义是:“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它在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如何设计、开发和实施微课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教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教学相长:通过学习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学生然后就会感觉自己的知识还不能够满足教学的要求。这样,当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困惑,人就能够自觉地去努力向上,向更高的目标奋进。也就是说,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二、研究目标

1通过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兴趣,改变学习方式。

2、提高教师微课制作的水平,建立小学语文微课资源库,实现微课的共享。

三、研究内容

1、学生对于重要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及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2、根据学生学情和课文类型的不同设计制作相应的微课案例

3、如何恰当选取语文知识点进行微课制作。

4、研究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有效运用的策略。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多渠道收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同时查阅有关“微课教学”和“微课创设”理论的文献资料,明确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创设的特点和作用,明确其中教师角色的作用。

2、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了解学生对于语文课程重要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及自主学习能力,了解学生使用微课的感受等。

3、行动研究法:通过自身及优秀教师的成功教学案例,积累资料,总结规律,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加以验证、修改、完善,形成不同题材课文设计的特色“微课”方案,在课堂上加以实践,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设计与使用的课堂实效性。

4、经验总结法:要根据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总结经验,进行理论分析。 

五、研究步骤

(一)第一阶段:课题启动阶段(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

1、填写课题研究申请书,制订研究计划,成立课题组。

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文献资料和有关微课理论,查阅资料、网络资源的学习,了解微课相关知识,学习制作微课的理论。

(二)第二阶段:课题初步研究阶段: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

1、 根据学生学情和教学内容类型的不同,设计制作微课视频并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当中。

2、调查比较使用微课教学前后,学生学习效率的变化情况,收集资料,并思考微课在语文教学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讨论修改教学案例,上传优秀案例资料等。

3、开展课题研讨活动。课题组各成员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课题实践研究,每月集中一次进行研讨,整理案例资料,进行反思,并撰写阶段报告

4、 研究后期。参与研究教师撰写并上传论文,录制并上传微课视频。 

(三)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8年7月到2018年10):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并完成结题报告,成果结集。

六、实施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微课进入到现实课堂中来,这是时代对老师的新要求,而且微课已在全国各地掀起了研究热潮。国内外也有许多优秀的微课资源和先进的成果经验可供学习,这为我们的研究和学习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可操作性、注重实践性,注重合作性,强调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课题符合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

七、预期成果:

1、制作小学语文教学微课理论学习资料

2、使用微课教学前后,学生学习效率的变化情况调查

3、小学语文微课PPT课件制作、教学设计以及优质微课视频成果。

4、撰写有关的课题报告和研究论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