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案例研究 计划
(2017-10-24 15:18:45)
标签:
教育 |
旬阳县基础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
课
负责人 |
张
|
学科 |
语 文 |
学历 |
本 科 |
职称 |
一级教师 |
||||||||
年龄 |
38 |
参加工作时间 |
199907 |
工作单位 |
小河镇中心学校 |
||||||||||
联系 电话 |
15191538828 |
邮箱 |
911138890@qq.com |
博客 |
|||||||||||
课题 名称 |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案例研究 |
||||||||||||||
学 习 与 工 作 简 历 |
1996.9——1999.7 安康第二师范学习 2001.9——2004.7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函授专科学习 2005.9——2008.7 陕西师范大学大学函授本科学习 1999.9至今在小河镇中心学校从事小学语文教学 |
||||||||||||||
课题组其他成员(最多5人) |
姓名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学科 |
|
工作单位 |
|||||||||
查道琴 |
1980.12 |
二级教师 |
语文 |
本科 |
小河镇中心学校 |
||||||||||
沈淑萍 |
1984.07 |
二级教师 |
语文 |
本科 |
小河镇中心学校 |
||||||||||
高娜娜 |
1993.02 |
特岗教师 |
语文 |
本科 |
小河镇中心学校 |
||||||||||
|
|
|
|
|
|
||||||||||
|
|
|
|
|
|
||||||||||
选 题 缘 由 |
微课是20世纪末的新生事物,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它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进入了我们的课堂。可在农村学校,“微课”在我们老师心目中感觉就是“高大上”的新生产物,可望而不可及,近几年来,我们通过网络学习和培训,渐渐地都接受了这个名词,也都在试用,但是鉴于农村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的匮乏,很多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总是感觉无从下手,不会录课,不会制作,也只有少数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微课,我们大多数的老师课堂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 微课的出现,为教学观念与方式的变革带来新的机遇,它赋予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互渗透的新的含义,打破了以往语文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更为客观真实的教学情境。况且儿童本身具有活泼好动,好模仿,好奇心强,认识事物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如果把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微课结合在一起,那么就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作用,发展儿童思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学习阅读很多专家的报告和自己课堂实践,课堂上使用微视频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决课文疑难、明确文章主旨、培养写作兴趣等,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前看可以让学生的自主预习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课文的重点难点,一部分学困生课后可以通过微信群,在父母的指引下反复观看微课,解决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教师而言,微课程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考研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能使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更新和提高。作为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教学形式,其实微课已在全国各地掀起了研究热潮。国内外也有许多优秀的微课资源和先进的成果经验可供学习,这为我们的研究和学习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由此可见,《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案例研究》这一课题具有可操作性、注重实践性,注重合作性,强调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课题符合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 |
||||||||||||||
研 究 设 想 |
一、关键词解读
关键词: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就是缩小的课堂,在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中,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师授课的“微视频”成了学生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培训翻转课堂的项目中,根据教学论的系统观,我们给“微课”(或者称为“微课程”)的定义是:“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它在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如何设计、开发和实施微课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教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教学相长:通过学习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学生然后就会感觉自己的知识还不能够满足教学的要求。这样,当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困惑,人就能够自觉地去努力向上,向更高的目标奋进。也就是说,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二、研究目标 1、通过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兴趣,改变学习方式。 2、提高教师微课制作的水平,建立小学语文微课资源库,实现微课的共享。 三、研究内容 1、学生对于重要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及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2、根据学生学情和课文类型的不同设计制作相应的微课案例 3、如何恰当选取语文知识点进行微课制作。 4、研究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有效运用的策略。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多渠道收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同时查阅有关“微课教学”和“微课创设”理论的文献资料,明确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创设的特点和作用,明确其中教师角色的作用。 2、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了解学生对于语文课程重要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及自主学习能力,了解学生使用微课的感受等。 3、行动研究法:通过自身及优秀教师的成功教学案例,积累资料,总结规律,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加以验证、修改、完善,形成不同题材课文设计的特色“微课”方案,在课堂上加以实践,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设计与使用的课堂实效性。
4、经验总结法:要根据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总结经验,进行理论分析。 五、研究步骤 (一)第一阶段:课题启动阶段(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 1、填写课题研究申请书,制订研究计划,成立课题组。 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文献资料和有关微课理论,查阅资料、网络资源的学习,了解微课相关知识,学习制作微课的理论。 (二)第二阶段:课题初步研究阶段: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
1、 2、调查比较使用微课教学前后,学生学习效率的变化情况,收集资料,并思考微课在语文教学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讨论修改教学案例,上传优秀案例资料等。 3、开展课题研讨活动。课题组各成员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课题实践研究,每月集中一次进行研讨,整理案例资料,进行反思,并撰写阶段报告
4、 (三)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8年7月到2018年10):
六、实施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微课进入到现实课堂中来,这是时代对老师的新要求,而且微课已在全国各地掀起了研究热潮。国内外也有许多优秀的微课资源和先进的成果经验可供学习,这为我们的研究和学习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可操作性、注重实践性,注重合作性,强调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课题符合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 七、预期成果: 1、制作小学语文教学微课理论学习资料 2、使用微课教学前后,学生学习效率的变化情况调查 3、小学语文微课PPT课件制作、教学设计以及优质微课视频成果。 4、撰写有关的课题报告和研究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