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班幼儿分享行为幼儿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2018-12-25 08:40:29)

小班幼儿分享行为幼儿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武夷山市实验幼儿园   周秀春  章颖  胡瑜红  裴红兰

  当今家庭大多均为独生子女,一个孩子被众多的长辈呵护与疼爱,孩子有求必应,以我为中心。诸多的溺爱与迁就导致幼儿普遍缺乏分享行为。在幼儿园会经常出现告状,争抢,哭闹的声音,还有部分幼儿出现不会与同伴相处,孤立的现象。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小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及行为,有利于其健全人格和人际关系的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分享教育是幼儿园德育内容之一,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调查问卷试图了解3-4岁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的发展情况及特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一)时间:20181226

(二)地点:保育院

(三)对象:小班20位幼儿(男女各10名)。

(四)范围:有效问卷20份,回收率100%

(五)方式方法:问卷《小班分享行为幼儿调查问卷》8道题。由课题组研究人员调查幼儿后填写。

(六)调查结果

3-4岁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的性别差异表

 

A1

40%

60%

30%

70%

A2

60%

40%

78%

22%

A3

57%

43%

61%

39%

A4

55%

45%

50%

50%

A5

83%

17%

87%

13%

A6

51%

49%

70%

30%

A7

77%

23%

80%

20%

A8

79%

21%

81%

19%

 

 

分析表1: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幼儿在回答第二题和第六题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其他问题回答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1、从26这两个问题的性质来看,属于主动把自己的物品与他人共享,或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猜测别人的分享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由此可以反映出,儿童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发展从3岁开始已经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

2、幼儿在回答26题时,女孩回答肯定的比率明显高于男孩,说明在分享行为的发展上似乎女孩比男孩更慷慨。女孩比男孩更容易认为别人会产生分享行为。

3、幼儿在回答36问题时肯定的比率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低于问题2的比率,说明儿童对于其他同伴的分享行为存在一定的不信任感。

4、幼儿在回答问题1时,男孩肯定的的比率高于女孩,说明男孩在分享行为中比女孩更富于攻击性,更容易出现争抢行为。

5、幼儿在回答问题78时,男孩和女孩的比率都很高,说明他们绝大多数愿意与好友分享美食和快乐的事情。

(七)结论:

1、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对于其他同伴的分享行为存在一定的不信任感,比率都低于自己作为当事人发生分享行为的可能性。

2、女孩比男孩表现出更多的分享行为。男孩更具有攻击性。

3、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分享行为发生的概率越来越高。

43-4岁是幼儿分享行为与分享意识形成的关键期。

(八)建议:

1、家园共育。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情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大多家长都认为自己能有意或无意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比如:让孩子分水果给大人吃,将玩具拿出来给同伴玩;但在“什么是真正的分享行为”“如何引导”等方面存在不恰当的认识。教师应丰富家长有关此方面专业知识,从而实现家园共育。

2、有意识的增加男孩和女孩共同相处的时间和机会。

有意识的创造女孩和男孩共玩的时间和机会,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行为。如在游戏分组时、座位的安排上都要注意男孩女孩的比例。

3、分享教育应从小抓起。

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最强烈的时期,强调自我为中心,具有非常强烈的独占意识,不愿理解也无法理解他人的想法。但三、四岁的幼儿涉世不深,他们的想法单纯、美好,几乎是一张白纸。这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分享的理解、及分享多种方法的掌握,孩子们的分享意识和行为会逐渐增强。

4、长期一贯的坚持。

幼儿的分享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引导和教育。将分享活动贯穿于每日生活各个环节,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幼儿对人对事产生积极的态度和情感体验。在主观上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使幼儿的分享行为逐步由被动分享、诱发分享上升到自发分享,最终自觉产生分享行为,为其一生良好品德的培养打下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