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读了《T.E.T.教师效能训练》这本书,这本书给我们讲解了当学生遇到问题教师应如何处理,积极聆听的多项用途,当学生给教师制造问题时教师应如何处理,教室里的冲突与化解冲突的双赢方案,师生间价值观相冲突时的解决办法等问题。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如何“积极聆听”学生的心声,读过之后,终于明白了“师生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同时思考了我们所面临的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愿意跟我们谈话呢?对我们退避三舍呢?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对我们有种莫名的疏远感呢?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可能因为我们不是一个忠实的聆听者,而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知识的权威者。
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感到的多是压力,多是恐惧,不愿意或者不敢把自己的问题或困惑讲出来。正如书中所说:“积极聆听”技巧的价值无法估量,能够帮助人们解决生活的问题,可以促进成长、独立、信心和自立。“
积极聆听”使“教育是爱的一种方式”变成现实。谈话是很有用处的,可以改变学生的思想。我们应借鉴书中的一些方法,将保质保量的“有效沟通”进行下去。这让我想起了杨坤国老师,他的“有效沟通”方式除了平常的谈话外,还让学生以自我教育日记的方式和老师交流。这其实与我们学习的顾官屯的书信教育不谋而合。让学生把一些难以启齿的话变成文字与老师交流,有时比面对面交流好得多。试想一下,坚持这样做师生之间还有什么隔阂?这种做法的另外一个好处是,间接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